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個昆明的村莊 計劃開啟一場共富的“破圈”實驗

紅色的泥土裝在長方形的木花壇中,一個個花壇靠牆而立,把曲折迴環的小巷子裝點得花團錦簇。黃色的小雛菊一簇簇擁在牆角,藍花丹細碎的花朵有些偏紫,新種的錦屏藤,爬上房頂,垂下了幾條紅色的“絲絛”,美人蕉寬大的葉子,遮住了半截黃色的夯土牆……

8月18日,上午8點多,雲南安寧市雁塔村的巷子裡,62歲的馬壽拽著水管,正在為花壇澆水。村裡原來沒有這麼多花,2019年,雁塔村開啟“城市驅動型鄉村振興實驗,3年來已經打造了12條花巷,把這個原本破敗雜亂的山中村莊,變成了網紅景點。如今,這裡正在開啟一場新的實驗,一場讓更多村民參與其中,共同受益、共同富裕的實驗。

六個昆明的村莊 計劃開啟一場共富的“破圈”實驗

雲南安寧市雁塔村炮仗花巷,這條小巷子是村裡重點打造的花巷之一。新京報記者 周懷宗 攝

一場實驗,村莊得以“大變樣”

“我們村常住人口比較多,但在過去,村容村貌一直比較落後。”雁塔村黨委副書記趙文勳告訴記者,雁塔村是一個老村,總共400多戶、1700多人,村裡遺留著許多土木結構的老宅,儲存著傳統鄉村的特色,但由於缺乏修葺及現代生活設施,不少老宅都閒置下來。

六個昆明的村莊 計劃開啟一場共富的“破圈”實驗

雁塔村的古民居。新京報記者 周懷宗 攝

和雁塔村一樣,在過去,基礎設施差、村容村貌落後是很多村莊的通病。

昆明市宜良縣麥地衝村是一個山腳下的小自然村,與雁塔村相比,麥地衝位置較偏遠,村子到宜良縣城大約要走30公里鄉村公路。

六個昆明的村莊 計劃開啟一場共富的“破圈”實驗

山腳下的麥地衝村。新京報記者 周懷宗 攝

麥地衝全村僅有51戶,過去以種植烤煙為主要產業,村裡同樣有不少閒置民居和閒置的烤煙房、牛羊圈等。

2019年,昆明市政府邀請中國農業大學文科資深講席教授李小云團隊來到昆明,在雁塔村等六個村莊開啟了一場“都市驅動型鄉村振興實驗”。隨後,這六個村莊陸續開啟了改造基礎設施、發展新業態、招聘年輕人經營開拓的歷程。

六個昆明的村莊 計劃開啟一場共富的“破圈”實驗

雁塔村村口。新京報記者 周懷宗 攝

在雁塔村,這些古民居、村落間的巷子成了鄉村振興實驗的切入點。村莊以12條小巷為基礎,重新整理和修葺,同時又以當地的鮮花產業為基礎,把鮮花搬到房前屋後、背街小巷。把破敗的村莊變成“花巷”,再依託“花巷”,打造村裡的文旅、民宿、商業等新業態。

如今在雁塔村,除了花巷,古村商業街是鄉村振興實驗的核心區域。村裡的大食堂、小飯店、商鋪都集中於此,一個新的集貿市場也在打造中。核心區之外,諸多的小巷中隨處可以看到牆上的標識牌,上面的內容五花八門,有科普小知識,也有鄉村文化、鄉村歷史的記錄。如一座老宅外牆的標識牌上,記錄著老宅的建設時間、面積等。

六個昆明的村莊 計劃開啟一場共富的“破圈”實驗

雁塔村老宅牆上的標識牌。新京報記者 周懷宗 攝

在這場鄉村振興實驗中,無論是雁塔村還是其他村莊,都透過改造基礎設施和村容村貌,建起了自己的核心區。

麥地衝村也是參與實驗的村莊之一,李小云團隊為麥地衝設計了另外一種業態——鄉村民宿。

六個昆明的村莊 計劃開啟一場共富的“破圈”實驗

麥地衝村。新京報記者 周懷宗 攝

經過改造,過去的烤煙房、牛羊圈“搖身一變”成了村裡的核心區域,建起了5個小院、20多間現代風格的民宿,還有1個專家工作站、1間咖啡館。咖啡館臨街而建,對面是一片荷塘,如今是所有去麥地衝的遊客必到的打卡點。

此外,村裡還有一座三層的圖書館,這是麥地衝最典型的建築。圖書館臨水依山,二層和三層是閱覽室,坐在窗前,青山綠水穿過窗戶映入眼簾,彷彿在山野間閱讀。而這間圖書館,也是由一處牛圈改造而來。

六個昆明的村莊 計劃開啟一場共富的“破圈”實驗

麥地衝村裡的圖書館。新京報記者 周懷宗 攝

基礎設施有了,還需要更多人加入

村容村貌改善了,基礎設施打造起來了,村莊閒置資源被盤活了,下一步,這些村莊要怎麼經營?

六個昆明的村莊 計劃開啟一場共富的“破圈”實驗

雁塔村古商業街中,改造後的民居,既是民宿,也是書舍。新京報記者 周懷宗 攝

有了新業態,村莊經營還需要專門的人員。2021年3月,趙全康作為經營性人才被引入雁塔村,當起了雁塔村的鄉村CEO。如今,他幾乎整天奔波於業態經營與遊客接待中。趙全康告訴記者,村裡成立了集體所有的文旅公司,負責經營新建的產業,主要包括一條“7”字形的商業街、舊禮堂改建而成的大食堂等。今年,村裡開設了第一家民宿,儘管只有一個老院子、三間客房,但開業後幾乎沒有空房期,有時甚至半個月之後的房間都訂滿了。

據雁塔村黨委書記趙剛介紹,雁塔村的旅遊業正發展為村莊主要產業之一,平常工作日,村子的客流量在五六百人左右;週末可達上千人;每逢紅梨節、火把節等節日活動,遊客甚至能上三千人。由於距離市區較近,大量來自市區的遊客在清晨日出時,踏著兩旁種滿月季的鄉村公路,進入村莊遊覽、拍照打卡。

六個昆明的村莊 計劃開啟一場共富的“破圈”實驗

雁塔村商業街,燈光照在古民居上。新京報記者 周懷宗 攝

在解決擴大經營的問題時,如何帶動更多村民,則是鄉村振興實驗中的另一個問題。

在雁塔村,越來越多的村民被帶動起來。不僅限於核心區,整個村莊到處可見快速發展的痕跡:河邊的一處空地被改造成拓展營地,營地定期舉行活動,迎接前來遊玩的孩子們。據趙全康介紹,他們也會透過網路發起活動,組織城市的孩子們舉辦一些特殊的農耕體驗活動,如插秧、採摘等。

六個昆明的村莊 計劃開啟一場共富的“破圈”實驗

雁塔村改造後的核心區。新京報記者 周懷宗 攝

雁塔村不僅是“都市驅動型鄉村振興”的實驗村,同時也是安寧紅梨種植中心,種有1000多畝紅梨。旅遊發展起來後,客流越來越多,村裡也辦起了“紅梨文化節”。

隨著村莊的發展,許多村民也有了創業的想法。

楊麗菊就是雁塔村的一位回鄉創業者。她以前在市區一家超市上班,2021年,在村莊快速發展時,她回鄉租下了村裡一處庫房開起了超市,她自家的老宅則出租給別人開飯店;村裡的一間百年老宅中,屋主馬先生也在退休後回到了村裡,重新修整老宅,做起了小買賣。

小村發展瓶頸,如何擴大經營規模

在麥地衝村,除了核心區的咖啡廳、圖書館、民宿外,一棟聯排的民宿正在建設中。麥地衝鄉村CEO潘雲瑞告訴記者,村裡的民宿等產業也同樣由新成立的集體企業經營管理,目前實現了盈虧平衡,已經有村民願意用自家的老宅入股,參與經營。

六個昆明的村莊 計劃開啟一場共富的“破圈”實驗

麥地衝村,村民的烤煙房。新京報記者 周懷宗 攝

“現在我們可以實現盈虧平衡,未來需要做的是怎麼擴大影響力、擴充套件客源。民宿不會只有這麼幾棟,未來,更多的民宿建立起來後,客源從哪裡來?”潘雲瑞也在考慮,接下來如何進一步擴大經營規模,怎樣為這個小山村開出新局面?

實際上,在經營村莊的過程中,如何進一步擴大輻射面,如何打造村莊品牌,如何對接外界市場繼續提升經營收入,是鄉村振興過程中許多村莊要面對的問題。

六個昆明的村莊 計劃開啟一場共富的“破圈”實驗

麥地衝村,修整一新的烤煙房。新京報記者 周懷宗 攝

“正因為雁塔村、麥地衝這樣的村莊,在鄉村振興中發展比較快,所以也就更早碰觸到瓶頸,這是下一步要解決的。”中國農業大學文科資深講席教授李小云說。

據趙全康介紹,雁塔村集體所有的文旅公司近一年的營業收入主要包括接待旅遊團、提供餐飲服務、外部商家的租金和其他費用收入。“我們慢慢把村集體的資金盤做大,賺了錢可以給村民分紅。”

公司從0到1啟動,並實現營收並非易事。“雁塔村開業經營的第一天,村裡來了9000人。”趙全康告訴記者,但最終,當天的人均消費只有3毛錢。

六個昆明的村莊 計劃開啟一場共富的“破圈”實驗

雁塔村古商業街。新京報記者 周懷宗 攝

在麥地衝村,在外工作的本村青年潘雲瑞返鄉創業,目前和另外三人共同運營著村集體所有的雲南麥居彩地文化旅遊公司,負責經營民宿和開展各類親子、研學活動。在稻田裡摸魚、體驗農耕和篝火晚會、上山撿菌子,成了從城市裡來的孩子們最喜歡的專案。

靠民宿收入和親子活動,麥居彩地一年多以來的營業額有50多萬,今年7月的營業額達7萬左右。村集體從村民手中流轉了60畝左右土地,有的地塊做農耕體驗,有的地塊種植了觀賞性的彩色水稻。但其他土地怎麼利用起來,目前大家有想法,但是還沒有具體規劃好。

六個昆明的村莊 計劃開啟一場共富的“破圈”實驗

麥地衝村鄉村CEO潘雲瑞。新京報記者 周懷宗 攝

“村裡的活動想往親子活動、研學這個方向走,但是我們目前合作的外界機構還不夠多,市場開拓得不是很成熟,我們都比較年輕,如果開拓市場的話,不知道第一步應該落在哪裡。”昆明市宜良縣麥地衝村鄉村CEO潘雲瑞說,像短影片這樣的數字化工具很好,透過網路就可以連通外面的世界,但是目前還不知道怎麼運營。

用數字化工具,給村莊再添把力

為了給這些已經有一定發展基礎的村莊再助把力,一場新的實驗也即將展開。

就在8月18日,一場名為“昆明為村共富鄉村建設專案”的簽約儀式在雁塔村舉行,簽約方為昆明市農業農村局和騰訊公司,實驗地正是雁塔村、麥地衝村等六個“都市驅動型鄉村振興實驗村”。實驗的目標,是讓村莊“破圈”,藉助現代數字科技,讓村莊融入更大的市場,並在市場中形成自己的競爭力。

六個昆明的村莊 計劃開啟一場共富的“破圈”實驗

雁塔村一處特色餐廳。新京報記者 周懷宗 攝

中國農業大學教授唐麗霞在簽約儀式上表示:“希望騰訊公司把技術和產品優勢與昆明的優勢資源充分結合,深化專案合作,加大投資力度,加快專案建設進度,探索新業態新模式,為昆明數字鄉村建設注入活力,開拓更廣闊的市場。”

“在前期調研基礎上發現,此次合作的六個村莊已具備一定發展基礎,在啟動了鄉村建設和人才培養的同時,村莊在網際網路的數字與技術能力提升方面仍有強烈需求。”簽約儀式上,騰訊可持續社會價值事業部副總裁肖黎明表示,“未來的合作中,將在連線鄉村與城市、線下與線上、農民與市場之間,進行更多數字化的探索和貢獻。”

據介紹,專案將開展一系列舉措,幫助共富鄉村建設數字化應用的工具箱:在數字化基礎設施方面,將在村莊建設數字會議系統、數字化直播間等;在內容和活動方面,將支援村莊在內容運營、文化研學、民宿餐飲等方向的數字化探索;還將以條件較為成熟的麥地衝村和雁塔村為兩個試點,首批將上線村莊經營小程式及後臺;並透過陪伴式培養,提升鄉村CEO的專業經營技能。

六個昆明的村莊 計劃開啟一場共富的“破圈”實驗

8月18日,來自雁塔、麥地衝、福安等實驗村的鄉村CEO,在雁塔村合影。新京報記者 周懷宗 攝

其實,共富鄉村建設的實驗並非首例。據瞭解,在重慶酉陽縣,以酉陽花田鄉何家巖村為核心的示範區,已經進行了近一年的實驗。

如今,何家巖這個山岩上的村莊已不復舊貌,村裡建起了咖啡廳、民宿、餐廳等,都由村民自己經營,或由鄉村CEO統一經營;在鄉村建設的同時,專案還透過招聘、培養鄉村職業經理人來解決鄉村人才匱乏的難題,讓本村的CEO及團隊經營好村莊,確保農民成為鄉村資源和勞動的受益主體,是共富鄉村建設的核心。

在何家巖,還有許多數字化的實驗。比如今年5月,專案團隊把村裡的稻田進行了數字化,公開向社會招募認養者。在這個被命名為“何家巖雲稻米”的小程式上,每位認養者只需要支付9。9元,就可以認養一平方米稻田,並且能實時在手機上檢視自己的稻田。農民則負責種植、管理、收割等,收穫後的稻米會寄給認養者。“何家巖雲稻米”第一期將3。8萬平方米的稻田搬上了雲端,30個小時內就被認養一空。

數字技術進村,不只有“雲認養”,還有鄉村的公號、影片號、小程式等,這些城市裡司空見慣的事務,也在不斷地改變著鄉村的發展模式。

在雲南,類似的實驗也即將展開,這也是共富鄉村建設專案在重慶酉陽之外的又一次探索和嘗試。數字化手段或許可以為趙全康、潘雲瑞這樣的鄉村CEO帶來新的思路和市場。

六個昆明的村莊 計劃開啟一場共富的“破圈”實驗

雁塔村的商業街門口,這條短短的商業街,是村莊改造的核心區之一。新京報記者 周懷宗 攝

據瞭解,在引流方面,專案方將在深入瞭解昆明各村的特色後,給予專業化的培訓和指導。趙全康等鄉村CEO,在村莊經營中,提出分賬系統等工具的需求。這些需求,在未來的合作中將得到數字化支援,最終呈現出這六個實驗村各自特有的方案和經驗。

昆明這六個村莊,又站在了一場鄉村振興實踐的新出發點上。

新京報記者 周懷宗

編輯 張樹婧 校對 柳寶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