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悲傷的8000個理由嗎?提高情緒顆粒度,讓自己活得更舒服

你知道悲傷的8000個理由嗎?提高情緒顆粒度,讓自己活得更舒服

一,辨認自己的情緒,你需要適當的“情緒的顆粒度”

悲傷的8000個理由?!這聽起來真的好誇張!但是我要告訴你的是:8000這個數字並不是一個概數,而是一個真實存在的準確數字。

原來有一個德國人,名叫約翰·凱尼格(John Koenig)。他發現在生活當中,有很多情緒非常模糊,是很難用準確的詞語表達出來的。於是,他就請朋友們詳細敘述了關於悲傷的各種感受,然後由他總結成詞。最終,約翰·凱尼格花了7年的時間,完成了一本獨特的書,叫《悲傷的詞典》。

他的這一行為讓更多的人發現並且開始關注情緒的豐富性。於是,又有人仿照《悲傷詞典》,收集了一些平常難以形容的快樂,總結變成新的詞彙。

你知道悲傷的8000個理由嗎?提高情緒顆粒度,讓自己活得更舒服

我們來隨便挑選幾個看一下:

關於悲傷的:

Rollover Reaction:你本來對某一個人懷抱著美好的印象,可是忽然這種美好被打破了。Sonder:我們把自己想象成世界的主角,但現實是你在其他人的故事中只能是個配角。Anecdoche:大家都在熱烈地交談,你也想要參與,卻沒有人要聽你說。

關於快樂的:

Mutluscence:在你忙完了一堆事,耗盡精力後窩進椅子裡的那種寧靜感。

Photophescence:那張你都不記得的驚豔照片,無意中看到它的一瞬間,當時的回憶全部湧上心頭。

Polydexury:得知有某個人與你擁有相似的經歷後獲得的安慰。

怎麼樣?這些感受是不是如此熟悉?是啊,因為你也曾經歷過,想表達時卻感到詞窮。

你知道悲傷的8000個理由嗎?提高情緒顆粒度,讓自己活得更舒服

7年,8000個詞彙。一定有人要問了:這麼做的意義是什麼呢?

約翰凱尼格表示,曾經有人對他說:謝謝你讓我能有合適的詞語來表達自己的感受,這讓我感覺不再那麼孤單了。

這就是《悲傷詞典》的意義,它讓人們有了情感共鳴,不再孤單,同時它也讓人們擁有了更強的辨認情緒的能力。

這個能力被心理學家取了個名字,叫做“情緒的顆粒度”。

那些“神經很大條”的人通常就是情緒顆粒度比較粗大的人,而情緒顆粒度細膩的人則比較善於辨別不同的情緒。比如當一個人哭了,情緒顆粒度大的人可能就會簡單地將它判斷為難過,而情緒顆粒度細膩的人卻能進一步區分這是感動、委屈,還是絕望,並根據不同的情況,給予不同的迴應。

一個晚歸的孩子到家後,看到的是母親憤怒,可其實這憤怒中還混雜著擔心、害怕,甚至懊惱。一個父親拿到不及格的試卷,只看到了孩子表現出來的漫不經心,可其實這漫不經心之下隱藏著的還有沮喪、愧疚和挫敗感。

作為普通人,我們當然無需明辨那8000種悲傷。但提升情緒顆粒度,準確辨認出情緒的細節無疑是高情商的第一條件。

你知道悲傷的8000個理由嗎?提高情緒顆粒度,讓自己活得更舒服

二,平復自己的情緒,你需要恰當的迴應

情商高的人之所以能讓人感到舒服,除了能夠辨認情緒之外,最重要的是迴應。

現實生活中常常發生這樣的情況,妻子向丈夫講述了工作中發生的不快,表達了自己的委屈和不滿,丈夫卻對妻子說:“你就不應該這麼做。”然後直接開始批評妻子錯在哪裡。通常之後的結果總是不歡而散,甚至激烈爭吵。為什麼?

很簡單,雖然丈夫講得有理,但此時他卻忽略了妻子的需求。沒有人會在情緒低落時想要聽別人的批評,哪怕你是對的。一個滿懷委屈和鬱悶的人最需要的是發洩,其次是理解和安慰。因此如果丈夫在這個時候能夠首先表達對妻子的理解,等到妻子情緒平復之後,再提出自己的建議,通常就會是一個愉快的交談了。

你知道悲傷的8000個理由嗎?提高情緒顆粒度,讓自己活得更舒服

可有時就算對方知道你的需求,同樣有迴應不當的風險。

我有個朋友向我講了他自己的一個笑話——

在他上小學的時候,有一次無意間聽到同學貶損他的長相。原話是:“夠15個人看半個月的”,實話說這話可真夠損的!所以當時他很受打擊,原本自卑的他更封閉自己了。有一天,他終於鼓起勇氣告訴了自己的姨媽,希望得到精神上的撫慰。誰知姨媽竟然充滿愛意地對他說:“好啦孩子,別太在意。反正咱長得本來也不好看……”他聽了這話,心裡更鬱悶了。姨媽後面說的啥,他一句也沒聽進去。

原本是去尋求安慰的,一不留神竟然被神補刀。

如今多年以後,我的朋友自是不再掛懷,還把它拿出來當笑話講。但在難過的當下,姨媽的表現真是讓人哭笑不得。

你知道悲傷的8000個理由嗎?提高情緒顆粒度,讓自己活得更舒服

三,讓自己活得舒服,你需要“情緒日記”

既然尋求慰藉如此之難,那麼向外求不如向內求。所以,現在我就為大家介紹一個好用的小工具,它不但能幫你提高情緒顆粒度,同時也能夠幫你體察各種情緒的真正需求。

這個工具就是:

寫情緒日記。

說是日記,但其實並不需要每天寫。你只要記錄下重大的情緒經歷就好。可問題來了,在情緒的巨大波動下,怎麼可能做記錄呢?那就在發生之後儘快記錄,但一定要記錄。原因除了上面講到的,還有一點也很重要,那就是如果事隔太久,你的記憶往往會把事實扭曲和誇大,這可能會讓你的感受變得更差。

情緒日記主要包括三個方面:

第一是時間,地點,人物。

這個很好理解,不必多說。

第二是記錄事情的經過和你的感受。

儘量避免用詞太籠統,越詳細越好。不要只說“難過”、“生氣”,而是要詳細地描述。就算你不能用適合的詞來表達,也可以用句子記錄。

這樣做的好處有兩點:

一個是

傾訴

透過日記來傾訴永遠都不用為沒有聽眾而發愁。很多人都有這樣的經驗,把讓自己不舒服的事情寫下來之後,內心往往就平靜了許多。

另一個是

發現自己的雷區

俗話說:“當著瘸子不說短話,當著禿子不談頭髮”。與人交談,有一些禁區最好不要觸碰。可除了顯而易見的情況外,通常我們並不知道這所謂的禁區在哪,甚至我們連自己的禁區在哪都不清楚。

情緒日記可以幫你發現這些禁區,一個人如何能真正瞭解什麼事令自己難過,什麼事令自己快樂,就更容易舒服和快樂。

你知道悲傷的8000個理由嗎?提高情緒顆粒度,讓自己活得更舒服

第三,寫下你此刻的情感需求。

這一點非常重要,原因可以透過前面的笑話來體會。別人常常不知道你的需求,或者知道了無法恰當地表達。沒有人比你更知道自己想要什麼,把它寫下來。

一定會有人覺得這樣太麻煩,太婆媽。

可是,我們前面已經說過了,你之所以不舒服,往往是因為對待自己太過粗糙。那種“別想太多”的壓抑,“過一陣就好了”的應付並不能真正化解難過的情緒。

你知道悲傷的8000個理由嗎?提高情緒顆粒度,讓自己活得更舒服

為了讓自己舒服,為了成為一個情商高的人,這一切都是值得的。從今天起,請建立起你的“情緒日記”。

—— 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