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喊你接聖旨了,奉天承運皇帝,詔曰

“奉天承運皇帝詔曰”,看過古裝宮廷劇的人對這句話絕對耳熟能詳,皇帝身邊的當紅太監手捧金燦燦的聖旨宣讀,在場的人下跪叩拜聽旨。

其實,明代以前根本沒有這八個字的固定開場白,聖旨的結尾也沒有“欽此”。

皇帝喊你接聖旨了,奉天承運皇帝,詔曰

在古代,帝令一開始也不全稱為“聖旨”,根據史料記載,春秋戰國時期,皇帝的命令分別稱為“命”“令”“政”,宋代開始才將帝令稱為“聖旨”。

最早使用“奉天承運皇帝詔曰”八個字作為聖旨開頭語的皇帝是明太祖朱元璋,翻譯成現在語言就是:“奉上天之命而承世運之道的皇帝下詔書說”,皇上是天選之子,皇帝所作的一切,都是遵從上天的意旨。

皇帝喊你接聖旨了,奉天承運皇帝,詔曰

那麼“奉天承運皇帝詔曰”出現之前,其他朝代聖旨的開頭語是什麼呢?

唐朝,一般是由門下省稽核釋出的,所以聖旨的開頭最多是“

門下

”二字,

也有

“朕紹膺駿命”,“朕膺昊天之春命

”等作為聖旨開頭語,

“紹,膺”都有接受的意思,“駿命”即大命。

皇帝喊你接聖旨了,奉天承運皇帝,詔曰

魏晉南北朝,聖旨開頭多用:

“應天順時,受茲明命”。

字裡行間都透露著皇帝是天選之子。

元朝是蒙古人的帝國,他們最高的天神是長生天,所以他們的聖旨一律都是:

“長天生氣力裡,大福廕護助裡,皇帝聖旨.....。”

皇帝喊你接聖旨了,奉天承運皇帝,詔曰

明清時期的聖旨也不只有“奉天承運皇帝詔曰”這單一的開場白,根據聖旨的內容開頭語分為“

奉天承運皇帝詔曰

”:昭告天下,重大政事需要告知全天下人。

奉天承運皇帝制曰”

:用於百官之中,並不需要傳達給全天下人,是皇帝表達皇恩,宣示百官時聖旨用的開頭。

奉天承運皇帝敕曰

”:皇帝在給官員加官進爵使用的聖旨,同時也告誡官員戒驕戒躁,須再接再厲,不許驕傲自滿等等。

皇帝喊你接聖旨了,奉天承運皇帝,詔曰

一般的聖旨一式兩份,一份由皇宮裡某個部門保管,作為存檔和備份,主要是為了防止假傳聖旨和編寫史書,另一份則是交由官員自己保管,一部分官員認為自己得到加封進爵是件光祖耀祖的事情,特意將聖旨供奉在祠堂裡。

假傳聖旨,容易嗎?一點也不容易,其中最不容易的是聖旨造假。

聖旨的材料比較特殊,是上好蠶絲製成的綾棉織品,原材料我國不多,有些材料還需要由番邦進貢,物以稀為貴所以只有皇室可使用。

皇帝喊你接聖旨了,奉天承運皇帝,詔曰

聖旨兩端有翻飛的銀色巨龍作為標記,還有些聖旨的絹布上印滿祥雲圖案,類似現代的”防偽碼“,且所有聖旨的第一個字,必須寫在聖旨右上角的第一朵祥雲上。

聖旨是古代帝王權利的象徵,其軸柄質地按官員品級不同,一品為玉軸,二品為黑犀牛角軸,三品為貼金軸,四品和五品為黑牛角軸,都是珍貴的東西做成的軸柄,一般人想偽造也沒有這個財力。

聖旨的顏色也很有講究,顏色越豐富說明受封的官員頭銜越高,五品以上的官員聖旨一般有三色,五色,七色,五品一下的官員則是一般的純白綾。

皇帝喊你接聖旨了,奉天承運皇帝,詔曰

電視劇中所見的聖旨統一為明黃色,與實際是不相符的。

電視劇中的聖旨的結尾的“欽此”,在歷史中並不常見,“欽此”表示皇帝要說的話已經結束了,跪聽的人可以叩拜,領聖旨了。

電視劇的大太監,宣讀聖旨的時候,總是“奉天承運,皇帝詔曰”這麼斷句,其真正的斷句方式是“奉天承運皇帝,詔曰”

皇帝喊你接聖旨了,奉天承運皇帝,詔曰

聖旨一般具有威嚴性和命令性,可史上曾出現過一道具有浪漫色彩的聖旨,見證了漢宣帝劉詢和其原配皇后許氏的浪漫愛情故事。

漢宣帝登基後,中宮虛位,大臣們紛紛推薦霍將軍的女兒,但是皇帝心中想立曾經與其共患難的貧女許氏為後,但是他不明說,於是下了一道聖旨,雖然聖旨的具體內容不得而知,

《漢書·外戚傳上》上記載:

公卿議更立皇后,皆心儀霍將軍女,亦未有言。上乃詔求微時故劍,大臣知其指,自立許婕妤為皇后。

諸位愛卿,我幼時曾流落民間,碰到了一把我非常喜歡的劍,可是現在我找不到它了,你們能幫我找回來嗎?

大臣們知道皇帝的想法,紛紛轉向推薦了皇帝的心中所屬。

皇帝喊你接聖旨了,奉天承運皇帝,詔曰

聖旨可以說是一個朝代真實的縮影,裡面有人生百味,有晉升,有貶謫,有嘉獎,也有斥責,體現著朝代的興衰更迭。

聖旨的材質本身不易儲存,加上朝代的變更,前朝的聖旨就會被銷燬,流落在民間的聖旨也要自行銷燬,否則引來殺身之禍,所以流傳到現在的聖旨均為明清時期,數量並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