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微信收藏“瘦身”,我有什麼收穫?

感覺手機執行變慢時,我會習慣地開啟

“系統管家”App,清理一下系統中的垃圾。

前兩天忽然想到,在微信裡好像收藏了不少文章,是不是也該清理一下了?

這一清理不要緊,結果讓我自己都吃了一驚。

翻屏無數次後,我終於找到最早收藏的一篇,時間是

2013年11月。

粗略數了一下,九年裡收藏的文章有六七百篇之多。但這些文章收藏以後,很少有回頭再找出來看過的。

文章雖多,清理起來卻並不麻煩,因為對大部分文章來說,往往一看標題就知道沒必要再保留了。

這種文章大都有時效性,當初很關注,但時過境遷,或者早已失去懸念,或者早已不再重要。

這一類文章估計能佔

80%,剩下的那20%,才是至今仍願意閱讀、感覺讀後會有收穫的。

幫微信收藏“瘦身”,我有什麼收穫?

這讓我很自然地想起有名的

“二八法則”:在任何群體中,重要的因子只佔少數,不重要的則佔多數,因此,只要能控制重要的少數因子就能控制全域性。

這一法則的例項隨處可見。比如,對一家企業來說,

80%的利潤往往來自20%的重要客戶,而其餘20%的利潤則來自80%的普通客戶。

這一法則要求人們,做事情一定要抓重點。

這一法則適用於企業,同樣也適用於個人。

比如,《每個人的

OKR》一書就介紹了怎樣把它用在時間管理方面:

我們在每天的工作中,總會有精力充沛的時候,也會有大腦疲勞不堪的時候。因此我們要把握一天中精力最充沛的時間去集中精力做重要的事情。在疲憊時,我們則可以停下重要的工作,去做一些瑣碎的事情,比如處理郵件等。

簡單歸納一下,就是要把

20%

精力充沛

的時間利用好,去做那些能帶來

80%收益的重要事情。

幫微信收藏“瘦身”,我有什麼收穫?

瞭解了這一法則,我清理微信裡收藏的文章就簡單了。那就是,把至今能讓我感覺有收穫的那

20%的文章挑出來,轉存到更合適的地方,然後和剩下的那80%一起刪掉。

之所以要轉存,是因為微信收藏裡只儲存了文章的連結,閱讀時,需要透過連結找到原文,然後開啟。但我發現,有些連結已經失效,文章已經打不開了,不能不說是一種遺憾。

而所謂

“更合適的地方”,是指更便於文章儲存和查詢的空間,可以是電腦的硬碟,也可以是某個雲空間,我現在比較習慣用的是印象筆記。

對我來說,這次幫微信收藏

“瘦身”,收穫的不只是清理出來的那些空間,還讓我意識到閱讀習慣裡的不足,並設法去改變。

當我再讀到不錯的文章時,我會判斷一下,之所以感覺不錯,是因為它能滿足我的一時之需,還是能長久地從中受益。

如果是後一種情況,我會直接把它轉存到印象筆記裡,而不是往收藏裡一丟了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