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討民間對數字的忌諱系列之:七不出門,八不歸

數字無對錯,應用有差錯。一切皆有定數,不可壞了禮數,一起探討民間一些不可不知的數字忌諱。

一、七不出門,八不歸家

七不出門,八不歸家,關於這句話的解釋很多,大多數雖然有道理但卻不切合本意和實際。實際上這句話與民俗

“擇日”

有關,

意思是“初七”不出門,“初八”不歸家。

有很多解釋說“七”指七件事是:柴米油鹽醬醋茶。因為以前出門的大都是當家人,主事人,所以安排好家裡的生活才能出門,這七件事就是必須安排的。

探討民間對數字的忌諱系列之:七不出門,八不歸

很多解釋“八”說的是八件事:孝悌忠信禮義廉恥,這也是古人說的人生的八德,違反了任何一條都對不起祖宗,都無臉面對家人。所以說這八件事沒做好不要回家。

這種解釋雖然有道理,但不符合應用的情況啊,如果是指七件事、八件事,那又怎麼會和擇日聯絡上呢?這既不合應用實際,解釋也有點牽強。實際上這是源自一種古老的擇日方法,這兒做以簡單介紹。這種擇日方法叫建除擇日法,我們知道十天干十二地支,用地支紀日每十二日迴圈一次。每個地支都會和這個月的月份形成一定的特殊關係,12個地支對應12種關係,這種關係決定了這一月內這些日子是吉還是兇,

這12種關係從每月初一開始數依次為:①建、②除、③滿、④平、⑤定、⑥執、⑦破、⑧危、⑨成、⑩收、11開、12閉。

探討民間對數字的忌諱系列之:七不出門,八不歸

我們發現排

第7和第8的為“破”和“危”,在12日中破、危這兩日是最兇的,所以人們說七不出門,八不歸,推測本意應該是說逢七逢八既不利出門也不利歸家

。做事先避兇再求吉,為了人們都能避開不吉利的日子,人們就把最重要的忌諱編成了簡單易記的口訣。因為用這種擇日法擇日的開頭兩字為“建”和“除”,所以人們把這種方法叫“建除”法。

根據建除法逢七和逢八都不是吉利日子,這才應當是七不出門八不歸家的真正含義。

探討民間對數字的忌諱系列之:七不出門,八不歸

需要說明的是“七不出門”的七不單是在“建除”法上不吉利,在地支關係上地支之間隔六(也就是第七)是衝的關係(如上圖),所以

任何一天到第七天都會碰到和自己相沖的日子,這樣久而久之人們就凡是見七都忌諱了,

從這個角度看“七不出門”是有道理的,衝日做事不易成功,易有突發事件發生。

二、七不留宿,八不留飯,九不留坐

熱情好客是我國的優良傳統,雖然中國地大,但這一點不管在哪個地方都是通用的,那為什麼有不留宿、不留飯、不留坐之說呢?

探討民間對數字的忌諱系列之:七不出門,八不歸

這關鍵就在前邊的數字身上,這兒的

七指人七十歲後不留宿,八是指到八十年齡後不留飯,九是指九十年齡後不留坐。

有朋友說敬老愛幼更是我們傳統,歲數越大我們要越是敬重,為什麼會九十連坐都不能留呢?這不有違傳統嗎?

實際上,上面說法是很正確也很符合實際的,學過《易經》的朋友知道,易不可為典要,唯變是從。就是說不要遵守固定程式,要根據實際情況靈活變通。我們知道年事已高的老人,不知道什麼時候集會發生意外,一方面本身就應該儘量少走親訪友以免給自己健康帶來麻煩。同時如果到親戚朋友家串門,

70歲以上的主人不強留其住宿;80歲以上的老人,不強留其吃飯;90歲以上的老人,連坐都不挽留,這種做法不會失了禮數。

探討民間對數字的忌諱系列之:七不出門,八不歸

數字涉及的習俗有很多都是古人生活實踐的智慧總結

有些不但要了解還要遵守

我是三甲,歡迎對易學和傳統文化感興趣的朋友關注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