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人世間》成了虎年最香“年夜飯”?

四年前,在梁曉聲的長篇小說《人世間》出版初期,騰訊影業與李路導演共同選擇決定拍攝。隨後,騰訊影業獲得了《人世間》長達8年的影視改編權。騰訊集團副總裁、閱文集團CEO程武叮囑團隊:“這個選題一定要做,並且一定要做好。”不久後,小說《人世間》榮獲第十屆“茅盾文學獎”、首屆呂梁文學季“呂梁文學獎”,斬獲了一批又一批的原著粉。

四年後,虎年春節期間央視播出的劇集《人世間》,讓無暇閱讀的觀眾得以沉下心來,走進這個他們或親身經歷、或聽聞過的大時代裡。在他人的故事與遭遇中,反觀自己的生活和時代的變遷。尤其那些經歷過東北地區經濟發展的人們,這裡有他們的人生片段,有他們的鄉音和感傷。

文娛價值官發現,

從《渴望》到《正陽門下》《大江大河》再到《人世間》等觸動人心的作品,無不從各個維度為一個個時代進行梳理和記錄,

它們透過平凡人的生活史,展開國家發展的畫卷,為年輕一輩重述不曾經歷的往事。

為什麼《人世間》成了虎年最香“年夜飯”?

為什麼《人世間》,

彌散久違的“年味兒”?

今年春節的“年味兒”不僅源於家人團聚、餐桌上的鄉情、春晚的笑聲,還因為一部電視劇——《人世間》。

目前正在央視一套黃金檔和愛奇藝熱播的電視劇《人世間》開播即爆,

央視首播單集最高收視率達1。65%,創CCTV-1近三年電視劇收視新高,穩居愛奇藝熱播榜Top1

。在社交平臺上,《人世間》首周收割全網熱搜184個,霸屏新浪熱榜、抖音、知乎、快手、百度等平臺焦點位置。

為什麼《人世間》成了虎年最香“年夜飯”?

豆瓣上,一位網友這樣表達自己“淪陷”《人世間》的過程,“我是長春人。看到第一集,我就哭了。

小孩子問我為什麼哭,我說這個劇就是你姥爺年輕的時候經歷的事情。

”相信不少東北地區觀眾,和這個網友一樣,在這部劇中與主人公們產生了共情。而更多的觀眾,則與豆瓣另一個高贊評論所表達的心情相似,“

大年初一的晚上愣是全家圍在一起看了兩集連續劇,這種景象已經不知多少年沒有出現過,有點親切,有點懷念,有點感動。

為什麼《人世間》成了虎年最香“年夜飯”?

春節假期於打工人而言,是解除忙碌和焦慮的最佳休憩時光,《人世間》因其飽含的親情和團聚的氣氛而讓人感受到久違的“年味兒”。電視劇《人世間》透過中國北方城市裡一個平民社群“光字片”周家三兄妹的生活軌跡為故事脈絡,上世紀60年代末寫起,一直寫到改革開放的21世紀10年代,時間跨度長達近50年。

為什麼《人世間》成了虎年最香“年夜飯”?

而這50年,正是中國社會發生急劇變化的時期。這個時期,中國正從封閉走向開放,老百姓的生活也由貧困走向了富裕,而社會文化從貧乏轉入多元。

一家人的命運裡,卻閃爍出一個時代的不同光芒。

為什麼《人世間》成了虎年最香“年夜飯”?

故事開始,是1969年春節,江遼省吉春市”光字片”住著的周姓一家人,父親周志剛即將離家奔赴西南大三線,周家長子周秉義響應“上山下鄉”的國家號召前往江遼省建設兵團,按照每家只留一個孩子的政策,周家女兒周蓉和小弟周秉昆必須再走一個。在周母李素華苦苦權衡誰走誰留之時,周蓉突然留下一封信後不辭而別。女兒為了追隨她一直仰慕、比她年長十幾歲的詩人馮化成去了貴州的農村,而小兒子周秉昆只能在家與母親相依為命,當一名木材廠的工人。

故事透過描述這個家庭在時代變遷中的發展,折射出每個個體在時代浪潮衝擊下的成長曆程。

《人世間》的年味,正是以周家日常展開的溫馨和親情體現,透過他們的居住、工作、飲食細節、衣著打扮和情感糾葛,將近五十年歲月還原到我們面前——土灶、土炕、二八腳踏車、刷帚、粗糧饅頭、麻花辮等,為觀眾帶來“沉浸式體驗”。

為什麼《人世間》成了虎年最香“年夜飯”?

而周家的親情和互愛,以及角色們身上的正能量,鮮活又有特點的個性,展現出這些平凡的小人物內心的善良底色。

小人物在大時代裡的故事動人、真摯,作品中的人間煙火氣正是真正的人情味。

當真實性與藝術性不再對立

電視劇《人世間》同名小說故事基底夯實,為影視化創作增加了第一道“保險栓”。《人世間》出品人,

騰訊集團副總裁、閱文集團執行長程武表示:“能獲得梁老師的版權授權,深感肩上的責任和重擔,我們會聯合最優質的創作力量,共同打造一部兼具收視和社會影響力的現實題材力作。

為什麼《人世間》成了虎年最香“年夜飯”?

而全明星陣容的主創團隊,讓劇集有了更廣泛的受眾市場。

主創團隊將這部劇的觀眾群體定位為“全域”,不僅要對內引發跨代際共鳴,還要走向世界講好中國故事。

據悉,《人世間》開拍不久,就被迪士尼預購了海外獨家發行權。“我們想讓海外觀眾也看看,中國用50年搭建的一個新世界。”

早在《人世間》小說剛出版之際,騰訊影業就與執導過《人民的名義》《巡迴檢查組》等作品的導演李路達成合作意向,決定聯合開發、聯合投資電視劇《人世間》。

為什麼《人世間》成了虎年最香“年夜飯”?

導演李路

曾執筆《中國式離婚》《大校的女兒》等作品的編劇王海鴒,對當代中國人的情感和家庭觀念有著深刻認識,尤其擅長呈現這些觀念與不斷變化的社會現實之間的張力。她和王大鷗搭檔,對梁曉聲115萬字的小說進行梳理、改編,力求打造一部“百姓生活史詩”。

對主創團隊而言,《人世間》的真實性和藝術性,首先不是一個對立的問題。

真實性是必然的,如果確實像《人世間》這樣,寫周遭生活細節堆砌的作品,真實是基本因素。那麼藝術性,只是在敘事、在一些表演、導演手法上則可以體現藝術性。

為什麼《人世間》成了虎年最香“年夜飯”?

編劇王海鴒

《人世間》的故事,從上世紀60年代末期一直寫到2016年,時間跨越50年。這些畫面即將被人們淡忘,但又時隔不久,裡面所有的景、實物、細節,都還留存在人們的腦海裡,如果在製作和敘事鋪陳上有不真實的地方,很快就會被發現。

此次《人世間》劇組,從劇本籌備就歷時三年多之久,並進行了耗時六個月的拍攝,對於細節更是“苛刻”把控,大到各個時期的歷史場景、各個階段的家庭環境變化,小到各類生活道具、一碗一勺,都極盡與北方環境下的年代原貌相吻合。

為什麼《人世間》成了虎年最香“年夜飯”?

在《人世間》裡面,既展現了以周秉昆為代表的工人視角,也描繪了知識分子、官員、商人等人物生活。當現實性與藝術性相互融合,便成就了《人世間》居高不降的話題熱度。

每個平凡人的生活史,

都是大時代的紀錄片

中國的影視作品,每隔一段時間都會推出這樣一部具有時代全景畫意義的作品。

1990年的《渴望》曾開創了以小家命運展現社會變遷的電視劇作品先河。20世紀80年代初,在北京的一條衚衕中,居住著一戶普通人家,心直口快的劉母與長女慧芳相依為命,慧芳和知識分子家庭的王滬生不顧家人反對結為夫妻。婚後慧芳收養了一名棄嬰,取名小芳,生活也從此不再平靜。

電視劇《渴望》透過平凡人物的一生的磨難與考驗,反觀了80年代社會現象,和人們價值觀的衝擊。

而貼近現實,貼近生活的的現實主義題材,也第一次為中國影視行業帶來“萬人空巷”的觀看現象。

為什麼《人世間》成了虎年最香“年夜飯”?

反映上世紀90年代的作品《山海情》,表現了從寧夏貧瘠甲天下的西海固地區搬遷到玉泉營地區的移民們,從無到有地建設著他們的新家園,村幹部馬得福操心著通電、灌溉用水等現實問題。直到國家新的扶貧政策出臺,福建對寧夏的扶貧事業進行對口援助,並建立了合作樣板閩寧村,一批優秀的福建幹部、技術人員為閩寧鎮灑下奮鬥的汗水,幫助得福找到了未來的方向,村裡的年輕人也透過勞務輸入、發展庭院經濟等收穫了自信。

這部年代劇展現出新農村的發展過程中,傳統與現代,物質文明與精神文明,尋根與斷根等問題不斷突顯,挑戰和轉變也在不斷髮生的故事。

為什麼《人世間》成了虎年最香“年夜飯”?

山海情豆瓣評分高達9。2

《大江大河》也是一部現實主義的年代劇,故事講述1978年恢復高考,青年宋運輝抓住機遇,勤學苦幹,當上了國企的技術人員,一步步晉升,奠定了成功人生的基礎,但也在新時代的變革中逐漸迷失。與宋運輝不同的是他的姐夫雷東寶雖然出身貧寒、屬於苗正根紅的“大老粗”,行動力十足。在鄉村改革的浪潮中帶領村民緊跟政策,一直走在時代的前沿。

故事以宋運輝和雷東寶的經歷,反射出國營經濟和集體經濟的縮影,在翻滾向前的時代中,他們如何成為了那個時代的典型代表人物。

為什麼《人世間》成了虎年最香“年夜飯”?

雖然每個時代都不缺少傳奇,但平凡人的故事更能照應社會發展的歷史

。騰訊集團副總裁、閱文集團CEO程武就曾對媒體表示,希望透過影視化的《人世間》,描繪中國近五十年來的時代變遷,向40年來在中國改革開放中為改革添磚加瓦的各類人物致敬。

結語

據瞭解,《人世間》與“慶祝建黨一百週年重點影片”《1921》、電視劇《心居》共同組成騰訊影業和閱文影視的“時代旋律三部曲”。三部作品分別從不同時代、不同視角切入,騰訊影業、閱文影視希望透過具有時代質感及時代精神,紮根生活的故事,以影視化的語言展現人性的光輝和溫度,弘揚主旋律,講好中國故事。

(文章配圖部分來自網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