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戶研究|你會給客戶貼標籤嗎?

客戶研究|你會給客戶貼標籤嗎?

傳統營銷模式,是品牌給出一筆營銷預算,由廣告公司或媒體代理公司,做出品牌創意、整合一定聲量的媒體進行廣告投放。

但時至今日,品牌越來越多,營銷的渠道越來越多,而消費者的注意力卻越來越分散。品牌無法再透過比拼渠道、資源或大創意營銷獲得勝利,只能轉向精細化、精準化營銷,提高營銷效率和轉化。而這一切的前提,是品牌能夠對客戶資源進行精準的管理。

完成客戶畫像,是對客戶資源進行精準管理的關鍵基礎。

客戶畫像是建立在一系列真實資料之上的虛擬模型——透過一個或多個維度上的關鍵詞或標籤對目標客戶的特徵進行描摹。

客戶畫像將人們劃分成不同的群體,每個群體都有相同或相似的消費者行為。

對大量的客戶資料進行蒐集、分析,建立統一標籤和客戶畫像,可推匯出品牌該採取何種方法推進營銷,讓品牌與客戶的溝通更加精準。

給客戶畫像的過程就是

貼標籤

誰是我們的客戶,客戶有哪些特點?用標籤化的形式把TA呈現出來。

客戶研究|你會給客戶貼標籤嗎?

馬克思說,

人是社會關係的總和。

即,人既有自然的屬性也有社會的屬性——人是不能夠脫離社會關係而存在的。那我們不妨從客戶的自然、社會屬性等維度,來對其進行標籤化研究。

1、自然屬性標籤:

最顯著的是年齡、性別等

人口統計學特徵

以及基於這些特徵的延伸標籤:

人生階段/生命週期

(幼年、青壯年、老年…)以及

代際劃分

等等;

不同的代際本身就是一系列特徵的集合,比如我們常說的Z世代、80後;

而隨著時代的變遷,性別等自然屬性標籤也可能會有不同的含義、語義。

客戶研究|你會給客戶貼標籤嗎?

2、社會屬性標籤:

家庭的:

單身;準家庭(情侶、即將步入婚姻家庭);青年之家;小太陽(親子)家庭;大太陽家庭;單親家庭;三世同堂……等等;

家庭深刻地影響著一個人的生活方式;

教育的:

中專、大學、研究生…

事業的:

行業、職業與職位;以及經濟收入水平(基於職業/行業、職位/職級、事業發展階段);

社會階層的:

不同的社會階層(或者縮小範圍,社會圈層),會表現出不同的特徵,這是毋庸置疑的;

地理/地域的

(國家、文化區):

不同的地理區域,如洲、國家、地區、文化圈,可以看作是一個有著相似生活方式的居住者叢集;

地理地域還可以進一步細分,不同級次的城市(一二線、三四線、縣級市場等等),一個城市的東西城、老城與新城、工業開發區和中央行政區,通常也會有不同的客群特徵。

客戶研究|你會給客戶貼標籤嗎?

自然與社會屬性,給我們描摹了一個面目模糊的“人”,想要更進一步地讓這個人的畫像變得清晰,我們應該有更加“個性化”的標籤。

人的個性化來自哪裡?核心是人的心理特徵差異,表現出的則有可能是生活方式、興趣愛好、性格習慣、價值觀等等。

3、個性化標籤:

TA有哪些

習慣

?行為習慣、消費習慣、生活習慣…

有何

偏好

?興趣在哪?熱衷什麼?運動健身、旅遊戶外、遊戲電玩、保健養生…;

TA的

價值觀

取向:保守、開放?

當客戶的規模體量龐大到一定的程度,這些所謂的“個性”也就為了一種“共性”。

客戶研究|你會給客戶貼標籤嗎?

基於自然、社會以及個性化標籤,我們已經能夠對市場上的客戶(客群)進行一個相對準確的描摹,例如:TA是“30歲左右的東部地區男性,本科畢業、網際網路行業工作,已婚、有一個孩子,喜歡購買數碼產品、休閒食品…”

但站在品牌的角度,我們仍欠缺了重要的一環,這些客戶是否和我們的品牌產生了關聯(消費或者其他),又是如何產生關聯?關聯的深度如何?

針對客戶的消費行為標籤能夠為我們解答以上問題。

4、消費行為標籤:

消費者的購買

渠道、頻率、數量、考慮因素

等;

對產品/服務的

認識、評價、態度、使用情況

等;

消費者對於品牌的

忠誠度、參與度、活躍度

透過這些行為分析,我們能夠對品牌的客戶做出更精準地細分,TA是“強購買力型”,還是“對價格和折扣敏感型”?

有了這些基礎模型,便可以幫助品牌對不同客戶擬定針對性策略。比如:根據消費者前後兩次購買產品的最佳間隔時間,再進行促銷資訊推送,而不是固定地每週、每天資訊轟炸,一來能避免過度騷擾,二來也可以控制預算,防止浪費,實現精準營銷。

想要得到更精準的客戶標籤,離不開大量資料的支援。

獲取客戶資料的做法有很多:透過客戶主動授權、填寫問卷或登記個人資訊;進行客戶訪談;透過我們的客研專家進行市場調研、觀察、第三方收集;或者查閱統計資訊、政府平臺、行業報告等等。

大資料時代,我們能夠獲取客戶資料的渠道也極大地增加了,消費者的大量資訊、行為暴露或轉移到線上,興趣愛好在社交媒體上展現、購買行為在線上完成……很容易實現不與客戶直接接觸,就能獲取到客戶屬性特徵和消費資料,且資料更具動態性、預測性。

很多看似和客戶研究無關的新事物也能夠成為資料渠道,比如我們可以透過外賣平臺的資料來大致判斷一家店鋪的經營情況,透過它的客單價來判斷配送範圍內消費者的消費水平等等。

空有大量資料是不夠的。

對資料進行結構化分析、去重和降噪,最終在資料分析的基礎上,透過一些特徵鮮明的詞彙,以“標籤化”的形式把客戶畫像精準而形象的描述出來,及時洞察客情、構建個性化客戶互動體驗,才算真正完成客戶資料的使用。

回到開篇,相對於傳統的營銷模式,什麼是新型營銷呢?

最簡單的理解就是資料驅動的、精細化、個性化的營銷,以量體裁衣的形式,切實地解決“個體”問題——服務於消費者體驗。

給客戶貼標籤,是第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