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評 | 恆河沙數憶往事如煙,雪山巍峨觀滄海桑田

書評 | 恆河沙數憶往事如煙,雪山巍峨觀滄海桑田

《印度次大陸:文明五千年》[美]托馬斯·特勞特曼著  林玉菁譯 當代世界出版社 2021年4月版

無論是在中國還是在美國,市面上很多南亞史、印度史的學術讀物通常情況下顯得篇幅過長、論述生僻、內容瑣碎,如果是譯作則有時語言顯得並不是那麼通順流暢。本書作者為美國密歇根大學著名歷史學與人類學教授托馬斯。特勞特曼(Thomas Trautmann,1940~),他認為歷史學書籍的關鍵在於對細節的處理;在寫作當中,托馬斯教授給予印度早期歷史足夠的分量與重視,正如他個人在本書前言中所說:“我相信深遠的過往依舊存活於今日,他是瞭解當代也是尋求未來可行之道的寶貴資源。”

多數的印度通史留給印度早期歷史的篇幅不多,而著重於對印度近幾百年到獨立時期的歷史。這種比例不均的寫法會在一定程度上誤導一些背景知識並不豐富的讀者,會讓其產生印度早期的歷史僅僅是為印度近現代史做鋪墊的印象。但托馬斯教授的這本書定會讓你眼前一亮,他在本書當中對於印度早期歷史著墨豐富,使得本書無疑是一本能夠讓讀者迅速概覽印度歷史長河的有效性讀物。

在導言中,托馬斯教授認為印度文明歷史悠長、文化摧殘,對周邊區域產生了巨大的影響,正因為如此在進行與印度相關的研究之前有必要對一些模稜兩可的術語和概念進行釐清,而印度、印度人和印度文明的含義就具有這樣的特徵。一直以來在人文社會科學當中所提倡的歸納法雖然為人類理解世界做出了巨大的貢獻,但不免在某種程度上因為忽略客觀世界的複雜性而歪曲了世界。對於涉及印度、印度人和印度文明這一類概念,若認為能夠客觀、完美概括其全貌實屬不切實際,因而在從事對於印度相關的研究時必須時刻謹記其真實性、複雜性和不可完全描述的特性。

在第二章和第三章當中,托馬斯教授花了兩章的篇幅對印度早期文明進行了簡述。作為農業發達的早期文明,河流對於印度文明形態的塑造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恆河與印度河兩大河流沖積形成的廣闊的平原地區橫亙在今天的印度北部、巴基斯坦和孟加拉國境內,印度次大陸的主要人口其滋養生活在沿河地區。但同時,我們不難發現早期諸如摩亨佐。達羅(Mohenjo Daro)和哈拉帕(Harappa)等南亞聚落文明並非誕生在更為溫潤的恆河與布拉馬普特拉河流域,而是出現在更為乾燥的印度河流域。在印度河中上游的旁遮普地區,青藏高原的冰川雪水補給終年不斷使得地勢平坦的該地區擁有發達的灌溉系統,從而造就了旁遮普(Punjab)在整個次大陸最為發達的農業;在印度河下游的信德(Sindh)地區,雖然因年均降水量低而極度乾燥,但印度河無從預知的泛濫期也為這裡帶來了沿河的富饒沃土。而托馬斯教師同時也提到,印度河流域的早期文明的字母系統至今仍無法解讀,這無疑阻礙了對印度河文明更加深入的認知。而作為印度教主要宗教經典文獻的吠陀(Vedas,???),則能在某種層度上向後人透視出其後來到印度次大陸的雅利安人豐富多元的精神生活。

順著時間的主線,托馬斯教授將印度古典文明的形成和印度文明與世界的互動的詮釋放在了第四章到第八章中,流暢的筆觸將紛繁複雜的史實娓娓道來。吠陀文明在恆河上游地區產生後逐漸向其它地區傳播,尤其是同處恆河流域的恆河中下游地區,在這一時期裡越是遠離恆河上游地區那麼吠陀文明對其的影響力就並沒有那麼強烈。大約從公元前六世紀開始,恆河中游的比哈爾地區逐漸出現了諸如摩揭陀國(Magadha,???)這樣國力強大的國家,佛教和耆那教等有別於傳統吠陀經典的定義的宗教相繼出現,顯示出吠陀文明在向恆河中下游地區傳播的過程中出現的明顯張力。恆河中下游地區興起的武士階層建立了王權,並打破了剎帝利武士階層需要仰婆羅門鼻息來證明其合法性的一元處境。

這一時期對於印度古典文明形態的塑造亦是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這一時期所創立的政治、文化、法律與哲學體系成為印度文明演進過程當中的重要正規化。印度次大陸向來邦國林立而少有統一的帝國出現,古典印度時期的孔雀帝國和笈多帝國則是印度歷史上為數不多的強盛大一統帝國,從公元前孔雀帝國(Maurya Empire, ????? ??????)分崩離析到公元后數百年笈多帝國(Gupta Empire, ????? ??????)建立的幾百年間,北印度各地遭受希臘人和來自中亞的遊牧民族的頻繁入侵,眾多小國在這一時期相繼出現。與古典時期的希臘和中國具有很大的相似性,這一時期被稱為世界歷史中的“軸心時代(Axial Period)”,作為印度次大陸文化中心的北部恆河流域的政治、藝術、宗教等領域出現了爆炸式的發展,各類學派、各種學說百家爭鳴,與古希臘和古中國遙相爭豔。到笈多帝國時,印度次大陸北部地區小國林立的狀況才被統一的大帝國所代替。笈多帝國所統治的疆域與早期的孔雀帝國有著顯著的不同,笈多帝國所統治的區域與孔雀帝國有著較為顯著的差異,恆河流域成為笈多帝國統治的中心區域,對於在次大陸西北部更北地區的爭奪,笈多帝國似乎沒有太大的興趣。

在古典印度時期所形成的家庭、社會與政治結構面貌影響力直抵今日;在那時所形成的思想遺產更是歷久彌新,對大半個亞洲產生過影響。 但我們必須得明白的一件事情是,在整個印度次大陸家庭、、社會與政治結構面貌的形成是持久而深遠的,它並不像某個歷史教科書上所展現出具有宏大背景敘事的歷史事件一樣波瀾壯闊,其展現出的面貌更多的是透過長期的歷史沉澱尤其是一系列歷史事件對於人們生活方式的持續影響。家庭、社會與政治結構穩固形態形成,與宏大敘事相比社會現實的形成顯得更加緩慢;正因為如此它們才有著更為強大的生命力和更持久的影響力,這些潤物細無聲的文化積澱便是文明的根基之所在。

同樣在這一時期,最能體現印度文明的特徵的思想、科學與藝術源源不斷地迸發出現,那些宗教追尋、科學創造和藝術靈感在這段時間裡顯得豐富雖然,雖然他們大體有著比較統一地具有印度次大陸特點的觀念,但所呈現出的狀態毫無疑問是豐富多樣的。印度宗教傳統紛繁複雜且極其深奧,若過於深究細節則容易迷失其中,但仔細觀察之可知印度宗教在時間先後上分別出現祭祀萬能、遁世修行和虔信傳統等階段,這三個不同的階段無一例外都賦予印度文明不同的色調。在法律的演進上則不得不提“達摩(Dharma, ????)”的概念,“達摩”意譯為“法”,多指稱宗教律法,但其性質與當今所認為的“法律”的概念有著顯著的差別。同時存在的法律形式還有習俗與帝王諭令,三者的顯著差別在於“達摩”被認為是具有普世效應且永恆存在的,而後兩者在與之相比時並不具有這個特點。

這一時期成型的印度古典科學與藝術體系亦有自身明顯的特徵。在印度人眼中,與現代科學相對的是所謂“吠陀知識”,而已短句經文寫成的吠陀經典被認為是超越人類社會的存在,其中對於從宗教儀軌當中衍生出來的種種與科學相關的問題做出了較為細緻的論述,這一傳統一直被傳承保留到中古印度時期甚至如今,但其內涵以及對其的詮釋一直在不斷地豐富當中。古典印度時期藝術發展所取得的成就也是驚人的,古典梵語文學和古典泰米爾文學在這一時期展現出人文主義的精神,雖然在這一時期的不少文學作品依舊熱衷於從宗教經典當中取材,但其訴說故事的方式表現出更加多元的美感,表現人物情感的韻味(rasa, ??)概念得到充分展現。尤其是梵語文學對於整個印度次大陸乃至東南亞、中亞和東亞各地均產生了巨大影響,梵語文學被視為諸語言的典範而持續發揮餘熱。而雕塑、建築、繪畫等藝術更是從如今在印度次大陸星羅棋佈的古蹟中可見其輝煌的過往。

任何文明程度極高的古代文明都有其影響範圍,印度文明和中華文明都毫不例外;與任何一個文化圈一樣,印度文化圈也有其中心與邊界之分,印度文明對周圍世界的影響也是其與他者雙向互動的過程。與基督教文明或伊斯蘭教文明不同的是,印度文明在向外傳播的過程當中並沒有牽涉透過真正或者大規模的人口遷移來完成;相反,商業活動和他者對於印度文明要素的主動吸收是其向外傳播的主要途徑。在印度次大陸周圍的世界中,中亞、東南亞、東亞、中東與歐洲都或多或少地受到印度文明直接或間接地深遠影響。

接下來,在本書第九章到第十二章當中,托馬斯教授將注意力放在了來自中亞的突厥人與莫臥兒人及來自歐洲的殖民者與印度次大陸的愛恨情仇,同時以印度次大陸民族國家的誕生和整個南亞如今的面貌作為本書的收尾。印度次大陸雖有相對於亞洲其他地區更為獨立的地理環境,但西北部山區開伯爾山口(Khyber Pass, ????? ?????)等天然通道卻為次大陸與中亞間長期的聯絡提供了可能。從上古時期末期來到次大陸的雅利安人,到中古時期來到次大陸的持伊朗語的塞種人(Saka)、貴霜人(Kushan)和帕提亞人(Parthian),再到近古時期使用突厥語的遊牧部落,來自中亞的遊牧部落的入侵在次大陸北部建立了諸多政權,也增加了次大陸文化的多元性。在與中亞甚至伊朗長期的文明影響力交融中,也將帶有中亞和伊朗特色的伊斯蘭文化傳入印度次大陸,並在印度次大陸形成了具有印度聖王概念(Devaraja, ??????)和融合了印度教虔信主義與伊斯蘭教蘇菲派神秘主義等特點的次大陸特色伊斯蘭文明。

繼伊斯蘭文明從阿拉伯半島發跡後,歐洲各國在大探險時期紛至沓來,在亞非和美洲進行了深入地誇張,而這一次的擴張則是史無前例的。在此之前,歐洲人對印度次大陸的想象極其富於東方主義色彩,歐洲人與印度人之間的直接往來被奧斯曼土耳其帝國阻斷了數百年,很多資訊經由中東穆斯林之手傳入歐洲各地,顯得有些失真。印度與歐洲人的聯絡大體分為前殖民時期在許多方面接連不斷的商貿往來以及其後英帝國對印度的殖民統治兩個階段。早期的威尼斯人透過中東穆斯林經手印度與歐洲間的貿易而大賺特賺,在大航海時期葡萄牙人、法國人相繼在次大陸沿海地區建立貿易據點,而英國人則在印度佔據了絕對地主導地位。英國人對印度數百年的統治影響深遠,長期的殖民統治使印度受到歐洲文明深刻地影響,家庭和親屬關係、政治與高等教育等社會生活等很多層面都有歐洲文明影響的影子。

在結尾兩章中,托馬斯教授著墨與原有的英屬印度土地上民族主義的星期和民族國家愛印度與巴基斯坦的誕生、獨立,以及作為印度文明核心區域的整個南亞地區的新興國家面貌。在西方世界形成的民族國家的概念在英印殖民地亦得到了傳播,為印度民族主義的興起奠定了基礎。印度民族主義在印度人民反英的過程中歷經時間洗禮而成形,而在英國人“分而治之”的政策中印度教徒與穆斯林的分歧與矛盾中演變為如火如荼的印度教與伊斯蘭教民族主義,最終導致印巴不可避免地分治。印巴分治無論在南亞還是在全世界都是影響力巨大的歷史性事件。民族國家概念在現今南亞所有國家中繼續發揮效用,南亞美國國家都建構了自己獨特的史觀,但民族國家的過度民族主義化發展將會帶來怎樣的激盪,需我們拭目以待。

作為一本通俗易懂的印度史專著,托馬斯。特勞特曼教授的過人之處在於他擅長用淺顯明瞭的語言對時間線漫長、歷史事件紛繁複雜的印度次大陸做出思辨的解讀。這本書的筆觸告訴我們,印度文明在今後都會是需要大力研究的物件。

而這本專著也讓我下定決心努力做到心態與行動的真實平衡,簡言之即“既能坐得了冷板凳,也能下得了田間地頭”。在某種程度上後者的重要性甚至大於前者,因為沒有過經歷浸潤的生活和學習是缺少溫度的,而沒有所謂情懷的治學則是空洞的。

作者:張奕凡

編輯:蘇展

*文匯獨家稿件,轉載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