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的6種使用者研究方法,讓你更上一層樓

不管是我們日常工作中,還是閒暇娛樂之餘,我們所面對使用的產品,無不是經過層層疊疊的選擇留下的結果。有時候,不禁會思考一個問題,這些產品除了佔用市場的先機之外,是不是還有其他什麼因素,讓我們欲罷不能呢?

這個點也許就是我們作為體驗設計師需要追求的本質因素:我們不僅需要明白“使用者想要怎樣的產品”,同時需要了解“使用者看起來想要什麼樣的產品”,以及搞懂“使用者其實想要什麼樣的產品”之間的區別。也許這就是提升我們作為體驗設計師思考深度的切入點。

使用者研究方法概況

使用者研究對於體驗設計而言非常重要,它適用於體驗設計過程的各個環節,從前期的需求分析,到後續設計驗證與評估,甚至到上線後資料驗證都需要與使用者進行緊密的聯絡。具體適用情況如下圖所示:

常用的6種使用者研究方法,讓你更上一層樓

那麼對於所面向的使用者,該如何去與他們進行溝通呢?其實只要是面向的自然人,無外乎一個人與人之間的相處之道。行為、心理、環境這三要素必不可少。這其中,又需要考慮好心理學範疇的內容、福格行為模型以及上癮模型的影響。

當然最重要的就是設計師需要始終保持一顆同理心與開放的心態,有時候使用者反饋的答案與我們的提問方式息息相關,面對產品問題的判斷只在我們準備的方向是否正確。更為關鍵的是如何挖掘好使用者的核心訴求。

方向有很多,我們可以從行為、心理態度以及可度量的型別上進行一定的劃分:

常用的6種使用者研究方法,讓你更上一層樓

依據上圖所示的方向,本文僅來了解一下常用的幾種使用者研究方法(作者基本都實際參與過)。

01

問卷法

常用的6種使用者研究方法,讓你更上一層樓

問卷法是在產品體驗設計中用的最多方法之一,它是透過問題發放與使用者填答的方式,蒐集大範圍內的目標使用者的心理、行為、態度等資料,再透過資料統計分析把資料轉化為設計決策點的一種方法。

常用的6種使用者研究方法,讓你更上一層樓

設計問卷,首先要明確問卷法的目標及適用範圍。從目標制訂、方案設計、樣本回收、資料統計分析到最後的結果輸出,每個環節都需要嚴格把關。

舉個例子:如在研究開始時需要明確目標,

確定哪些是問卷法可以解決的問題

,比如研究使用者對打車軟體的使用習慣時,應該把

什麼樣的使用者列入調查範圍

?打車軟體的範圍包含 哪些?僅限於計程車還是可順便載客的家用車?等等。

在問卷設定階段,

要考慮問卷結構、問題設定的一般原則,控制問卷的長度等

。但限於文章等目的,本文僅說明方法型別,並不具體展開細節。後續依據設計體系圖譜進行相應細節說明。

02

使用者畫像法

常用的6種使用者研究方法,讓你更上一層樓

明確理解使用者“為什麼這麼做及可以做什麼”是產品體驗設計的關鍵所在。

對使用者的理解或者洞察,是建立在深入分析目標使用者的基礎上的。有了對目標使用者的瞭解與結論後,可以逐步提煉使用者的需求,並開始設計產品。

但是在實際的專案設計過程中,對使用者的大部分理解,特別是針對體驗設計師而言,主要來源會僅限至於產品或業務方的說明,以至於經常會在產品原型產出後再次修改設計方案乃至整個產品方向。基於這種情況,很多時候就會浪費公司部分資源利用效率。

為何會有這種對使用者理解的遺失?主要可歸因為產品使用者是複雜多樣的,在整個設計開發過程中沒有一個具體的、強有力的形式來表達目標使用者,決策者與設計師很容易按照自己的想法來設計產品或服務。

這種閉門造車的方法或許會導致設計師忘記目標使用者的雛形。因此,一個可信的、易於理解的使用者畫像需要貫穿在開發流程中,它應該 是一個鮮明的形象,就像生活中的某個人,我們可以透過與他建立關係來理解和分析使用者需求。

Pruitt & Adlan提出過人物角色週期的概念(Persona Lifecycle),他們認為設計人物角色應該遵從與人類的出生和生長相似的5個階段:計劃、構思與孕育、誕生與成熟、成年、終生成就與退休,簡單來說就是

使用者的生命週期

。如下圖所示:

常用的6種使用者研究方法,讓你更上一層樓

alan。Cooper則更關注設計,認為應該有一個明確的目標來建立使用者畫像。Cooper強調透過理解使用者的目標和動機,探索使用情景並從使用者研究中的資料中獲取靈感,轉化成產品思路。對於此,我更傾向於Cooper的觀點。使用者畫像的需要以設計目標來定義,進而為設計目標服務的。

03

使用者訪談法

常用的6種使用者研究方法,讓你更上一層樓

與問卷法不同,使用者訪談是設計師透過與使用者面對面、電話等方式進行的溝通。用提問交流的方式瞭解被訪談使用產品的過程、使用感受、品牌印象、個體經歷等,同時能夠獲取使用者的潛在需求。訪談法一般在調查物件較少的情況下使用,一般時長3天/2人力(測試使用者5-8人),可以與問卷法、可用性測試法結合使用。

通常訪談者會根據研究目的(獲取使用者對現有產品的評價,獲取產品使用情景的相關資訊;瞭解使用者潛在需求及其他更深層次的資訊),事先準備一些問題或者交流的方向。根據不同的目的,訪談又可以分為結構式、半結構式和完全開放式訪談。具體可看下圖:

常用的6種使用者研究方法,讓你更上一層樓

結構式訪談:訪談員丟擲事先準備好的問題讓被訪者回答。為了達到最好的效果,訪談員必須有一個很清晰的目標,提出的問題也需要經過仔細推敲和打磨。

半結構式訪談:半結構式訪談融合了結構式訪談和完全開放式訪談的兩種形式,也涵蓋了固定式的和開放式的問題。為了保持研究的一致性,訪談員需要有一個基本的提綱作為指導, 以便讓每一場訪談都可以契合主題。

完全開放式訪談:訪談員和被訪者就某個主題展開深入討論。由於形式與回答的內容都是不固定的,所以被訪者可以根據自己的想法進行全面回答或者簡短回答。但需要注意的是,訪談 人員心中要有一個訪談計劃和目標,儘量讓談話圍繞著主題進行。

04

焦點小組法

常用的6種使用者研究方法,讓你更上一層樓

焦點小組是指從目標使用者中抽取一定數量的使用者組成使用者樣本,再依據樣本資訊推斷總體特徵的一種調查方法。依據群動力學原理,一個焦點小組應由6~8人組成,在一名專業的主持人的引導下,以一種無結構或半結構的形式,對某一主題或觀念進行深入討論,從而獲取相關問題的一些創造性見解。

焦點小組特別適用於探索性研究,通過了解使用者的態度、行為、習慣、需求等,為產品 收集創意、啟發思路。

焦點小組討論的參加者是產品的典型使用者。在進行活動時,可以按事先定好的步驟討論,也可以撇開步驟自由討論,但前提是要有一個討論主題。使用這種方法對主持人的經驗及專業技能要求很高,需要把握好小組討論的節奏,激發思維,處理一些突發情況等。

tips:

主持人需及時避免“意見領袖”的出現(當有領導層存在時,建議事先明確討論方向)

保持公平開放式的對話,避免過激評論他人意見帶來的負面影響

05

可用性測試法

常用的6種使用者研究方法,讓你更上一層樓

可用性測試是指讓目標使用者操作測試產品的觸點資料來完成目標任務,以獲得使用者的行為習慣、看法、表情變化,發現產品中可能存在問題的方法。

在典型的可用性測試中,使用者研究員會根據測試目標設計一系列操作任務,透過測試5~10名使用者完成這些任務的過程來觀察使用者實際如何使用產品,尤其是發現這些使用者遇到的問題及原因,並最終達成測試目標。在測試完成後,使用者研究員會針對問題所在,提出改進的建議。可用性測試的階段、目的及觸點資料如下圖:

常用的6種使用者研究方法,讓你更上一層樓

透過可用性測試能儘可能早地發現問題,透過改進問題提高使用者的滿意度、忠誠度,降低使用者使用的成本,此外可用性測試的實施成本低、易操作,因此被廣泛採用。在可用性測試中也有訪談,但與後面介紹的使用者訪談不同的是,可用性測試是先觀察使用者的操作,再透過訪談得到測試中問題的答案,重點關注現象背後的原因。

06

資料分析法

常用的6種使用者研究方法,讓你更上一層樓

資料分析是用適當的統計分析方法對收集來的大量資料進行分析,將它們加以彙總、理解並消化,以求最大化地開發資料的功能,發揮資料的作用,是為了提取有用資訊和形成結論而對資料加以詳細研究和概括總結的過程。

資料分析是設計師瞭解使用者使用行為及習慣的最有效的常用途徑之一。常用的資料分析維度主要包括日常資料分析、使用者行為分析、產品效率分析等。資料能直觀反映出使用者是從哪裡來、來做什麼、停留在哪裡、從哪裡離開的。

常用的6種使用者研究方法,讓你更上一層樓

(1)日常資料分析主要包括:總流量、內容、時段、來源去向、趨勢分析等,透過日常資料分析,可以快速掌握產品的總體狀況,對資料波動能夠及時做出反饋及應對。

(2)使用者行為分析可以從:使用者忠誠度、訪問頻率、使用者黏性等方面入手,如瀏覽深度分析、新使用者分析、回訪使用者分析、流失率等。

(3)產品效率分析主要針對具體頁面產品、功能、設計等維度的使用者使用情況進行,常用指標包括:點選率、點選使用者率、點選黏性、點選分佈等。

部分使用者研究方法的描述以及定義

https://www。uisdc。com/tencent-user-research-method

常用的6種使用者研究方法,讓你更上一層樓

包郵 使用者至上:使用者研究方法與實踐(原書第2版) 計算機與網際網路 |5654148

¥

49。5

京東

購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