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著暴風雨,他把雷電引向身邊……

文 | 《中國科學報》 記者 高雅麗

迎著暴風雨,他把雷電引向身邊……

蔣如斌(右)正在安裝人工引雷裝置。受訪者供圖

9月,邁入秋季的北方初顯涼意。中科院大氣物理研究所(以下簡稱大氣物理所)研究員蔣如斌打包行囊,從山東濱州的實驗場地回到北京。

從2009年開始,蔣如斌就過著候鳥般的生活。作為“引雷人”,他的工作就是迎著暴風雨出發,在變幻莫測的雷電當中找到科學規律。

“自然發生的雷電其實是行蹤詭異、難以預測的,但雷聲就是命令。我的工作是‘與雷電交朋友’,這件事比較困難,我會把這個目標當作畢生的追求。”蔣如斌說。

引雷是個細緻活兒

“目前天空已經形成了攜帶電荷的雷暴雲,電場顯著增強,做好準備。”蔣如斌在火箭發射場觀測控制室裡,緊張地盯著電腦螢幕前的資料變化情況。

時機成熟,一聲指令,2。4公斤的引雷小火箭點火發射,以每秒190米左右的速度上升。

幾秒鐘後,伴隨著雷鳴,一道亮光到達地面,雷被“引下來了”。

這樣帶著幾分“驚險刺激”的場景,蔣如斌已經習以為常。

與雷電結緣,是蔣如斌主動選擇的。他本科就讀於中山大學大氣科學相關專業,大四臨畢業,他獲得了保送研究生的機會。

“大氣物理所提出了兩個研究方向:大氣化學或者雷電。南方雷電災害嚴重,同時我在物理方面有濃厚的興趣,因此選擇了雷電課題組。”蔣如斌說。

剛到大氣物理所讀研一年,他就獲得了到山東濱州開展野外試驗的機會。作為初入行業的新手,蔣如斌要為人工引雷實驗打頭陣。

人工引雷技術通常被稱為“火箭-拖線人工引雷技術”,其中最關鍵的一個環節是引雷火箭,“這是一個細緻活兒”。

小火箭尾翼上固定著線軸,線軸上盤繞著幾百米長的細鋼絲,鋼絲的一端固定在地面上。隨著火箭的上升,鋼絲快速拉伸開,會形成一條筆直的接地金屬通道。

不過,引雷火箭只能飛到幾百米,而雷暴雲的電荷區一般在幾公里的高度以上。

在鋼絲拉伸的過程中,頂部會產生顯著的尖端效應,導致區域性電場劇烈畸變擊穿空氣,於是鋼絲的尖端形成向上的放電通道,快速發展到雷暴雲的電荷區,最終構建了雲和大地之間的放電“橋樑”。

“人工引雷實驗涉及很多細節問題,例如在與接地的引流杆連線時,火箭線軸上拉伸出的鋼絲會暴露在空氣中,很容易鏽蝕。引雷時如果鋼絲被拉斷,試驗就失敗了。所以,我們會仔細地在鋼絲上刷一層清漆。”蔣如斌說。

遺憾的是,第一次出野外蔣如斌就突發闌尾炎,沒有全程參與試驗。“儘管如此,我經歷了前期的場地準備、引雷設施和觀測儀器架設,以及試驗作業等,這些新鮮的體驗十分寶貴,讓我學到了很多。”

雷聲就是命令

“每年的5月-8月,山東濱州大尺度的強對流天氣過程較多,天氣系統有一定的代表性,因此我們定在這裡開展野外試驗。”蔣如斌表示。

雷電具有破壞性和危險性,人工引雷試驗的設計需要重點考慮這些因素,保證相對安全。例如場地的選擇要儘量遠離城鎮、村莊等人員密集區域,與高壓線要達到一公里或更遠的距離,最重要的就是控制室的防護,“雷雨作業期間我們全程在裡面,這必須是一個金屬遮蔽體,同時要做到良好的接地”。

對於“引雷人”來說,雷聲就是命令。在野外試驗的過程中,只要聽到雷聲,就要全身心投入試驗觀測中。

十多年前,引雷場地設在相對開闊的棉花地間。由於當時的條件限制,蔣如斌和試驗同伴只能揹著攝像機、試驗觀測裝置,採用步行的方式從試驗基地前往引雷場地。

“有一次天氣過程前期起電並不明顯,沒有發生雷電,地面探測到的大氣電場強度也很弱,一直處於層雲降水的狀態,我們並沒有開展引雷作業。下午4點左右,雨勢突然增強,同時響起了幾聲悶雷,我們心頭一緊,必須立馬出發。”蔣如斌至今都記得那次令人印象深刻的引雷經歷。

“我們走到一半雨勢變得非常猛烈,雨點橫著拍在臉上。雷聲也從悶雷變成了炸雷,在耳邊‘撕裂’,同時一道又一道的閃光出現在眼前。我們弓著腰前行,已經沒有回頭路,因為回去和往前走的路程一樣。事後回想這是有點危險的,但當時確實只能硬著頭皮往前衝。”蔣如斌說。

2012年,濱州遇到了猛烈的颱風天。面對這種天氣,蔣如斌內心有些糾結:“我們希望研究颱風當中的雷電,想要嘗試在臺風登陸後進行引雷,但之前沒有類似的經驗,只能先試試看。”

當時的引雷試驗場地設定在徒駭河邊。這是一條入海河流,颱風帶來的大雨讓水位快速上漲,引雷的一些重要裝置可能會被淹沒。

“雖然雨還沒停,但我們只能把裝置取回來。為了確保安全,我們幾個人之間互相用繩子綁著,一旦有人滑倒,前後的人可以立馬把他扶起來。”蔣如斌說。

早期的野外試驗,除了工作上的挑戰外,還會遇到生活上的不便。比如自來水非常不穩定,洗澡就成為一個大問題。“我們在房頂放置曬水包、曬水桶,利用蓄電池式的可移動吸水泵儲存足夠的水,後來又安裝太陽能熱水器,一點一點解決生活上的難題。”

即便條件艱苦,蔣如斌依然熱愛自己的科研方向,他時不時會想起剛入學時與雷電物理研究領域前輩郭昌明的對話。

“郭老師問我的第一個問題就是,你喜歡雷電嗎?這是很突然的一個問題,我下意識地回答‘喜歡’。那時可能只是出於最初的衝勁兒,細究起來其實很難說足夠坦然。在後來的工作中,這個問題一直縈繞於我的腦海,隨著研究經歷的逐漸豐富,這份喜歡才慢慢沉澱,內心的回答也變得堅定。”蔣如斌說。

探索永不止步

從20世紀60年代開始,美、法、中、日等國陸續成功開展了人工引雷試驗。在科研過程中,人工引雷使得人類控制雷電、利用雷電的夢想部分成為了現實。

我國人工引雷科學試驗發展背後凝聚著三四代人的不斷努力和探索。截至目前,國內成功人工引雷總次數估計超過300次,大氣電學的部分研究已經走在了世界前列。

把雷引下來不是最終目的,更為重要的一件事是去探索雷電究竟是什麼。

“雷電是怎麼發展運輸的?它產生的電磁輻射以及發生發展規律究竟是怎樣的?這一系列事關雷電物理本質的基礎科學問題,都可以透過人工引雷觀測來回答。”蔣如斌表示。

他還提到,目前人工引雷試驗是基於地面固定裝置開展,這限制了人工引雷的進一步開發利用。未來還會研發具有機動性的引雷設施,並將引雷設施小型化,從而實現可移動作業。

“為了有更多的野外觀測機會,除了山東外,今年4月底開始我們在海南開展了試驗。”蔣如斌說。

作為黨員,野外工作時,蔣如斌也會以黨小組的形式開展活動。“去年建黨一百週年時,恰巧在野外,我就組織大家一起看了直播並進行討論學習。”

關於雷電,人類還有很多前沿基礎科學問題沒有解決。蔣如斌在科研的路上不斷前進,尋找更多的答案。

【來源:中國科學報】

宣告: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資訊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絡,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