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酒配鋼刀,殺人如切糕”,歷史上真正的劊子手到底是怎樣的?

“黃酒配鋼刀,殺人如切糕”,歷史上真正的劊子手到底是怎樣的?

劊子手這個職業,早已經隨著時間的流逝消失在歷史的長河中了。

而在封建王朝,甚至是在民國,那些使刀用槍給人行刑的人,總會覺得自己在能賺到遠超常人的薪俸和灰色收入外,還付出了更多看不到的成本,例如說所謂的“陰德”。像是“劊子手殺人超過一百人,必然會斷子絕孫”的傳言流傳很廣。不難看出,旁人在羨慕劊子手豐厚的收入的同時,不到走投無路了,是不會選擇去做劊子手的。

“黃酒配鋼刀,殺人如切糕”,歷史上真正的劊子手到底是怎樣的?

劊子手也是有不同的分類的。有的像莫言的《檀香刑》裡,善於將人放在削尖的柱子上緩慢痛苦地殺死的,也有那種專門給人凌遲三千六百刀的。但是上述的這些“高階”劊子手十分稀少,在歷史上更多的是那種“刀起頭落”式的,在這裡主要討論的也是一種常見的。

作為封建王朝“維持綱常法紀”的殺人利刃,劊子手究竟是怎樣的?

“黃酒配鋼刀,殺人如切糕”,歷史上真正的劊子手到底是怎樣的?

按照影視劇裡的形象,劊子手大概都是包著紅色頭巾、披著紅色坎肩的大漢,如果行刑的時候天氣不是那麼冷,大機率這劊子手會露出裡面茂密的胸毛,而且他們不是滿臉疤痕橫肉,就是身材壯碩無比。一般是站在囚犯旁邊,手臂裡靠著一把雪亮的刀,砍人之前還要十分有儀式感地往這刀上噴上一兩口酒水,正所謂“黃酒配鋼刀,殺人如切糕”。

這些印象有幾個是靠譜的?

“黃酒配鋼刀,殺人如切糕”,歷史上真正的劊子手到底是怎樣的?

劊子手那一身彪悍的身材大概只是刻板印象。與普通人相同,劊子手也是各種身材都有。而且劊子手更多是一個技術活,並不是一定要膀大腰圓才能砍斷人的脖子。相反,光有蠻力反而是做不好這個工作。類比一個不恰當的例子,在菜市場看賣豬肉的屠夫剁骨頭,就知道骨頭是有多麼硬了。

“黃酒配鋼刀,殺人如切糕”,歷史上真正的劊子手到底是怎樣的?

所以想要又快又準地把人頭砍掉,就要避免讓刀直接砍在犯人的頸骨上,而是砍在頸骨間的縫隙上,這樣才可以手起刀落,讓犯人也能死得沒有那麼痛苦。這也是劊子手需要家族傳承或者師徒傳授的原因。許多世代做這行的,培養接班人時,在他們小時候就開始從殺鳥雀之類的小動物,一直練到殺羊殺豬,都是在慢慢地培養殺人的膽量。

“黃酒配鋼刀,殺人如切糕”,歷史上真正的劊子手到底是怎樣的?

為了能夠精準地砍好頭,見習劊子手必須從小練習刀法。考核是否透過的方法是這樣的:在冬瓜上畫一條線,刀手能夠一刀砍過去後,冬瓜能沿著那條線分開,這就算是入了門;另一個考核標準是,點一根線香,一刀砍過去,只要點燃的部分被砍去,線頭下面的部分不折斷。做到這兩樣,劊子手在技巧上就算是出師了。

“黃酒配鋼刀,殺人如切糕”,歷史上真正的劊子手到底是怎樣的?

劊子手的工作並不頻繁。某縣的劊子手往往由縣裡的某個膽大有勢力的屠夫兼任。在許多知縣那裡真正能夠被判斬首的人,一年也沒有幾個。一方面是因為皇權不下鄉,地主、族長、幫會的私刑十分氾濫,一個子虛烏有的類似“不守婦道”的罪名,就可能讓一名稍稍喜歡打扮的婦女直接在鄉下被浸豬籠處死,根本不會“麻煩”到知縣老爺;至於得罪了縣太爺的,也不用直接判處死刑來報復,直接放在站籠裡站死,重打水火棍打死,放進縣衙大牢裡病死、餓死都可以。

“黃酒配鋼刀,殺人如切糕”,歷史上真正的劊子手到底是怎樣的?

另一方面正式被判處死刑的人少,更是因為封建統治者的虛偽本質,搞“慎邢”(謹慎地使用刑罰)的那一套表面工程,全國各地的死刑執行權都收歸中央,由大理寺或者皇帝親自“勾決”。為了避免判決麻煩,也是為了表明自己所管轄之地是政通人和的,知縣、知府這樣有判決死刑的權力的官員也很少上報死刑。

“黃酒配鋼刀,殺人如切糕”,歷史上真正的劊子手到底是怎樣的?

而只有這些被拒絕並秋後問斬的人,才能“有幸”體驗被劊子手砍頭的“排場”。所以在真實的歷史中,許多縣城裡並不需要劊子手頻繁工作,甚至是幾年都碰不到劊子手出場。劊子手之所以穿紅色,不是為了體現他們的職業有多喜慶,恰好相反,身穿紅色是在主要原因還是劊子手覺得自己砍頭的行為是在殺人,是在損陰德,故那一身紅色,更多的是為了辟邪。

“黃酒配鋼刀,殺人如切糕”,歷史上真正的劊子手到底是怎樣的?

至於劊子手的“雪亮鋼刀”,那就有點扯了。劊子手會透過許多方式向“老天”證明,殺人的不是他這個“工具人”,而是他手中的刀。在這種心理建設下,劊子手的整個職業生涯甚至可能直接一把刀用到退休,而且從來不會去擦拭、打磨。在這樣的前提下,可以想象出那把刀上沾上許多鮮紅的血跡後、又漸漸乾涸後留下的黑色,是不可能那麼鋥光瓦亮、閃閃發光的。

“黃酒配鋼刀,殺人如切糕”,歷史上真正的劊子手到底是怎樣的?

劊子手的收入還是蠻高的。除了朝廷給的“出場費”十分不菲外,劊子手是可以“透過自己的技術”來賺錢的。前面說過,劊子手可以一刀砍斷脖子,能大大減輕犯人的痛苦。如果在砍頭之前,再給犯人喝點酒或者別的什麼藥物,讓他在砍頭時迷迷糊糊的,那麼就死得更輕鬆了。但這些“服務”都是收費的,如果犯人家屬不夠“知情識趣”,沒有塞夠銀子,劊子手就會將痛苦加到犯人身上了。

“黃酒配鋼刀,殺人如切糕”,歷史上真正的劊子手到底是怎樣的?

故意砍在犯人的頸骨上,一刀刀慢慢去砍犯人的脖子,直到犯人失血、斷氣了,才一刀砍下脖子。這麼幹幾次後,“例行”的銀子就會成了慣例了。至於像魯迅的《藥》裡那樣售賣人血饅頭,也不過常規的“業務拓展”。

“黃酒配鋼刀,殺人如切糕”,歷史上真正的劊子手到底是怎樣的?

劊子手不過是舊社會里統治階級的幹髒活“黑手套”罷了。他們將自己殺人的罪孽推脫到殺人的刀身上,恰如舊的統治者,將殺人的罪孽推給劊子手,好像這樣自己就不是悲劇的源泉了一樣。

“黃酒配鋼刀,殺人如切糕”,歷史上真正的劊子手到底是怎樣的?

這與日本人辯解自己在侵略戰爭裡只是無辜的執行人,邏輯不是很吻合麼?就連他們那種“匠人精神”,也和劊子手世代精研殺人術、還能搞出一套自圓其說的禮儀的行為,有著異曲同工之妙。

“黃酒配鋼刀,殺人如切糕”,歷史上真正的劊子手到底是怎樣的?

“黃酒配鋼刀,殺人如切糕”,歷史上真正的劊子手到底是怎樣的?

劊子手這一早已消失的職業,真實形象真如影視作品裡刻畫的嗎?

想了解更多精彩內容,快來關注鍾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