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子推“割股啖君”:重耳即位論功封賞為什麼獨忘了他

介子推“割股啖君”:重耳即位論功封賞為什麼獨忘了他

驪姬之亂後,重耳帶領一群忠實的小夥伴歷經十九個春秋,一行人經過“九九八十一難”由秦軍護送來到了黃河,過了河就是晉國,國內有內應,回國就是即位了,終於即將取得真經。

黃河岸邊,舅父

犯對重耳說:“我跟隨您周遊天下,犯的過錯太多了,請讓我現在離開吧。”重耳發誓道:“如果我不與您同心開事,請河伯見證!”還把隨身帶的玉璧丟到河裡。

這時候介子推也在同一條船中,笑著說:“是上天在保佑天公子,可你卻認為是自己的功勞,還來向君王邀賞,真是太丟人了,我怎麼能和這樣的人一起共事呢。”過了河,介子推

從此

隱居,再不出山。

介子推“割股啖君”:重耳即位論功封賞為什麼獨忘了他

重耳即位是為晉文公,文公推行善政,對百姓施以恩德,國人都擁護文公,文公論功行賞,凡是跟隨他逃亡的人和有功的大臣,功大的封給城邑,功小的封給爵位,卻獨忘了介子推。

對於在自己最絕望的時候,餓得快昏死過去的時候,介子推割自己大腿上的肉給重耳吃,讓自己度過危機,這是天大的功勞,重耳怎麼能忘記呢?是真的忘記了嗎?還是故意忽略?

有可能是真的忘記了,因為介子推在過江前就隱退了,文公即位的時候不在身邊,而介子推也沒來邀功,一時沒想到也不是不可能。恰逢周襄王弟弟

子帶

發難,襄王逃到鄭國派人向晉國求救,晉國剛剛穩定,重耳想救又擔心國內發生戰亂,所以給忙忘了也是有可能的。

還有兩種可能是故意給忘了:

1 一個割掉自己大腿上的肉救你的人,你願意天天看到他嗎?時時刻刻提醒自己要是沒有他我就餓死了,哪有今天之幸福生活,我想一般人都不願意,這樣的事情只能是早點忘掉,所以文公願意忘記他。

介子推“割股啖君”:重耳即位論功封賞為什麼獨忘了他

2 跟隨重耳的小夥伴們也都願意重耳忘記介子推,逃亡路上,重耳餓得奄奄一息,只有介子推舍已救了重耳,所以大家對重耳是心服外加嫉妒,這時候論功說介子推的功勞最大,應該也沒人敢反對,正好重耳忘記了介子推,大家應該是不亦樂乎,於是乎都睜隻眼閉隻眼,就誰也不提醒了。

可是後來介子推的隨從把這件事給捅了出來,《史記》記載:

介子推從者憐之,乃懸書宮門曰:“龍欲上天,五蛇為輔。龍已升雲,四蛇各入其宇,一蛇獨怨,終不見處所。

話說得很明白,文公不得不出現了:

文公出,見其書,曰:“此介子推也。吾方憂王室,未圖其功。”

派人找吧,不能讓天下人說他重耳是忘恩負義之人,既然找了就驚天動地的找,讓天下人都知道重耳沒有忘記同甘共苦的小夥伴。

介子推帶老母親逃到綿

上山

,隱藏起來。文公派人把綿

上山

圍了起來,放火燒山逼介子推出來,介子推抱著老母親依靠一棵大柳樹燒死也不與文公見面。

介子推“割股啖君”:重耳即位論功封賞為什麼獨忘了他

文公痛心疾首,把綿

上山

改名介山,這一天禁火寒食,在山上修祠立廟以紀念介子推之忠臣之志,這就是寒食節的來歷。

而介子推對於文公忘了自己心裡是有芥蒂的,如果一開始文公就封賞他,他肯定不會做出這麼極端的事情,帶著老母親躲到山上去。好歹自己丟下母親跟隨文公十九年逃亡在外,最後竟被人忽略,換作是誰心裡也不是滋味,沒有怨氣是不可能的。

當時母親曾勸過介子推:“你為什麼不去跟文公要求賞賜呢,死了怨誰?”介子推說:“主公能夠即位,是上天在保佑晉國,而那此人(指跟隨文逃亡的人)卻以為是他們的功勞,我很鄙視他們怎麼能去和他們這此人為伍呢。”

後來文公來請還不出山是因為既然心中有怨,就索性賭氣堅持己見,憑著介子推的個性,在重耳大功即將告成時隱退,這時候不出來就不奇怪了。

想了解更多精彩內容,快來關注吳姐讀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