嫦娥奔月簡史:漢代以前,嫦娥叫姮娥

漢代以前,嫦娥叫姮娥 嫦娥奔月簡史

嫦娥五號成功著陸月球,並“挖土”帶回地球。標誌著中國人距離九天攬月的夢想更近一步。

我們的先輩很早就對神秘宇宙充滿探知慾,羽人飛天,嫦娥奔月,一直是中國人的夢想。今天就來講一講嫦娥奔月史。

商代 就有嫦娥奔月的記錄

最早記錄嫦娥奔月事蹟的是商代的巫卜書籍《歸藏》。劉勰《文心雕龍·諸子》篇中記載:“《歸藏》之經,大明迂怪,乃稱羿斃十日,姮娥奔月。”

湖北王家臺出土的秦簡《歸藏》:“《歸妹》曰:昔者恆我(姮娥)竊毋死之(藥),(奔)月而攴(枚)佔。”這說明嫦娥奔月的故事,在商代已經流傳。

而嫦娥的丈夫后羿,又是夏代諸侯,曾從太康手中篡奪政權,“後”就是“王”的意思,“羿”是指善射者,后羿射日,大概是影射了這次政變。後來后羿又被逢蒙或寒浞所殺,廣寒宮據說乃是寒浞的宮殿。

到了戰國,嫦娥有了一隻寵物。屈原《天問》首次提到了月兔,“夜光何德,死而又育?厥利維何,而顧菟在腹。”顧菟,魯迅認為是楚語中的虎,聞一多認為是蟾蜍,主流的說法則解釋為兔子。

西漢 帛畫中繪有蟾蜍和玉兔

漢代以前,嫦娥還不叫嫦娥,叫姮娥,漢人為避文帝諱,改稱嫦娥。現存最早記錄嫦娥奔月的文獻是成書於漢初的《淮南子》:“羿請不死之藥於西王母,姮娥竊以奔月,悵然有喪,無以續之。”

嫦娥在漢代已不再孤單,那時月中不僅有玉兔,還有蟾蜍。在西漢初期的馬王堆一號漢墓帛畫中,月上繪有蟾蜍和玉兔。劉向《五經通義》:“月中有兔與蟾蜍何?”他認為這是陰陽協調,月為陰,蟾蜍為陽。

也有文獻顯示,蟾蜍即嫦娥所化。東漢張衡《靈憲》:“羿妻嫦娥竊以奔月,託身於月,是為蟾蜍。”《初學記》引古本《淮南子》有:“(姮娥)託身於月,是為蟾蜍,而為月精。”四川綿陽三臺縣郪江崖墓,其中有石刻的蟾蜍座。據香港中文大學著名學者饒宗頤解釋,“背託棺底,說明蟾蜍正是嫦娥的化身,可以長生不老,有起死回生的神力,可證張衡之說。“

南北朝時期 出現飛天和羽人形象

古人對於飛天的期望,除了寄託於嫦娥奔月,先輩還幻想出了飛天和羽人登天的形象。

北朝時,人們受佛經中古印度傳說啟發,敦煌壁畫中出現了大量的“飛天”圖。南朝墓葬壁畫中,最常見的則是羽人,深受道家影響。

“羽人”概念,早已有之,最早出現於《山海經》,稱羽民。屈原不僅問天問月,也提及了“羽人”和“不死之鄉”。《楚辭·遠遊》:“仍羽人于丹丘兮,留不死之舊鄉。”古人想象的羽人,“身生羽翼,變化飛行”,與偷吃了靈藥的嫦娥差不多,等同長生不死,承載了人們追求長生、飛天遨遊的渴望。

唐代 有了吳剛伐月桂

到了唐代,因學道犯錯被罰砍樹的吳剛,和那棵他永遠也砍不倒的月桂出現在了月亮中。唐朝段成式《酉陽雜俎·天咫》記載:“月桂,高五百丈,下有一人常砍之,樹創隨合,其人姓吳名剛,西河人。學道有過,常令伐樹。”在民間傳說中,后羿和嫦娥就是相遇於桂樹下,成天作之合,桂樹就是他們的證婚媒介。

到了這時,月球上已相當熱鬧了。嫦娥、吳剛、玉兔、蟾蜍總要有房子住,於是人們又加上了一座廣寒宮。《明皇雜記》《初學記》及唐詩中都出現了廣寒宮。唐人詩歌中記錄嫦娥奔月的俯拾皆是,較有名的如李白《把酒問月》“白兔搗藥秋復春,嫦娥孤棲與誰鄰。”《古朗月行》“白兔搗藥成,問言與誰餐?蟾蜍蝕圓影,大明夜已殘。”李商隱《嫦娥》“嫦娥應悔偷靈藥,碧海青天夜夜心。”

阿波羅11號 登月前提到了嫦娥

明代時,據吳承恩《西遊記》記載,有一位天蓬元帥曾去廣寒宮撒野,結果被貶下凡。

明代中國,還出現了“歷史上首位嘗試用火箭升空的人”。在西方流傳著一個故事,明朝一位名叫萬戶的官員,身綁47枚火箭,想將自己送上天。但中國歷史文獻中卻沒找到萬戶的記載,可能這只是西方人對東方的想象。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曾將月球表面的一個隕石坑命名為萬戶環形山。

幾百年後,1969年。阿波羅11號登月前的對話中,提到了嫦娥和月兔。林頓·約翰遜太空中心:有一條要求請你留意,月球上有一個帶著大兔 子 的 可 愛 女 孩(a lovely girl with a big rabbit)……然後講了一遍嫦娥奔月的故事。宇航員巴茲·奧爾德林回答:收到,我們會密切關注兔女郎(bunny girl)。

知道一點 “嫦娥家族”奔月曆程

2003年,中國啟動了探月工程。

2007年10月24日,嫦娥一號發射成功。2007年11月7日,中國國家航天局宣佈,嫦娥一號衛星成功繞月,標誌著繞月探測的工程目標基本實現,中國具備了對月球進行探測的能力。

2008年11月12日,國家國防科技工業局正式釋出“嫦娥一號”拍攝月球全圖。中國公佈的全月球影像圖,是目前世界上已公佈的月球影像圖中最完整的一張。

2009年3月1日16時13分,嫦娥一號衛星在控制下成功撞擊月球。

2010年10月1日,嫦娥二號發射成功,作為探月二期工程先導星,環月探測之後繼續往更深遠的深空飛行。

2013年12月14日,嫦娥三號成功在月球正面著陸,“玉兔”月球車踏上月球表面,實現月面行走。

2016年1月4日,國際天文學聯合會正式批准嫦娥三號探測器著陸點周邊區域命名為“廣寒宮”,附近三個撞擊坑分別命名為“紫微”“天市”“太微”。

2018年12月8日,嫦娥四號發射成功。2019年1月3日,嫦娥四號實現在月球背面著陸,並透過“鵲橋”中繼星傳回了世界第一張近距離拍攝的月背影像圖,揭開了古老月背的神秘面紗。“玉兔”二號巡視器駛抵月球表面。

2020年12月1日,嫦娥五號落月並“挖土”,開啟中國首次地外天體取樣返回之旅。

2020年12月17日凌晨,嫦娥五號返回器攜帶月球樣品,在內蒙古四子王旗預定區域安全著陸。

封面新聞記者 文康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