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家為何能超過儒家,成為戰國第一門派?一文理清墨子十大思想!

在戰國的哲學江湖上,老子、孔子和墨子,是真正稱得上開山立派的大哲學家。

老子創立的道家學派,以“清靜無為道法自然”為價值觀;孔子創立了儒家學派,提倡“仁者愛人”,強調道德修煉“內聖外王”的價值觀;而墨子則創立了墨家學派,以“兼相愛,交相利”的人生旨歸。

墨家為何能超過儒家,成為戰國第一門派?一文理清墨子十大思想!

墨子曾經是儒家弟子,因不滿儒家的禮樂制度和厚葬等理念,離開儒家創立了墨家學派,其影響力在短時間內急劇提升,一躍成為戰國時期最有影響力的學派,與道家弟子楊朱創立的楊朱學派並駕齊驅,成為當時的顯學。

墨家為何能在諸子百家爭鳴中脫穎而出?主要原因是墨子的哲學符合社會底層人們的需求,墨子所描繪的平等友愛的理想社會;他所推崇的“兼君”“兼士”的理想人格,說出了他們的心聲。墨子有雄辯之才,還有強大的社會動員能力,是當時的“網紅”哲學家。他甚至將海量的粉絲轉化成為一個具有嚴明紀律性的準政治性組織——墨家學派,墨子是墨家學派的首任“鉅子”,是名副其實的“黑老大”,後世的遊俠、替天行道的農民起義,均源於此。

老子做過周朝的圖書館館長,孔子在魯國曾任國代理宰相,他們都是上層社會的代言人。而墨子只是一個普通人,有人說他是是被臉上刻字的囚犯,也有人說他是技巧高超的工匠發明家,而根據墨子自己的說法,他是“農與工肆之人”,是農民與手工業者的代表。

墨子的哲學思想具有嚴明的邏輯體系,他的觀點一共有十條,分別是:尚賢、尚同、節用、節葬、非樂、非命、尊天、事鬼、兼愛和非攻。這些學說看似十分龐雜,實際上貫穿了一條邏輯主線——利益。墨子是非常現實的功利主義者,他觀察世界的標準是有用,只要有利於天下的就提倡,反之就反對。

第一是兼愛。墨子反對孔子的愛有差等的思想,他主張毫無分別地愛天下每一個人,把別人的親人當成自己的親人,把別人的國家當成自己的國家,平等地不求回報地去愛別人。墨子說,“愛人者,人必從而愛之,利人者,人必從而利之”,愛能夠給人帶來好處,如同別人結婚你隨禮,等你結婚時候你就能加倍收回投資,這就是人類的投桃報李的感恩心理。

那麼如何才能讓人都去愛別人呢?墨子提出了以上率下的“尚同”思想。墨子說,“天下之百姓皆上同於天子”,天下百姓都要聽天子的話,天子讓我們愛誰我們就愛誰,對天子要絕對服從。從這個意義上來說,墨子的尚同與法家沒有區別,都是絕對專制主義思想。

墨家為何能超過儒家,成為戰國第一門派?一文理清墨子十大思想!

天子的權力也需要監督,否則就沒有了制衡的力量。既然人間百姓要絕對服從天子,那麼誰來制衡天子呢?墨子提出了“尊天”理論。上天是有意志的,可以明辨人間的善惡,上天的善就是“兼相愛“,不善就是“不愛”,人間天子必須服從上天的意志,否則就會受到懲罰。除了上天,墨子還提出了“事鬼”,把鬼神搬出來作為權力的另一種制衡模式。因為“舉頭三尺皆神明”,人們只要相信鬼神的力量,就有有敬畏之心,就不敢做壞事,所以“尊天”與“事鬼”是墨子用來制衡天子、嚇唬貪官汙吏的一種工具罷了。

墨子的節用、節葬、非樂等理論,同樣具有鮮明的功利主義色彩。節用就是開源節流,提倡簡樸節約的生活,這有利於社會發展;儒家提倡的厚葬守孝三年的繁雜儀式,不僅浪費金錢,更浪費時間,最重要的是,守孝三年期間不準有夫妻生活,不利於人口的增長;儒家的禮樂制度,造成財富的巨大浪費。在墨子看來,敲敲打打唱歌跳舞產生不了社會財富,所以也在反對之列。

“非命”是墨子的重要思想。儒家把命運當成一種無可奈何的力量,但墨子認為,人如果相信一切都是命中註定,那麼就沒有奮鬥的力量,社會將充斥著懶惰和無所事事的人,這無疑會對社會產生不利影響。墨子的“非命”理論,強調個人的努力,體現了昂揚向上人生觀和積極入世的人生精神。

墨家為何能超過儒家,成為戰國第一門派?一文理清墨子十大思想!

最後是“非攻”思想。墨子是堅定的和平主義者,他為了維護和平,制止不義戰爭,帶領弟子作為死士,“捐軀赴國難,視死忽如歸“,誓死保衛弱小國家。他的想法很樸素,因為戰爭導致土地荒蕪人口減少,同樣不利於社會發展,因此他強烈反對不義戰爭,哪怕付出生命也在所不辭。

由此我們可以為墨子龐雜的思想,總結成三個部分,畫出一條主線。三個部分是:以功利為目的的兼愛理想;以尚同為主的專制傾向;以尊天、事鬼為主的宗教意識。而一條主線是“交相利”,兼愛、尚同、尚賢、節用、節葬、非樂與非命等理論,都是為社會人生謀取公利的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