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 | “以史為鑑”與“面向未來”

讀書 | “以史為鑑”與“面向未來”

《必需的遺忘與不容推卸的記憶》

[德]克里斯蒂安·邁耶 著

蕭律語 譯

文化發展出版社出版

1874年,尼采出版了《歷史的用途與濫用》一書。這部著作探討了歷史對於個人、社會與民族的必要性,但又告誡說,“歷史感”超越一定限度,也就成了“過量的歷史”,便會產生反噬作用。因此尼采主張:“我們必須知道什麼時候該遺忘,什麼時候該記憶,並本能地看到什麼時候該歷史地感覺,什麼時候該非歷史地感覺。這就是要請讀者來考慮的問題:對於一個人、一個社會和一個文化體系的健康而言,非歷史的感覺和歷史的感覺都是同樣必需的。”

歷史學家克里斯蒂安·邁耶的《必需的遺忘與不容推卸的記憶》便是聚焦於“記憶”與“遺忘”,討論兩者之間的辯證關係,併為人類如何處理好歷史、當下與未來的關係尋求恰當的座標。

作者從世界史的視角出發,回顧了歷史上的一系列重大事件,包括伯羅奔尼撒戰爭、愷撒被殺、猶太人出埃及、法國大革命、納粹種族滅絕、德國統一等,以及在事件過後,後人是如何處理相關歷史記憶的,從而揭示出“如果人類無法遺忘,也就無法與過去和敵人和解,從而陷入永久的混亂,如果對非人的暴行選擇完全遺忘,則又有可能重蹈覆轍”。也即,如何在“記憶”中“以史為鑑”,又如何在“遺忘”中“面向未來”,是人類社會必須認真對待的重要議題,必須審慎地平衡好兩者的關係。

縱觀近百年來的世界歷史,面對重大歷史事件,不同於雅典時代和歐洲中世紀選擇“遺忘”,如今人們更多地選擇“記憶”。一方面是科技文明高度發達的今天,人類之間的“叢林戰爭”造成的傷害遠甚從前,比如納粹的種族政策和盧安達大屠殺,造成了數百萬人的死亡,這已不是透過簡單的遺忘就可以實現和解與和平的問題了,而是人類必須要吸取教訓,深刻反思,避免此類歷史悲劇捲土重來。另一方面是當下傳媒資訊異常發達,尤其是網際網路的興起,“網際網路是有記憶的”,遺忘也就愈發不可能了。

關於“記憶”與“遺忘”,最近實踐比較成功的一個例子,是上世紀90年代南非的“真相與和解”運動。在南非廢除種族隔離制後,為了實現國家團結和社會和解,曼德拉政府透過立法建立了真相與和解委員會,負責調查種族隔離所造成的罪惡真相。該委員會沒有選擇紐倫堡大審判式的法律制裁,也沒有選擇掩蓋過去式的全民遺忘,而是制定了一系列可操作、能執行的具體規則,並以法律的形式固定下來。這些規則的核心就是“以真相換自由”:加害者坦誠全面地交代犯罪事實,從而透過法定程式被豁免刑事與民事責任。

這一選擇“記憶”的舉措取得良好成效,並被其他國家廣為效仿,用於解決難以處理的歷史遺留問題,從非洲的盧安達、獅子山、蘇丹,到美洲的阿根廷、巴西、智利、秘魯、哥倫比亞,再到亞洲的韓國、泰國、緬甸,許多國家都設立了與“真相與和解委員會”相類似的組織,以實現民族和解。

人類文明發展到了今天,歷史無法忘記,也不該忘記,沒有過去就難以擁有未來。但從另一個層面來講,人類選擇“記憶”最終還是為了“遺忘”,實現最終的和平與幸福,一種康德式的“永久和平”。但實現這一目標必須透過“記憶”的方式,也就是說,我們應該選擇的道路是為了遺忘的記憶,而非為了遺忘的遺忘。

作者:付 傑

編輯:蔣楚婷

*文匯獨家稿件,轉載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