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美國前總統的弟弟,定居深圳,娶河南妻子,不願回國,為啥?

2008年,貝拉克·侯賽因·奧巴馬當選第44任美國總統,這是美國曆史上第一位非洲裔總統。

一時間,各路媒體大顯神通,將奧巴馬家族及親屬盡數扒出。

奧巴馬共有七個異母兄弟姐妹,姑表姨表一大堆,遍佈幾大洲。

他也曾形容,自己的家庭好比“小型聯合國”。

這顯然成了當時的熱門話題。

其中,他的一個同父異母弟弟,就定居在中國深圳,還娶了河南籍妻子。

訊息一出,引起一波輿論的喧囂。

這個弟弟,名叫馬克·奧巴馬·狄善九,2002年來到深圳,目前事業有成,家庭幸福。

哥哥成為總統,馬克平靜的生活被打破。

他是美國前總統的弟弟,定居深圳,娶河南妻子,不願回國,為啥?

(馬克·奧巴馬·狄善九)

他說:

“我出生於肯亞,在美國迷失了自我,卻又在中國獲得重生。”

他出書自曝家族的家庭暴力,坦誠自己的心路歷程。

一路成長,救贖自己;打破枷鎖,跑了半個地球;完成蛻變,實現自己的夢想。

至今,他已在中國生活20年。

馬克為什麼來到深圳?他經歷了什麼?

我們一起來看看他的故事。

他是美國前總統的弟弟,定居深圳,娶河南妻子,不願回國,為啥?

經歷悲慘童年,逃離肯亞

馬克和哥哥小奧巴馬,對他們的父親老奧巴馬的態度截然不同。

這源於他們不同的童年生活。

1961年,小奧巴馬出生在美國的夏威夷州。

1965年,馬克出生在非洲肯亞的內羅畢。

雖說是兄弟倆,但在馬克23歲前,根本不知道有這個哥哥的存在。

這要從他們的父親老奧巴馬說起。

老奧巴馬出生於肯亞的一個獵戶家庭,父親是當地為數不多的會說英語的人之一。

老奧巴馬從小聰明好學,成績優異,並遺傳了父親敢於嘗試的冒險精神。

他被公派去美國夏威夷大學留學,成為了第一批留美的非洲人。

去美國之前,他已經娶妻生子,有了一兒一女。

到了夏威夷,他認識了白人女子鄧納姆。

但他隱瞞已婚實事,和鄧納姆陷入熱戀並結婚。

不久,鄧納姆生下了小奧巴馬。

當鄧納姆得知老奧巴馬隱婚的事實後,無法接受丈夫的欺騙,帶著僅2歲的小奧巴馬離開了他。

後來,老奧巴馬去哈佛深造,他很快又戀上了美國籍猶太女子露絲,一個正統美國白人女子。

他是美國前總統的弟弟,定居深圳,娶河南妻子,不願回國,為啥?

(老奧巴馬和露絲)

不得不說,老奧巴馬確實有個人魅力,聰明、有思想、有創新精神這些特質,深深地吸引了露絲。

露絲完全不介意老奧巴馬的兩次婚史,越過重重障礙,堅決地跟隨老奧巴馬回到了肯亞。

很快,露絲生下了馬克。

童年的馬克和小奧巴馬沒有任何交集。

小奧巴馬跟著母親鄧納姆在夏威夷生活,僅在10歲時見過父親一面。

他對父親老奧巴馬的印象,全靠母親灌輸。

值得一提的是,鄧納姆儘量維護兒子心中父親的形象。

小奧巴馬雖然沒有享受到父愛,母親又帶著他再嫁。

但在母親的悉心養育下,他受到了良好的教育,有著平靜而溫馨的童年。

但馬克就沒有那麼幸運了。

彼時,老奧巴馬在肯亞參政,但他的仕途並不順利,遭到政府排擠後,他被迫退出政壇。

原本脾氣暴躁的他,又開始酗酒。

曾經意氣風發的老奧巴馬不見了,取而代之的,是一個喝得爛醉的酒鬼;

酗酒後,老奧巴馬會家暴馬克和他的媽媽。

在馬克的童年記憶中,沒有父親的愛,只有父親酗酒後的恐懼和迎面而來的拳頭。

自己和媽媽被家暴的畫面,總是反反覆覆地出現在回憶中。

那種錐心的疼痛,成了馬克的噩夢。

漸漸地,他開始刻意地迴避“奧巴馬”這個姓氏,甚至都不願意在別人面前提起。

他是美國前總統的弟弟,定居深圳,娶河南妻子,不願回國,為啥?

(小時候的馬克和媽媽露絲)

露絲終於無法忍受這種悲慘的日子,她帶著馬克離開了老奧巴馬。

幾年後,露絲又在肯亞嫁了人,馬克的繼父名叫狄善九。

好在,繼父人品不錯,性格溫和,還給馬克買了鋼琴,教他彈琴。

在媽媽和繼父的陪伴下,馬克的性格完全不同於父親老奧巴馬。

但老奧巴馬的聰明,馬克不折不扣地遺傳到了。

他的學習成績很好。

然而,即使這樣,馬克的學校生活也並不如意。

當時,肯亞的種族歧視很嚴重。

因為馬克是白人和黑人混血兒,他常常遭受孤立和欺凌。

被同學侮辱、辱罵是常事,他又過上了提心吊膽的生活。

多虧馬克有一個好繼父,在繼父的周全呵護下,馬克有驚無險地度過那段成長期。

起碼,他能安心地學習了。

除了溫情的媽媽和繼父,留在馬克記憶中的肯亞,給了他身體和精神上的雙重摺磨。

逃離肯亞,是他當時最大的心願。

他是美國前總統的弟弟,定居深圳,娶河南妻子,不願回國,為啥?

夢斷美國,輾轉自救

時光倏忽而過。

馬克實現了心願,他考入了美國布朗大學,終於離開了肯亞。

他是美國前總統的弟弟,定居深圳,娶河南妻子,不願回國,為啥?

(美國布朗大學一角)

彼時,他心中有一個夢。

他的童年創傷被治癒,周圍都是溫暖的目光;

他有幸福的家庭,滿意的事業;

他活得舒展,充滿希望。

事實上,當時在美國,馬克正熱情地享受著新生活。

他在布朗大學取得物理和數學雙學士學位。

接著,又在斯坦福大學取得物理學碩士學位,在埃默裡大學取得工商管理碩士學位。

馬克還和一個美國白人女孩談了一場轟轟烈烈的戀愛。

畢業後,馬克就職於朗訊,後來又到了北電網路公司。

童年家暴的陰影,隨著環境的改變,被馬克藏在了內心最深處。

但美國的種族歧視,跟肯亞相比,不見得能好到哪裡去。

在朗訊工作幾年後,馬克發現,不管自己多努力多優秀,都無法和白人同事有一樣的待遇;

在北電網路,他遭受到的歧視,比起朗訊,有過之而無不及。

馬克明白了,自己的非洲裔血統,在美國,同樣得不到平等對待。

從肯亞到美國,膚色成了他的“原罪”。

2001年9月11日,美國發生了震驚世界的“9·11事件”。

之後,美國經濟遭受重創,馬克的整個世界都變了。

已經有15年工作經驗的馬克,因為自己的膚色,被公司列入第一批裁員名單。

他失業了。

屋漏偏逢連夜雨,馬克的日本女友,因為三觀不合和經濟壓力,與他分手。

失為又失戀,馬克的人生跌落谷底,心情陷入前所未有的恐慌。

當時,他已經在美國買房買車,所有費用都還在分期還款中。

前路迷茫,馬克根本看不清未來的方向。

2001年底的一天,他從雜誌上看到一條訊息,中國雲南山區招聘支教人員。

對低迷的美國經濟感到失望的馬克,作為中美文化交流專案成員,來到中國。

“當時想,可能呆幾個月時間。”

但這個臨時決定,卻讓馬克迎來人生的最大轉折。

他是美國前總統的弟弟,定居深圳,娶河南妻子,不願回國,為啥?

留在深圳,遇見愛情

在雲南支教幾個月後,馬克來到深圳。

這一年,是2002年。

曾經,他腦子裡想象的中國畫面,是這樣的:

穿規定的服裝;

沒多少電影看;

會被警察盯梢,一不小心可能會進牢房。

可現實中的深圳,是這樣的:

高樓大廈鱗次櫛比;

建築工地塔吊林立;

年輕人都在努力地工作;

街上能看到許多高檔轎車;

進出商廈的人群裡,還能看到佛教徒。

一個開放、包容、多元的中國,倏然就在眼前。

他是美國前總統的弟弟,定居深圳,娶河南妻子,不願回國,為啥?

(2002年的深圳)

最讓馬克欣喜的是,這裡的人們友好、善良,笑容讓他溫暖;

他不懂漢語,又有著黑色面板,卻處處受到善待。

馬克想留在這裡試試看。

憑著15年的通訊工作經驗,他順利入職某大型通訊公司。

月薪8000元的工資,雖然讓他衣食無憂,但相對於每月4000美元的房貸車貸,卻只是杯水車薪。

是繼續留在這裡,還是顧全美國的房子另做選擇,他開始左右權衡。

最終,馬克決定留在深圳。

他停止了在美國還房貸,任由房子被處置。

沒有了這份經濟壓力,馬克一身輕鬆。

他迴歸做慈善的初心,也加快了融入這個城市的步伐。

他從通訊公司辭職,成立了自己的企業管理諮詢公司。

他是美國前總統的弟弟,定居深圳,娶河南妻子,不願回國,為啥?

(馬克做義工期間)

工作之餘,馬克定期去深圳孤兒院做義工,教授孩子們鋼琴和英語。

同時,他也在努力提高漢語水平。

他有一個專用筆記本,仔細記錄了要學習的拼音、漢字,和自己認為很好的詞句。

他還留心觀察,逢機會便學習中國風俗和文化。

喝茶、體驗茶道,成為他的新愛好。

一天,他在一間茶室品茶,旁邊還擺著那本筆記本,他邊喝茶,邊學習漢語。

窗邊走過一位女孩,女孩不經意地一轉頭,兩個人四目相接。

只此一眼,馬克就有了心動的感覺。

女孩溫柔、嫻靜,長髮飄飄,宛如畫中走出的女子。

他是美國前總統的弟弟,定居深圳,娶河南妻子,不願回國,為啥?

(馬克和劉雪華)

她叫劉雪華,河南女孩,在這間茶室打工。

此後,馬克常常來茶室找雪華練習漢語,還帶著她去孤兒院做義工。

雪華被馬克的善良和風趣打動,

隨著交流越來越多,兩人日久生情,談起了戀愛。

他是美國前總統的弟弟,定居深圳,娶河南妻子,不願回國,為啥?

安家深圳,投身慈善

但兩人的交往,遭到雪華父母的強烈反對。

他們無論如何都想不通,年輕漂亮的女兒,怎麼會喜歡上一個年紀大、黑面板的外國人。

一是怕女兒受騙,畢竟外國人和我們的觀念不一樣,誰知道他和女兒相處是不是認真的?

二是如果兩人真心相愛,萬一將來女兒跟著他出國。往後老兩口想見女兒,可就沒那麼容易了。

“這個閨女我算白養了! ”

他是美國前總統的弟弟,定居深圳,娶河南妻子,不願回國,為啥?

(馬克參加活動)

奈何,沒有什麼能阻擋相愛的人。甚至有時候,越阻擋,愛情的魔力越強。

但愛情的火苗再旺盛,如果得不到親情的滋養,那始終是個遺憾。

於是,馬克細細追究雪華父母反對的原因。

待弄清原委後,他對症下藥,直接給二老吃了一顆定心丸。

他很鄭重地向雪華父母承諾,他們會把家安在中國,絕對不會離開兩位老人。

這一招,簡直是藥到病除,雪華的父母終於欣慰地接納了馬克。

2008年,對馬克來說,是難忘的一年。

這一年,他和雪華步入婚姻殿堂。

這一年,汶川大地震,中國舉國捐款賑災。

人們的仁愛和善舉讓馬克深受觸動,他也加入了捐贈的行列。

這一年,他的哥哥小奧巴馬入主白宮,成為了第44任美國總統。

也是從那時起,馬克平靜的生活,掀起了波瀾。

作為美國總統的弟弟,馬克成了新聞人物。

媒體爭相湧來採訪他,想從他身上挖點與眾不同的爆料;

企業想利用他的流量賺錢,紛紛邀請他做廣告;

為了找到他,有人甚至到他常去的孤兒院蹲點守候。

一向生活低調,性格平和的馬克,難得地保持置身事外的心態,淡淡地看著這場喧囂。

面對突然而至的成名,他需要堅守住自己的初心。

他儘量少去公眾場合,甚至暫停了去孤兒院做義工。

當時,他已經在那家孤兒院教孩子們彈琴6年。

孤兒院的老師說,很少有人能像馬克這麼堅持,而且他還很認真。

他是美國前總統的弟弟,定居深圳,娶河南妻子,不願回國,為啥?

(馬克和孩子們合影)

緣何如此,他講了自己在孤兒院經歷的一件事。

有一次,他見到一個小男孩。

看到孩子可愛的模樣,想到自己小時候的經歷,馬克用手輕輕撫摸男孩,那是一種沒辦法表達出來的愛的傳遞。

男孩沒有驚慌,握住了他的手,盯著他的眼睛。

那一刻,他從男孩的眼睛裡,讀出了一種東西。

那是一種與膚色無關,與國籍無關,很純粹的善良、愛意。

馬克覺得,在這種給予和感受中,自己也被救贖。

馬克信奉聖雄甘地的一句話:“發現自己的最佳方法,莫過於為他人服務而忘卻自我。”

音樂、鋼琴,曾經給了馬克溫暖和夢想。

馬克將它們送給孤兒院的孩子們,激發他們的自信,與他們一起尋找實現夢想的勇氣。

多年來,他一直在募集錢款和鋼琴,堅持著這份慈善事業。

成為新聞人物後,馬克盡己所能,利用自己的影響力,邀請國內外藝術家進行慈善演出,發展慈善事業。

2008年,馬克被聘為“殘疾人奧運會形象大使”;

這一年,他還被深圳義工聯聘為“義工形象大使”,獲得了“五星級義工”榮譽稱號。

中國,已經成為馬克的第二故鄉。

他是美國前總統的弟弟,定居深圳,娶河南妻子,不願回國,為啥?

自我救贖,放過自己

2009年1月,美國前總統奧巴馬訪華,馬克夫婦在北京見到了哥哥。

他是美國前總統的弟弟,定居深圳,娶河南妻子,不願回國,為啥?

(馬克夫婦和哥哥小奧巴馬)

短暫的會面結束後,馬克給哥哥寫了一封郵件,他推心置腹地向哥哥訴說自己的心聲。

其實,這已經是他們的第N次會面了。

馬克清楚地記得,1988年的夏天,在肯亞,他和哥哥第一次見面。

針對他們共同的父親,兩兄弟間有過兩次談話。

哥哥來尋根,渴望還原“偉大”的貝拉克·侯賽因·奧巴馬一世。

但馬克卻對這個名字諱莫如深,在他的記憶裡,那是家暴的代名詞,意味著痛苦。

馬克甚至跟哥哥說,6年前父親車禍喪生。

自己一點也不傷心,反而感覺是一種解脫。

那一次,兄弟倆的談話沉悶、格格不入。

後來在美國,兄弟兩人又見過幾次面,但一談到父親,照樣不歡而散。

但哥哥成為了總統,這讓馬克重新審視自己的“心結”。

“奧巴馬”曾帶給自己傷害,多年來,自己一直刻意逃避,卻又耿耿於懷;

但哥哥正視家族的過往,並將家族發揚光大,給了這個姓氏榮耀。

他在郵件裡說到:

“我在許多年裡都未採用奧巴馬這個父姓,它是我早年悲慘生活的記憶的一部分,你改變了我的這一做法。

你使我為這一父姓感到驕傲,並激勵了我追溯往昔歲月……

哥哥,你讓我重新打開了面對世界的心靈。”

他是美國前總統的弟弟,定居深圳,娶河南妻子,不願回國,為啥?

(馬克和哥哥小奧巴馬)

他終於放過了自己。

這份救贖,讓他精神富足,曾經迷失的他,獲得了重生。

他是美國前總統的弟弟,定居深圳,娶河南妻子,不願回國,為啥?

家庭幸福,事業成功

哥哥曾邀請馬克回國,但馬克婉拒了。

他覺得,在中國,有他想過的生活。

對他來說,這裡沒有種族歧視,對外國人友好、善待,沒有什麼比這個更觸動自己了。

如今,他的諮詢公司發展得很好,他是個成功的商人。

他和雪華結婚十多年了,他喜歡燒菜,會幫著雪華幹家務。

兩個人一起打理公司,一起做義工,一起到孤兒院去教孩子彈琴。

馬克說,他將婚姻看得很神聖。

“來中國最大的收穫,就是遇見了雪華。”

雪華對他的體貼,對父母的牽掛,以及做慈善過程中的所見所感,都讓馬克感受到中國人對家庭的珍視。

以前,馬克很少和親戚們聯絡。

但來到中國後,他跟家人打電話、發郵件的次數多了,他的心變得柔軟了。

在雪華的幫助下,馬克的漢語讀寫水平已經達到“七級”。

他對中國古典文學頗有興趣,通讀《紅樓夢》、《道德經》,還讀中國近現代小說和學術作品。

馬克的漢字行草也讓人驚豔。

他是美國前總統的弟弟,定居深圳,娶河南妻子,不願回國,為啥?

(愛好中國文化的馬克)

馬克最喜歡李商隱的詩,那種唯美浪漫的詞句,讓馬克愛不釋手。

馬克還將李商隱的詩翻譯成英文,放在了自己的部落格上 。

多年勤耕不輟,馬克的身份已是作家和鋼琴家。

他完成了《從內羅畢到深圳》、《多元文化:認識我自己的漫漫長路》、《非洲觀察和其他隨筆》、《走出肯亞:一個人和一個家族的奮鬥》等幾本書;

出版過三張鋼琴CD。

做慈善,是馬克來到中國的初心。

2013年,他成立了以自己名字命名的基金會。

至今為止,他向不同地區的孤兒和貧困兒童捐款上百萬美元。

在中國、非洲、美國建立了多個慈善專案,已幫助超過6000多名學生。

他是美國前總統的弟弟,定居深圳,娶河南妻子,不願回國,為啥?

小結

馬克·奧巴馬·狄善九有不幸的童年,但慶幸的是,他完成了自我救贖;

他不放棄希望,努力、擔當,終獲事業、愛情雙豐收;

他心懷慈善,盡己之力,以藝術和慈善,給孤兒以大愛。

生在非洲,努力求生存;

夢斷美國,不放棄自己;

在中國,他獲得重生,實現了夢想。

他有重返美國的機會,有更多官場、生意場的可能。

但面對誘惑,他不再迷失,知道自己的人生該怎麼去走。

他是美國前總統的弟弟,定居深圳,娶河南妻子,不願回國,為啥?

(馬克)

從受傷、自卑的小男孩,成長為自信、有成就、有擔當的人。

一路走來,馬克·奧巴馬·狄善九給了我們這樣一個啟示:

一個人,即使有不幸的童年,也可以自我救贖;原生家庭不幸的人,照樣可以有夢想。

只要不放棄希望,總會越過低谷,迎來轉機;

唯有自己努力,才能尋找到幸福,不負人生。

對馬克·奧巴馬·狄善九,你怎麼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