《布經》色彩:明黃初考

《布經》色彩:明黃初考

明黃,中國傳統色彩之一,也是一個重要的顏色。

《漢語詞典》:正黃色

黃色是中國色彩體系中五正色之一,但黃色有非常多的顏色,染黃色的染料也是所有植物染料中最多的一種。

明黃何時開始有?眾說紛紜。最早的記錄:

漢《法言義疏》:黊,鮮明黃色也,從黃,圭聲。

《五音集韻》(金代)黊【鮮明黃色】也就是說,黊色就是最早的明黃色。

但這只是對黊色的解釋,沒有定為顏色名。

元代《藏春集》有詩云:煨開琥珀明黃色,散作薔薇輭細香。歡伯情懷渾易見,麴生風味實難忘。一尊儘可消塵慮,萬事何能到醉鄉。盡道三冬無暖氣,誰知春色此中藏。——-這是首次在詩歌裡出現明黃字樣。

真正在官方文告中出現是在明代:

《明實錄英宗實錄》:禁官民人等衣服不得用蟒龍飛魚鬥牛大鵬獅子四寶相花大西番蓮大雲花樣及薑黃柳黃明黃玄色綠等衣服。

《舊唐書·輿服志》:“武德初,因隋舊制,天子宴服,亦名常服,唯以黃袍及衫,後漸用赤黃,遂禁士庶不得以赤黃為衣服雜飾。”

南宋洪邁《夷堅志》:審視蓋一婦人.戴圓冠.著淡碧衫.系明黃裙.狀絕短小.久之不動.

宋馬端臨《文獻通考》:。。。 用紅羅衫子用黃 紅紗襠袴以白紗裙以明黃短衫以粉紅紗為之 。

這是最早出現“明黃”字樣做色彩詞。也就是始於宋代。

元費著著《箋紙譜》:謝公有十色箋深紅粉紅杏紅明黃深青淺青深緑淺緑銅緑淺雲即十色也

《布經》色彩:明黃初考

明代建國後,定皇帝常服為“袍黃色”,並把禁黃的範圍延伸至“柳黃、明黃、薑黃”,但柘黃依然是帝王常用的袍色。留存至今的明代帝王肖像中,尤其是中後期,大多身著各種柘黃、赤黃色袍服。李時珍《本草綱目》柘木條中提及“其木染黃赤色,謂之柘黃,天子所服”。

明黃色這個色彩名,在明朝出現次數較多,但作為皇袍還不是唯一色彩,應該是柘黃和明黃均有。

《明史•輿服志》載:“(洪武)十六年定(天子),袞冕之制袞玄衣 黃裳。天順二年定官民衣服不得玄黃、柳黃、薑黃、明黃及諸紫色。”

明黃真正作為皇袍專用色是清朝。帝后朝服顏色明確調整為我們所熟悉的明亮度最高的“明黃”,凌駕於所有顏色之上,皇子及貴妃、妃用略偏赤黃的“金黃”,非特賜禁臣庶使用。

《布經》色彩:明黃初考

清《皇朝禮器圖式》欽定:皇帝雨冠油防為之明黃色不加里餘俱如雨冠一之制。皇帝雨 。。。 記念背雲大小墜珠寶雜飾惟其宜縧皆明黃色。皇太后,皇后防帨謹按本朝定製 。。。 繡文為五穀豐登佩箴管鞶袠之屬,縧皆明黃色。皇貴妃,太子妃皆同 。

清《皇朝通典》 第4部分

。。。 夕月用緑松石雜飾惟宜縧皆明黃色朝帶之制二皆明黃色一用龍文金圓版四飾紅寶石或 。。。 品以下文武官下至軍民皆用青色其明黃色行褂則領侍衛內大臣 御前大臣侍 。。。 施章採吉服朝珠一盤珍寶隨所御縧皆明黃色。

《欽定大清會典》:。。。皇帝用明黃色親王至宗室公用紅色職官一品至三品 。。。御用雨衣雨冠均用明黃色。

《清史稿》 卷八十二 志五十七

。。。 齋宮,龍袍袞服。屆期天青禮服。方澤禮服明黃色,餘祀亦如之。惟朝日大紅,夕月玉色。王公 。。。

大部分研究者認為明黃色是由梔子果實所染的。這個技藝延續了上千年。到清朝有皇室規定為皇上所用,其他人不可逾越。基本上在民間染坊就消失了,只能在官辦的染坊如江南三織造染色。

清代未出版的一本《布經》記錄了染明黃色的染料:明黃 薑黃十斤。這就出現了染“明黃”的第二種染料。這個《布經》出自松江的民間染坊,有可能是民間染坊的用法,時間上推測是晚清。官坊使用的可能還是梔子。

梔子、薑黃染出的明黃顏色都很鮮亮,但缺點也是很突出的,按現代人的要求就是容易褪色,色牢度不好。但皇帝是不計成本的,褪色了再去染。但普通百姓是不可能的。

以正史中來看,明黃應該始於宋代,盛於明清。這是比較符合歷史記錄的真相。

以上僅僅是一家之言,作者願與更多大家做深入探討。

黃榮華庚子年壬午月丙戌日一稿草於江城,辛丑年九月初一二稿於江城

作者按:本文是筆者正在撰寫的《布經色彩考》中的一篇,有刪節。請尊重原創,未經容許,謝絕轉載。

《布經》色彩:明黃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