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好手藝:汝陽劉毛筆

本文轉自:光明日報

講述人:河南省非物質文化遺產專案汝陽劉毛筆代表性傳承人 劉好勤

我的家鄉項城市孫店鎮汝陽劉村,世世代代以制毛筆為生,“汝陽劉毛筆”由此得名。據《項城縣誌》記載,汝陽劉毛筆,源於秦朝大將蒙恬所創的“蒙恬筆”,距今已有兩千多年曆史。

在制筆這個行當,素有“北有汝陽劉、南有湖筆”美譽。到我這兒,有名諱可考的制筆匠人,已傳了66代。

我16歲進廠學徒,從打掃衛生、清洗工具開始,到上手做工,將毛筆廠的活幹了個遍,最終精通了所有制筆工序。

中國好手藝:汝陽劉毛筆

遊客在洛陽市洛邑古城的汝陽劉毛筆店內參觀體驗。新華社記者張浩然攝

汝陽劉毛筆工序嚴謹,總計有128道,其中齊毛、墊毛、切毛、梳毛最為關鍵。

這些“理毛”功夫,都是精細活兒。拿梳毛來說,要一遍又一遍慢慢地梳,直到把雜毛一根根挑出來夾掉,使筆毛柔順有光澤。選料也特講究,狼毫要選剛中有柔,羊毫要柔中有剛,兔毫要富有彈性,然後按照長短粗細歸類,不可錯置。

行話說“制筆如做人”。

一支好毛筆製成時,需兼具“四德”:一是“尖”,筆鋒尖銳;二是“圓”,筆頭圓壯飽滿;三是“齊”,潤開壓扁後毫毛整齊如鑿;四是“健”,運轉書寫時,筆鋒勁健有力。做到這四點,貴在手藝人一毫一釐的操持,來不得半點馬虎。

做一個守正創新的“制筆匠人”,是我入行40多年的堅持。我獨創“頭刀貼鋒”技術,使製作出的毛筆筆頭頂口齊、無雜毛廢毛,既便於含墨,又軟硬適中,運起來婉轉自如,鋒穎清晰;我發明的狼毫“幹磕幹壓”技術,使筆鋒、毛鋒根根上頂,在效能上開創了狼毫制筆的新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