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跡前的愛因斯坦:失業兩年,8份兼職為生

發跡前的愛因斯坦:失業兩年,8份兼職為生

在奇蹟年來臨之前,他還是個乾飯都成問題的失業者。

通常來說,一個人在接連吃灰以後,會陷入自我懷疑的怪圈,但愛因斯坦不這樣想,屢屢被捶以後,他仍然認為,哪位教授要是顧他當助手算是撿到寶了。

對於他這種想法,歐洲教授們用實際行動表達了他們的看法:

沒一個人理他。

愛因斯坦在母校吃閉門羹後,跟現在海投簡歷找工作一樣,開始在全歐洲學術圈撒網,給能想起來名字的所有教授寫求職信。

從穿褲衩投到穿棉褲,沒收到過一封回信,後來他附上自己的論文,甚至把回信的郵費都付了,結果沒什麼兩樣。

最後,赫爾曼實在看不下去,親自給萊比錫大學的奧斯特瓦爾德寫了一封信,然而,奇蹟並沒有發生。

為了乾飯,愛因斯坦最多的時候身兼八份家教,也不肯隨隨便便找個工作,因為他清楚地知道自己將來要做什麼:

將就可以,但得看什麼事兒。

最終,大學時期非常欣賞愛因斯坦的同學格羅斯曼向他伸出了援助之手,幫他在伯爾尼的瑞士專利局找到一個職位。

“你的熱心和慈悲使我深受感動,這種品質使你沒有忘記你不幸的朋友……”

畢業兩年後,愛因斯坦終於得救了。

專利局看似與他的初衷不符,但放眼他的整個人生,專利局是他迎來奇蹟之年的最佳跳板。

奇蹟之年,在科學史上,在愛因斯坦之前,配得上這個詞的人有且僅有一人:

牛頓,牛爵爺。

之所以叫奇蹟,實在是沒有任何詞兒能形容出他們有多了不起。

在奇蹟之年,彷彿是看在人類在科學上苦苦追尋幾世紀卻收穫寥寥的份上,上帝出於同情心一股腦告訴人類很多自己的秘密,來告慰在科學這條路上前赴後繼的追尋者們。

科學史就是人類發現史,整個科學史就像貪吃蛇遊戲一樣,由一個個的星星點點連線而成,奇蹟之年就是比較大的那坨,就像吃掉會讓蛇快速變粗變長一樣,每個奇蹟之年都會讓人類向前邁一大步。

1666年,23歲的牛頓為了躲避劍橋的瘟疫,隱居在伍爾索普鄉下,在此期間他發明了微積分,對光譜進行了分析,還提出了萬有引力定律。

這麼說吧,上面任何一條單拎出來,都能讓他獲得諾貝爾獎。

時隔200多年後,同樣的情況再次發生了,牛爵士的經典物理學大廈開始出現裂痕,肇事者就是:

曾經磚都沒得搬的失業者——

阿爾伯特·愛因斯坦。

1905年,這個奇蹟之年來臨之前,愛因斯坦已經寫了5篇論文了,結果我們已經知道了,就是這些論文連個教職都幫他撈到。

相比他的論文,可能失業這件事知道的人更多。

剛剛習慣有磚可以搬的生活,並掌握了一定的摸魚技巧,結婚沒滿兩年,寫過幾篇沒幾個人知道的論文。

看著這麼有懷才不遇潛質的人,要說他明年創造奇蹟,估計誰都不信。

就算你在大街上碰見愛因斯坦,拉著他的胳膊跟他說:嘿,你知道嗎?你就是下一個牛爵爺。

他本人也會覺得你是個神經病。

但他的確做到了,不是靠運氣,不是靠悶頭做實驗,而是靠不怕得罪人的勇氣,是靠非凡的想象力。

下面就是見證奇蹟的時刻,如果覺得枯燥,可以直接跳過。

首先是量子力學,量子力學是研究物質世界微觀粒子運動規律的物理學分支。

現在的量子力學是在舊量子論基礎上發展起來的,舊量子論包括普朗克的量子假說,愛因斯坦的光量子理論和玻爾的原子理論。

光量子理論就是奇蹟之年愛因斯坦的第一篇論文,這篇論文使人們對光本質的認識跳躍了一大步,重新引入光的微粒說,提出光是由離散的粒子或能量包構成的。

量子並不是愛因斯坦提出的,而是普朗克提出來的,在普大爺看來,量子只是用來解釋光在與物質發生關係是如何被吸收和發射的。

普大爺始終不肯承認,量子竟然就是光的物理實在之一。即使愛因斯坦這篇論文都發表八年了,他仍然覺得愛因斯坦很過分。

相比提出相對論的更出名的最後一篇論文,光量子理論在物理學上的革命性一點都不遜色,愛因斯坦是當之無愧的量子力學奠基人,他獲得的唯一一個諾貝爾獎就是光電效應的研究。

不過,這個諾貝爾獎是背後有個很大誤會,這個後面再說。

光量子論文發表後,可把愛專利員牛逼壞了,這請他入職的還不得把門檻都給踢平了?不說柏林這樣的名校,撈個普通院校的教授噹噹總不過分吧?

然而,根本沒人鳥他,愛因斯坦只能在專利局繼續幹苦哈哈的工作。

無論是得罪普朗克的光量子的物理實在,還是用光量子解釋了光電效應,可以說,愛因斯坦乾的都是出力不討好的事兒。

原因是他的理論太激進。

有些人為了反對愛因斯坦而反對,有些人因為愛因斯坦是猶太人而反對。

無數歷史先例告訴我們,正確的新生事物按是按不住的,

愛因斯坦註定是個後勁兒十足的發現者。

話是這樣說,但愛因斯坦想要獲得教職,畢竟還是得靠這些人的舉薦。

接下來,愛因斯坦的研究方向明顯慫了,光量子理論完成後,僅僅用了一個月,愛因斯坦就完成了關於分子大小的論文。

這篇關於阿伏伽德羅常數的論文依賴於經典的流體力學,對那些保守的教授來說,看上去就舒服多了。

義大利科學家阿伏伽德羅提出了一個假說(後來被證明是正確的),即任何等體積的氣體在同一溫度和壓強下的分子數都相同。

但是分子的數量是多少就不得而知了,後來為了紀念阿伏伽德羅的發現,將一摩爾氣體在標準溫度和壓強下的分子數稱為阿伏伽德羅常數。

即使今天也沒有辦法精準測定分子的數量,本來這是個研究氣體的活兒,愛因斯坦獨闢蹊徑,透過液體計算出了分子的大小和數量,得到了阿伏伽德羅常數,後面經過多次修正後,得出6。56×1023

這已經是個非常理想的數字的了。

這篇論文知名度雖然不如其他的高,甚至阿伏伽德羅常數的百度百科裡都沒有記上愛因斯坦一筆,但卻是愛因斯坦被引用次數最多,也最實用的論文之一。

我們房子用的水泥,早餐吃的奶製品,生病用的氣霧劑都得益於這種發現。

看上去距離我們很遠的學術,無時無刻不在造福我們的生活。

這,或許才是人類發現和創新的真正意義。

愛因斯坦沒猜錯,這篇實用性很強的論文的確讓很多人知道了他,這下聘書總該滿天飛了吧?然而並沒有。

沒辦法,道路是曲折的,前途是光明的,愛因斯坦還是繼續撅腚幹吧。

很快,不到兩週的時間,愛因斯坦把經典熱力學捅了個窟窿。

這篇論文證明了不可見粒子(原子、分子)的物理實在,順手解釋了困擾物理界一個世紀的布朗運動現象。

1828年,蘇格蘭植物學家羅伯特·布朗透過高倍顯微鏡觀察到,水中的小花粉顆粒在來回不規則地擺動搖晃,這一現象就被命名為布朗運動。

水中的小花粉顆粒為什麼擺動?各路科學家給出了不同的解釋,微小水流?光的照射?小花粉心情不好……

愛因斯坦剛出生的時候,氣體行為的分子運動論興起,有人比葫蘆畫瓢,用分子來解釋布朗運動,得出的結論是:

對分子來說,實在動不了小花粉這個大塊頭。

愛因斯坦這篇論文就是來說明,比小花粉小一萬倍的分子,是如何讓小花粉瑟瑟發抖的:如果小花粉在一瞬間,受到四面八方數千個分子撞擊,可能就會興奮得蹦蹦跳跳。

他利用關於黏性和擴散率的理論知識,精確地推算出了小花粉在一分鐘之內的位移,並說明了位移取決於花粉顆粒的大小和水溫。

因為愛因斯坦本人更擅長理論,而不是實驗,他說了一句後面還要說很多次的話:

我們希望有研究者不久就會成功地解決這裡提出的問題。

沒過多久,德國的實驗物理學家用強大的顯微鏡,證實了愛因斯坦的預言,這讓當時的物理學界不得不相信分子和原子的實在性。

就這樣,愛因斯坦把經典熱力學也捅了個窟窿。

但他遠沒有停下的打算,有一個想法在他腦子裡醞釀了十年之久,在他跟老師幹仗的時候,在他痴迷米列娃的時候,在他身兼八分兼職的時候,這個想法始終在他的頭頂盤旋。

它就像種在土地裡的種子一樣,現在,就在這一刻,終於要破土而出了。

持續更新中,往期可檢視完整【愛因斯坦系列】

我是馬七萬,下回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