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空出差 | 發射回收搜尋定位、航天冰箱、三維實時可視技術—— 青島力量保障“吃與行”

半島全媒體記者王麗平

“神舟”問天又出征。10月16日0時23分,長征二號F遙十三運載火箭在酒泉點火升空,搭載神舟十三號飛船如利劍般刺破蒼穹飛向太空,在中國航天史上留下濃墨重彩的一筆,這凝聚了無數航天人的拼搏與夢想,其中就有來自青島的科研力量,他們就是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公司第二十二研究所(下稱“中國電科22所”)。

上世紀90年代初,國家載人航天工程啟動,中國電科22所921團隊隨之成立。30年來,921團隊始終堅守“為航天器著陸回收提供科技支撐”的初心和使命,圓滿完成神舟一號到神舟十二號載人航天發射保障任務,10月16日再次完成神舟十三號載人航天發射保障任務。

1

凌晨氣溫0℃

返回時唱主角

10月16日0時23分,長征二號F遙十三運載火箭搭載神舟十三號飛船,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成功發射。

“看著神舟十三號順利發射,我們的心情無比激動。”10月16日凌晨,中國電科22所高階工程師、22所載人航天工程任務團隊負責人宋磊,第一時間向半島全媒體記者分享了他的心情。雖然已經多次參與神舟飛船發射保障任務,神舟十三號飛船發射成功後,宋磊依然激動不已。

正值10月中旬,大漠戈壁凌晨氣溫已經在0℃左右,宋磊和團隊成員從10月15日一大早,就一直守候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東風基地回收待命區,進行著一系列前期準備工作,整個過程他們精神高度集中、嚴陣以待。

宋磊介紹,此次神舟十三號飛船發射中,中國電科22所承擔的任務主要分為兩個階段。

第一個階段就是發射階段,飛船在上升段至準確入軌期間,一旦發生應急返回,佈設於海上、陸上應急著陸區的搜尋定向裝置和人員,會在第一時間發現返回艙營救航天員。宋磊說,在此階段希望他們的裝備“備而不用,但必須常備不懈”,“因為這是確保航天員安全健康返回的最強保障”。

第二個階段是六個月後,神舟十三號航天員完成所有在軌任務正常返回時,在東風主著陸場,中國電科22所研製的搜尋定向裝備就要唱主角,它們是名副其實的“千里眼”,能夠在全天候、全天時條件下,快速捕獲著陸返回艙,引導空中、地面力量迅速抵達著陸點進行處置。

“與此同時,我們還要隨時應對航天員在軌執行時隨時返回。”宋磊介紹道。

2

保障“連軸轉”

假期守在戰位

“今年是我國載人空間站建設元年,也是迄今為止22所承擔載人航天工程任務最重的一年。”宋磊告訴記者,這種高頻次的載人航天發射與回收任務,對參與的技術人員也是挑戰和考驗。

“9月17日,神舟十二號飛船返回,之後團隊經過短短几天休整,就立馬進入到神舟十三號飛船發射任務中。”宋磊說,“在執行神舟十二號飛船返回任務時,我們已經知道10月中旬要進行神舟十三號飛船發射,大家的心情可以說是既緊張又興奮,航天任務多是對我們團隊的考驗,同時,航天任務多也是我們國家航天事業快速發展的體現。”

神舟十二號飛船返回任務之後不久,宋磊和團隊就開始為神舟十三號飛船發射作準備,進行裝置除錯、維護,經常到野外、海上等搜救區域進行演練,“團隊的許多成員,都是在戰位上過的國慶假期。”

宋磊告訴記者,為保障搜救裝置的效能,在發射前的幾天時間裡,團隊成員會對每一臺參試裝置進行巡視檢查,不放過每一個細節,仔細檢查測試裝置各項指標,保證裝置能夠在任務期間正常工作。

“中電科22所此次的參試裝備數量、新研裝備數量、保障點位數量均達到歷史極值,並派出12人的保障團隊,分佈在各個搜救點,全天待命。”宋磊說,為確保任務順利完成,中國電科22所應急保障演練工作早已提前完成,並擁有一套嚴格完備的應急方案預案,為航天員順利著陸提供堅強保障。

3

三位一體搜救

被譽為“眼睛”

宋磊所在的921團隊,是中國電科22所一個有著輝煌成就和光榮歷史的團隊。上世紀90年代初,國家載人航天工程啟動,這個團隊隨之成立,自成立起便以工程代號“921”命名。

30年來,921團隊始終堅守“為航天器著陸回收提供科技支撐”的初心和使命,幾代人接續奮鬥,創造我國航天器著陸回收史上多個第一:第一臺“車載定向儀”、第一臺“船載定向儀”、第一臺“機載定向儀”。

伴隨著一代代航天人的不斷付出,中國電科22所在“為航天器著陸回收提供科技支撐”這一領域不斷完成技術突破,先後研製出“天地通”短波通訊系統,船載短波/超短波定向儀、機載定向儀、機載指揮平臺和模擬雙頻信標機等返回搜救裝置,形成海陸空三位一體搜救手段,被譽為搜救飛船的“眼睛”,為載人航天工程作出重要貢獻。

宋磊告訴記者,在去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的路上,他給921團隊第一代負責人打去電話,老人家已經80多歲仍然心繫國家航天事業,有頗多關心和囑託。從老一代航天人手中接過這項光榮而艱鉅的任務,宋磊和團隊成員深感責任重大。“所以,我們要把這項事業繼續發揚光大,將載人航天精神繼續發揚光大,為我們的航天夢作出自己的貢獻。”宋磊說。

目前,921團隊共有20人,年齡最小的23歲,年齡最大的47歲,團隊比較年輕化。目前,已經建立起一張近、中、遠端搭配,海、陸、空協同的立體化搜尋定向網路,確保航天員安全健康返回,走出一條具有我國自主特色的航天器著陸回收技術創新發展之路。

講述

擔心船載裝置狀態60多歲總師爬上20米桅杆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夢想,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擔當。”宋磊說,伴隨著國家載人航天工程三步走的戰略征程,中國電科22所921團隊在30年逐夢的征程上,留下了一個個光輝的身影,其中有耄耋之年仍然矢志不渝的老科學家,有榮譽等身依舊堅守一線的領軍人物,也有銳意進取不斷成長的青年專家,更有矢志航天的年輕一代。

作為中國電科22所載人航天工程任務團隊負責人,他一步步從一個毛頭小子,成長為現在獨當一面的負責人,“在921團隊每個人身上,最鮮明的色彩是傳承,是航天精神的傳承,也是航天使命的傳承。”

提起“921”會讓別人贊慕

“作為921團隊的一員,我深感榮幸。”宋磊伴隨著我國載人航天事業發展,也在不斷成長進步。宋磊1980年出生,2007年從院校畢業後,就來到中國電科22所,今年是入職第十五個年頭。

至今,宋磊還清晰記得辦入職手續時的情景,工作人員問他所入職的部門時,都會不由地說一聲“噢,是921的”,而且會不自覺地流露出些許贊慕。

當時宋磊有點納悶,後來他才慢慢明白,921是載人航天工程代號,在22所921也是烙在團隊每名成員身上最鮮明的符號,這是一支有著輝煌成就和光榮歷史的隊伍。

就這樣,宋磊的職業生涯就從921團隊開始,從此便與載人航天結下了不解之緣。

到現在,宋磊還清晰記得第一次正式執行任務的情形。

那是2008年7月份,在神舟七號發射任務之前,根據任務總體安排,需要在海上應急濺落區部署返回艙搜尋救援力量,確保一旦啟動海上應急著陸程式,可以在第一時間發現返回艙營救航天員。為此,中電科22所研製了船載定向儀,實現對海上著陸返回艙快速跟蹤定位。

說起船載定向儀,宋磊說它可是明星裝備,之前總是聽老同志們講述它的傳奇,它開創了我國海上搜救定向裝備的先河,圓滿完成了歷次神舟飛行海上保障任務,受到多位總部首長的高度讚揚。

當年7月的上海外高橋救助局碼頭驕陽似火,宋磊和團隊在此進行船載定向儀裝置加復裝。這其中發生的一件事讓宋磊很受觸動,有一天中午太陽非常厲害,大家都在駕駛艙短暫休息,突然門外有人指著桅杆喊了一聲“看,戴總!”。

宋磊和同事不約而同地奔出艙外,看見中國電科22所載人航天工程任務第一任總師戴陸村研究員,不顧烈日親自爬到了20多米高桅杆頂端,“他當時可是已經60多歲的老人了,他說擔心下午會有雷雨,要親自確認天線狀態後才能放心。”

從第一任總師身上,宋磊真切體會到了老一代科技工作者的嚴謹、忠誠和奉獻,自己在內心也埋下了吃苦奉獻、勇攀高峰的種子。

放棄節假日通宵達旦攻堅

經過多年載人航天任務的磨練,宋磊也成長為一名真正的921人。

2015年,宋磊擔任新型船載定向儀研製的副總設計師,後來升為總設計師,主持裝置研發。經過兩年的刻苦攻關,宋磊和團隊研製出的新裝備實現小型化、環境適應性強、抗電磁干擾能力強,2017年經鑑定部分關鍵指標達到國際先進水平,當年獲航海學會科技進步一等獎。

現在回想起新型船載定向儀的研製歷程,宋磊說那就是兩個字“艱苦”,這期間他幾乎放棄了所有節假日,為解決關鍵技術問題通宵達旦都是家常便飯,對家庭、對當時剛剛出生的孩子他一直心存愧疚。

神舟十一號任務之後,國家載人航天工程進入空間站階段,宋磊在著陸場系統也摸爬滾打了10餘年,從當年的毛頭小夥子成長為系統總師,並擔任22所921團隊負責人。之後,宋磊帶領團隊抓住載人航天工程著陸場調整建設的歷史機遇,堅持創新驅動促進重大專案落地,以智慧著陸場建設為切入點,總結數十年來中國電科22所深耕著陸場建設的寶貴經驗,從實戰出發,論證了新型機載/車載/行動式定向儀,新型模擬信標機、新型航天員電臺等專案。

同時,宋磊帶領團隊一舉拿下重點專案研製任務,實現了“當年方案論證、當年批覆立項、當年首樣鑑定、當年批產列裝”的紀錄,統籌產品研製、對外協調和外場試驗三條主線。

這些年來,宋磊和團隊成員的身影出現在草原上、在大漠裡、在大洋上……不斷創新、攻堅克難,用堅韌和創新確保專案按節點順利實施。

科技助力

天地冷鏈,太空出差能吃新鮮蔬果

半島全媒體記者王麗平

三名航天員開啟為期6個月的太空“出差”生活。在浩瀚太空之上,航天員如何正常生活、駐留太空這麼久,他們一日三餐吃什麼,能保證營養均衡嗎?

物聯網全程遙控食品冷藏箱

從2011年到2021年,從神舟八號到神舟十三號,海爾生物航天冰箱“六入太空”,已成為中國載人航天專案的標配裝置,成為繼美國、俄羅斯之後第三個掌握航天冰箱核心技術的國家。

“其實,在2021年初,海爾食品冷藏箱已經跟隨天和號核心艙升入太空,為航天員提供食品保鮮服務。此次,食品冷藏箱還將繼續為航天員們提供為期6個月的空間食品冷鏈儲存保障。”海爾生物航天冰箱研發團隊相關負責人介紹。

據瞭解,天和號核心艙上搭載的這臺食品冷藏箱其大小為10升,箱內溫度保持在2℃~8℃,主要功能為航天員在軌飛行時提供食品儲存保鮮功能。

“由於太空的特殊環境,食品冷藏裝置應用於航空航天領域,不僅要克服發射升空過程中的強烈震動衝擊,同時還要克服太空微重力環境下傳熱機理及均勻溫度場的難題。”海爾生物航天冰箱研發團隊負責人陳海濤說,他們歷時六年自主研發出空間站食品冷藏箱,實現了抗震效能、製冷效率等方面的技術突破,為航天員長期在軌駐留生活提供食品低溫儲存服務。

此外,透過物聯網技術的應用,還能實現食品冷藏箱全程遙測、遙控及狀態分析,降低了航天員的在軌工作量,保障了飛行任務的順利實施。

無能源供應恆溫儲存20小時

跟隨神舟十三號飛船升空的還有海爾航天醫用冷儲箱,為空間醫學樣本提供儲存保障。

據瞭解,海爾生物的航天醫用冷儲箱專案從2006年啟動,經過5年研製,到2011年交付第1臺航天醫用冷儲箱產品並於2011年11月1日隨神舟八號飛船入軌。

“航天醫用冷儲箱對技術的要求更高,我們主要突破了3項關鍵技術。”海爾生物航天冰箱研發團隊相關負責人說,首先是輕強結構,透過製冷系統選擇、結構緊湊性設計等方面實現了箱體重量的大幅降低,大大節約飛船發射成本。此外,在滿足質量要求的前提下,保證了航天冰箱的高強度要求,即能夠承受震動12G和衝擊500G的瞬間最大加速度,這一指標超過了飛機零部件的抗震動、抗衝擊的要求。

“我們實現的第二項技術突破是高效智慧控制。我們根據製冷系統特性,採用智慧化控制,實現製冷效率較民用產品提高25%,較設計能耗限值降低25%。”該負責人介紹,同時可以實現航天冰箱在30萬米高空執行狀態實時監控,節省了航天員乘組在軌工作量,保障了空間醫學實驗順利進行。

“第三能實現恆溫蓄冷,高效恆溫蓄冷技術的突破,保證了飛船在上升階段以及返回階段,無能源供應條件下恆溫儲存20個小時,從單一的冰箱裝備,拓展為完整的天地冷鏈,保障了整個飛行任務中的安全儲存。”該負責人介紹。

三維實時視覺化,飛船“近”在眼前

半島全媒體記者王麗平劉金震

0。1毫秒內快速將資料“翻譯”成直觀畫面,實時再現空間在軌航天器的執行狀態,地面控制人員可以據此快速作出決策……10月15日,記者從青島理工大學複雜網路與視覺化研究所瞭解到,航天視覺化團隊自主研發的深空探測三維實時視覺化技術,再次披掛上陣應用到神舟十三號發射任務中。據介紹,該項技術久經檢驗已經非常成熟,可將航天器拉近到地面控制人員眼前,實時精準展示飛行器的執行軌道、姿態以及位置等資訊,成為執行任務時重要的輔助系統。

“我們團隊研製的深空探測實時三維視覺化系統,相當於為我們觀測太空中的飛船狀態提供了一個‘上帝視角’。”青島理工大學複雜網路與視覺化研究所郭陽博士介紹,“這套系統能夠實時再現和監測在軌航天器的軌道、位置、狀態及其部件操作過程”。

航天器在太空飛行過程中會將位置、姿態等資料透過地面測控站傳回地面控制中心,每秒資料傳輸量達8G左右,並且都是原始的資料,資料傳輸需要時間,地面控制人員透過資料進行航天器狀態的判斷也需要時間。同時,飛船的執行速度高達每秒鐘8千米,可謂瞬息萬變,這對控制中心的資料及狀態分析和指揮決策提出了極高的要求。

“我們團隊研製的實時三維視覺化系統實時載入測控資料,在接收到測控資料的0。1毫秒內快速將資料‘翻譯’成直觀畫面,實時再現空間在軌航天器的執行狀態,地面控制人員可以據此快速作出決策。”郭陽說,如此一來,即使飛船相隔萬里,我們看到的也彷彿就在眼前。

深空探測三維實時視覺化技術完全依靠真實資料驅動,對海量測控資料進行實時精準解析,可以實時呈現飛船的執行軌道、姿態以及位置等資訊,彷彿將遠在太空的飛行器“拉近”眼前,實現航天器在飛行過程的三維實時視覺化,為地面控制人員的精準控制和決策提供依據。

據瞭解,複雜網路與視覺化研究所成立於2008年,截至目前,航天視覺化團隊參與執行近30次航空航天工程、探月工程以及深空探測工程任務,深空探測三維實時視覺化系統的可靠性不斷得到驗證,在任務中發揮關鍵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