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下追韓信,疑點重重,這會不會是蕭何自導自演的一出“假戲”?

自仗劍跟隨項梁之後,韓信仍然是個籍籍無名的人。

項梁敗後,韓信跟著項羽,幾次想要有所表現,向項羽獻策卻沒有得到採納。於是,他離開項羽,入蜀而歸漢,開啟了人生的重要新局。

韓信對漢沒有了留戀,於是悄悄離開

漢元年四月,劉邦到漢中就國,韓信大概就是那些“楚與諸侯之慕從者數萬人”中的一人。

韓信加入漢陣營後,依然沒有受到重用。他先是擔任“連敖”,沒想到還因坐法當斬,幸賴滕公夏侯嬰“奇其言,狀其貌”而加以釋放。

夏侯嬰向劉邦推薦韓信,劉邦大概對過去無甚功績的韓信沒有什麼興趣,仍只讓他擔任非要職的“治粟都尉”。和韓信交談過的蕭何,也覺得韓信是個人才,或許也曾承諾向漢王舉薦韓信。

月下追韓信,疑點重重,這會不會是蕭何自導自演的一出“假戲”?

韓信劇照

後來韓信自己猜想,蕭何等人大概也已多次向劉邦引薦過他了,結果過了如此之久都沒有召見他的意思,也沒有進一步授予他更能一展長才的職位,看來劉邦仍不是值得依託的君王。

韓信自認他的軍事天分根本無處發揮;再加上當時漢之將士遠赴漢中後,因水土不服或是思鄉思親,道亡歸者眾多,甚至“諸將行道亡者數十人”——擔任將領的尚且逃亡了數十人,其餘各層級士兵更是不知有多少。

韓信可能也感染了這股風潮,所以對漢也沒有了留戀,於是,帶著失望的心情悄悄離開了。

韓信大概沒有想過,自己還會重回漢營

韓信離開之前,因緣際會,曾跟當時已任漢王丞相的蕭何說過幾次話。蕭何也如同滕公夏侯嬰一般,對眼前的韓信嘖嘖稱奇,對他的印象多有改觀。

大凡我們在生活中對一個人的談吐、見識與能力,經由朝夕相處過後,多少能予以一定程度的評價判斷,既然夏侯嬰與蕭何都對韓信“奇之”,顯然這個剛從敵軍陣營投靠而來,且位居微職的韓信,已深刻地引起了漢陣營的注意。

月下追韓信,疑點重重,這會不會是蕭何自導自演的一出“假戲”?

韓信劇照

有趣的是,韓信在漢營不過才短短几個月,卻能迅速受到同事與上級的賞識,並且最後還登壇拜為大將,率大軍東出為劉邦爭天下,可謂一夕之間“麻雀變鳳凰”。

相較先前,韓信在楚營多年仍默默無聞,不但毫無同僚舉薦,甚至數度以策干擾項羽也不得用。

可見,楚漢兩陣營的用人風氣與模式大相徑庭,或許也可從側面輔證最終的“漢勝楚敗”已是必然。

韓信黯然離開漢營,與其他因為“歌思、東歸、亡去”的諸將之心情,自是大不相同的。他是對於環境感到失望,因為他尚未找到揮灑自己才華的空間。

他大概也從來沒有想過,自己有朝一日還會重回漢陣營,並開始塑造他“發光發熱”的歷史。

月下追韓信,疑點重重,這會不會是蕭何自導自演的一出“假戲”?

韓信劇照

蕭何的“獨”

歷史的轉折就是這麼奇妙,若此時的韓信沒有被蕭何追回,不知他是否會因為投靠其他諸侯陣營受到重用,而為秦滅後的楚漢時代建立新局?還是終其一生汲汲營營,到頭來仍舊黯然寂寞地度過平凡人生?

“何聞信亡,不及以聞,自追之。”

沒有稟報漢王,蕭何就自行去追韓信,可見他的確認為韓信是個可堪大任的人才,而絕非一般亡去的平庸將士,才會追得如此匆忙。

蕭何的獨具慧眼,使得他幾次做了令人意想不到或與眾不同的事,包括初時“高祖以吏繇咸陽,吏皆送奉錢三,何獨以五”;劉邦軍入秦後,“何獨先入收秦丞相御史律令圖書藏之”。

這兩次的“獨”,正可顯示蕭何做事具有獨到的眼光,他更在劉邦成功建立漢朝後被立為首功,其榮耀絲毫不遜於馳騁沙場的諸將。

月下追韓信,疑點重重,這會不會是蕭何自導自演的一出“假戲”?

蕭何劇照

蕭何“月下追韓信”,疑點重重

蕭何花了一兩天時間將韓信追回,後世的平劇裡遂演變為“蕭何月下追韓信”,倒是為這段歷史增添了傳奇性;正因史載蕭何消失了一兩天,所以“連夜追趕”的想象,似乎也是合理的。

只不過,漢王劉邦對蕭何的不告而別異常氣憤 ,且不願相信蕭何竟會為一個籍籍無名的韓信而大費周章。

人有言上曰:“丞相何亡。”上大怒……

何來謁上,上且怒且喜,罵何……

上覆罵曰:“諸將亡者以十數,公無所追;追信,詐也。”

——《史記·淮陰侯列傳》

丞相蕭何在此正式且大力地向劉邦推薦韓信。韓信的命運從此改變,歷史的軌道也在此處轉折。

然而,其中卻也存在一些糾結,值得進一步探究。

月下追韓信,疑點重重,這會不會是蕭何自導自演的一出“假戲”?

劉邦劇照

韓信的亡去,是部隊陣前逃亡,若遭執回,免不了被治以重罪。倘若韓信真是有意逃亡離開,想必一定得連夜奔波,甚至是改行小路躲避追緝,怎麼蕭何來回只花一兩天,就輕易地找到韓信,並將其追回?

蕭何雖自述離開去追韓信,可是原本連劉邦都產生信心動搖了,會不會蕭何自身因其他理由,而有亡去的可能?

蕭何未向上級報告就擅自行動去追韓信,這對行事一向穩健的蕭何來說,會不會太冒險了點?

為漢追回韓信若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任務,蕭何有何必要不告而別,連交代下屬稟告劉邦都省略了?

如是看來,看似稀鬆平常的記載,竟也有一些討論的空間。

月下追韓信,疑點重重,這會不會是蕭何自導自演的一出“假戲”?

蕭何劇照

玲瓏說

在玲瓏看來,不能完全排除蕭何有亡去的可能。

蕭何在亡去的艱難路途中,改變心意回漢營,期間因遇韓信而一同攜回,謀於將來立功績或作為託辭;甚至所謂韓信亡去與蕭何追信,都是一場假戲,目的在於藉此事件提升劉邦的注意。

這些想法純屬猜測,沒有充足的證據,可是有這些想法的原因在於——蕭何極力推薦將韓信拜為大將,不免誇張了些。

他力陳“至如信者,國士無雙……欲爭天下,非信無所與計事者”,幾乎等於是說:如果劉邦沒有韓信,那麼,一切爭天下的行為都是“無用功”。

月下追韓信,疑點重重,這會不會是蕭何自導自演的一出“假戲”?

蕭何劇照

或許蕭何的確有識人之明,然而,他如此斬釘截鐵地為人背書,他日韓信若無大功,恐怕蕭何也得揹負“舉薦失當”之責。

能不能說,蕭何此舉猶如孤注一擲、放手一搏,藉著大力推薦韓信,來轉移自己亡去的過失,或是安排一出自導自演的假戲,來刺激劉邦重用韓信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