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3歲阿姨突發“頭痛欲裂”就醫卻要切除右腎?

文/圖 羊城派記者 王俊 通訊員 江東根 鄭天心

近日,深圳市民蘇阿姨正在廚房切菜時,突然感覺一陣暈眩,接著腦袋開始跟著脈搏突突的痛起來。起初,蘇阿姨不是很在意,她以為是年紀大了有些小毛病也正常,哪想到這次頭痛,斷斷續續持續了一週。兩天後,頭痛欲裂的蘇阿姨終於在女兒的陪同下,到中山七院心血管中心就診。一檢查,血壓竟高達221/116mmHg,心率102次?/分。

經過降壓治療,蘇阿姨的血壓控制穩定,進一步B超檢查發現,蘇阿姨右腎竟長有一顆巨大的鹿角形結石,這次“頭痛欲裂”就是它惹的禍!鹿角形結石又稱鑄型結石,是腎臟內的一種特殊形狀的結石,由於它長得像鹿角,又像是水泥在腎臟裡澆鑄一樣,因此得名。腎臟內原本的尿液通路全部被結石填滿。之後,心血管中心與泌尿外科進行了會診,蘇阿姨轉入泌尿外科進一步檢查,最終發現蘇阿姨同時合併有泌尿系感染、腎結石與泌尿系梗阻。原來,蘇阿姨患有先天性右腎動脈狹窄,右腎血液供給不足導致右腎萎縮,引起代謝功能受損,形成結石,結石不斷增大,日積月累形成“鑄型結石”。

53歲阿姨突發“頭痛欲裂”就醫卻要切除右腎?

患者右腎動脈狹窄

由於右腎動脈狹窄,蘇阿姨右腎萎縮,右腎功能已經嚴重受損,保留右腎有復發高血壓、結石及感染的風險。同時,腎臟具有很強的代償功能,如果左腎長期保持健康,患者將來的生活不會受到影響。為了避免雙腎都受損,經過慎重考慮,蘇阿姨最終下定決心選擇切除萎縮的右腎。手術非常順利,蘇阿姨術後恢復很好,血壓也迴歸到115/70mmHg。

醫生提醒,腎動脈狹窄引起的高血壓臨床表現與原發性高血壓相似,但如果有以下情況要警惕:病史短,病情發展快;原有較長期高血壓,突然加重;腹部或腰部疼痛或損傷後血壓急劇升高(提示腎動脈栓塞或腎動脈夾層動脈瘤);一般抗高血壓藥物效果不滿意。腎血管性高血壓如果能夠早期解除腎動脈狹窄,則血壓可以恢復正常。而到了晚期即使解除血管狹窄,血壓也很難再降至正常,因此對腎血管性高血壓強調早期診斷,早期治療。

圖片 | 王俊

責編 | 吳彤 實習生 鄭文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