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啥聽話、懂事的孩子都是別人家的?想讓自家娃變懂事可以這樣做

文 | 兩口育兒(原創文章,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孩子本應該是家長的貼心小棉襖,但是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不少家長開始抱怨:“我家孩子越大越不聽話”“我辛辛苦苦忙了一天,孩子連句貼心話都不跟我說,太傷心了”。

究竟是什麼原因造成了這種現象呢?難道真的僅僅是孩子不懂事嗎?

為啥聽話、懂事的孩子都是別人家的?想讓自家娃變懂事可以這樣做

前段時間網上看到一段影片,一個小男孩揹著書包快速跑到一個菜攤裡面,開始幫忙招呼客人。菜攤的主人是一個40來歲的婦女,這個小男孩應該是她兒子。

等好不容易忙完了,媽媽疲憊的坐在椅子睡著了,而這個小男孩就開始在菜攤的凳子上寫作業。作業寫完之後小男孩回頭看到媽媽滿臉是汗,便拿著扇子給媽媽扇風,希望媽媽可以睡得舒服些,自己卻是汗流浹背。

為啥聽話、懂事的孩子都是別人家的?想讓自家娃變懂事可以這樣做

街對面飯店的客人看到這個畫面,不禁拿起手機將其拍攝下來發到網上。很多家長看了之後都表示“實在是太感動了”“要是我的孩子也這麼懂事該有多好”。

由此可見,並不是現在的孩子都不懂事,而是懂事的孩子是需要培養的,家長們究竟該怎麼做呢?

懂得示弱

家長都想成為孩子心中無所不能的超人,但是其實每個人都有弱點,家長也有做不到的事情。如果一味的逞強,反而會讓孩子不能理解父母的困難只知道索取,所以家長要懂得適當的示弱。

為啥聽話、懂事的孩子都是別人家的?想讓自家娃變懂事可以這樣做

比如:

媽媽提東西累了可以讓孩子幫忙拿一下

家長不舒服可以讓孩子幫忙倒水。

從這些小事出發,表達對孩子的信賴與依靠,可以讓孩子更有擔當。

發現孩子的優點

家長應該善於發現孩子的優點,經常鼓勵孩子,

對孩子說“寶寶你真棒”

,家長還可以藉助第三方之口來表揚孩子。

相信家長都有這樣的感受,如果對孩子說“寶寶你做到真好”,那有可能孩子會按照父母的意願做的更好,

家長的鼓勵可以讓孩子們幹勁十足。

為啥聽話、懂事的孩子都是別人家的?想讓自家娃變懂事可以這樣做

如果孩子好心辦了壞事,家長也不要急於批評。

應該先感謝孩子的付出,因為孩子的出發點是善意的,這是需要肯定的。然後再告訴孩子到底是哪裡辦錯了,下次該怎麼做。這樣

既可以維護寶寶善良的內心,不打擊孩子的積極性

,也可以讓寶寶知道下次該怎麼做。

不急於批評

一味的批評只能使親子關係緊張,激發孩子的叛逆心。

例如:

孩子沉迷遊戲,家長看到了就開始批評孩子,甚至把手機摔壞,結果孩子大發脾氣,甚至要離家出走。

孩子生氣,家長也覺得委屈:“我辛辛苦苦供你上學,你不但不好好學習,玩遊戲說你幾句居然就離家出走,真是太不懂事了。”

家長在遇到這種情況時生氣是可以理解的,但是希望家長能夠先平復一下心情,

嘗試一下先制止孩子玩手機的行為,然後與孩子進行溝通。

為啥聽話、懂事的孩子都是別人家的?想讓自家娃變懂事可以這樣做

對於孩子而言,其實他們可能也知道不應該玩手機,甚至對此有愧疚感,覺得自己辜負了父母的苦心,但是他們

不能抵抗手機的誘惑。

家長換位思考一下,很多成年人都難以抵抗手機的誘惑,更何況是孩子呢?

在這種情況下,

如果家長一味的批評,只能讓孩子更加叛逆。

孩子知道自己錯了,想改正也不是一下子就能做到的,家長

應該幫助孩子一起共同努力解決這個問題

,而不是一味的批評孩子。

溝通

很多家長都知道應該與孩子溝通,但是該如何與孩子溝通呢?

首先,可以採取書信的方式。

很多家長

性格比較內斂,不善於表達感情

,這時候家長就

可以採取書信的方式

,將想和孩子說的話寫下來給孩子。這樣既可以與孩子及時溝通,同時信件也是可以儲存的,等過一段時間孩子再看到書信,就更能體會父母的良苦用心。

為啥聽話、懂事的孩子都是別人家的?想讓自家娃變懂事可以這樣做

其次,家長如果希望和孩子成為朋友

父母和孩子像朋友一樣溝通就是關鍵,在與孩子交流的過程中,

不要總是打斷孩子的話,不要認為他們的想法幼稚。

多聽孩子的想法,少些高高在上,多點換位思考,如果孩子感受到家長的平等與隨和,他們也會更願意與家長談心。

最後,溝通是兩個人的意見交流,從不是單方面的說教。

很多家長在和孩子交流的時候都是在說教,這隻會引起孩子的不滿,家長在聽了孩子的表達之後,

可以提供一些建設性的意見

,但不應該是要求孩子強制執行的。

【文章結語】

家長都希望孩子能懂事體貼,但其實孩子就像是一面鏡子,

反映的是家長的教育與培養。

如果家長可以溫柔的對待孩子,那孩子也將反饋於體貼;

如果家長脾氣暴躁,那孩子自然針鋒相對。

相信家長只要能用科學的方法培養孩子,充滿愛意的對待孩子,那每個孩子都能能成為父母的“貼身小棉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