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3:教育孩子十大誤區和十大新方法

楨知灼見:一個國家真正的戰場在家裡,在每一間教室裡。

主持人開場白

各位家長

大家好

我是今天的

主持人

×××,

很高興能與大家相約在我校家長課堂

一起來學習家庭教育課程

,現

在是測試聲

時間

如果

能聽到聲音就在下面的討論區傳送

“1”

好的

非常感謝各位家長的配合

下面

讓我們以最熱烈的掌聲歡迎主講

×××

老師帶來今天的

分享。

主講老師課程內容

各位家長,大家好!我是

×××老師。很高興我們再一次在我校家長課堂一起學習交流家庭教育的相關話題。今天我們所講的主題是:教育孩子的十大誤區和十大新方法。

家長作為孩子的第一任老師,有著重要的責任。有句古話說,

“瞎子領瞎子必定掉溝裡”,將這句古話引用到家庭教育當中,意思就是,如果孩子在成長過程當中得不到家長很好的引導,那孩子就不可能得到好的成長。

記住要給孩子心中種下美好的種子,孩子的心田如果不去播種善和愛的種子,那麼惡和害的種子就必然滋生。

因此,家庭教育的過程要求就很高。我們教育的初衷就是把孩子教育好,那麼,家長如何能夠在有限的時間內讓孩子去更好地成長呢?在教孩子的過程當中也會有很多的誤區,

導致

我們沒能引導子更好地成長,那麼這些誤區,我們家長應該怎樣去避開

。現在讓我們一起走進

教育孩子的大誤區和十大新方法。

013:教育孩子十大誤區和十大新方法

誤區一 認為把道理講清楚,孩子就會理所當然按道理去做

現在很多的家長都這樣子跟孩子溝通:跟你說多少遍了,你怎麼還記不住?跟你講了多少遍了,你怎麼還不會自己穿衣服呢?跟你講了多少遍了,掃地的時候這個掃把應該這樣拿。反覆講了很多遍,可孩子還是不會,家長就很生氣。

針對這個誤區

我們要認識到聽

了和聽見了的區別。什麼是聽

孩子聽懂了之後是有行為產生的

他聽懂你說的話

並且會照著去做

並且做的時候

還能夠按照你所表達的行為方式

很好地完成

這叫聽懂了。什麼是聽見了

就是你說了他聽見了

但是他沒有理解你的話

所以就不能按你的意思去做。每一個人的背景知識是不一樣的

這就是孩子聽到但不一定聽懂的原因。作為孩子來說

他社會閱歷少

背景知識少

家長說的很多話孩子自然就不能理解

不能按照去做

案例分析

舉個例子

之前我在家長訓練營的時候

做過這樣

一個實驗,

個家長

出一張紙

一支筆

用一分鐘的時間畫這樣

一副

:一種動物吃另外一種

植物

現場的家長們畫完了

我就說舉起

你們

的畫

所有人的都

,你

們畫的是什麼

有人畫的是小羊吃草

有人畫的是小白

蘿蔔,

有人

的是小雞吃

小米,

有人畫的是小雞吃蟲子

有人畫的是牛吃草等等。這時

我問

:為什麼大家

畫的都不

樣呢

因為每一個人的背

景、

知識都不

對於

一種

動物

吃一種植物

句話的理

解就各不相同

有的時候我們去些

偏遠

的地方培訓

,做這個實

,發現很多家長畫的植物

和動物我們都沒見過也沒聽過

就是因為我們的

知識背景

不一樣

所展現出來的就是不一樣

。後來,

我就

讓在

座的家長把手裡的紙對摺一下

結果所有人都橫折了一下

為什麼呢

因為我們習慣上認為紙就是這樣

橫著

折的

緊接著

我又讓所有人閉上眼

雙手拿住紙

向下撕

10釐米

往左撕

5釐米

往右

5釐米

,再

往下

5釐米

又往下撕

5釐米

我說再往右撕

5釐米

又往右撕了

5釐米

最後所有人睜開眼睛

舉起面前這張紙來看

結果發現沒有一個人和另

外一個

人的紙是相同的

為什麼

因為每

個人對

方位的理解、對長度的理解都不一樣。我們的背景知識不一樣

我們的人生閱歷和社會經驗不一樣

導致我門說的話語別人理解起來跟我們所要表達的意思也不

一樣。

同樣

對於

孩子,

如果我們只給孩子講道理

而沒讓孩子照我們想的方式去演練試驗

那麼孩

一般是做不到你想要的效果的

人單憑聽道理是不能把事情做對的

,一

個人要把事情做對

需要透過反覆的實踐訓練

只有掌握技能

才能夠把事情做對

這就是我們討論的第一個誤區

013:教育孩子十大誤區和十大新方法

誤區二 認為孩子必須聽家長的話 無條件地服從

我們家長有的時候很武斷、很專權。不少家長頭腦中的一個觀念就是

對孩子來說

我就是你的爸爸、你的媽媽

所以你必須聽我的

另外

讓你聽我的話是為你好

很多家長都是這麼想的。我開講座的時候

問過很多家長

想不想讓你的孩子的人生成就超越你

在座的家長都說想

百分之百想

我說沒問題

但是

如果你讓你的孩子做什麼他就做什麼

你不讓他做什麼他就不做什麼

你說什麼他就聽什麼

那麼這樣的孩子

你認為他的人生成就能不能超越父母

所有家長都覺得肯定不能。家長既希望孩子人生的成就超越

自己,

卻又希望孩子什麼都必須聽你的話

這不就是南轅北轍了嗎

案例分析

前幾年我去參加一個培訓

接觸過一位做心理輔導的老師

這個老師對我說

“高

老師

你知道我為什麼現在做心理輔導嗎

我說

為什麼

他跟我講了一個故事

他說他來自單親家庭

在他

12

歲正要升初中的時候

即進入叛逆期的那個階段

跟媽媽發生了一些事情。那個時候

他有了自己的想法和自己的做事方式

他就跟媽媽去溝通。媽媽開始的時候還跟他商量

溝通得還挺好

但是一到做決定的時候

媽媽就喊停

說這件事必須聽她的

他就

他媽

為什麼

他媽媽就說

“因為我是媽,聽我

的。

當時還是個孩子的心理

,這個

老師就很生氣、很難過

但沒有辦法

因為

他覺得畢竟自己是媽媽的兒子,

所以必須聽

不能跟她較勁。過了兩週

這個孩子又跟他媽媽溝通一件事

開始溝通得很好

但一到關鍵時刻

媽媽就說停

說必須聽她的。孩子問為什麼

媽媽說

因為我是你的媽媽

所以你必須聽我的。

孩子很生氣。一個月以後

這個孩子又有一件事情跟媽媽溝通

還是開始溝通得很好

到關鍵時刻該做決定了

媽媽就說停

必須聽她的。於是

孩子很氣憤地說

因為你是我媽

所以我必須聽你的

對嗎

你說得對。

聽完之後

這個孩子跑到自己房間

拿出日記本寫下一句話

下輩子我要做你媽

讓你感受一下被壓迫的感覺。

家長的武斷、專權導致孩子不願意跟家長去溝通

有的孩子甚至會反抗

為此捱了打捱了罵。試問

哪個家長不希望孩子跟自己的關係像好友一樣

親子關係正常化呢

但這樣的武斷、這樣的專權

最終導致孩子不願意跟家長去交流去溝通

這是誰的責任呢

很值得我們去反思

孩子

3

歲的時候

就開始會用身體去感知大自然了

就開始說他要怎麼怎麼樣。這時候孩子就有了

你、我、他

的意識

就有了探索的慾望。作為家長

我們就要學會怎麼去引導孩子

激發孩子想象力

激發孩子求知的慾望

讓他愛上探索

愛上學習

愛上跟我們家長交流溝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