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世凱究竟是不是竊國大盜?如果不開歷史倒車,他是民族功臣嗎?

歷史對袁世凱的定位基本是「誤國權臣」「竊國大盜」這樣的反面人物形象。

但要評價一個人,必須要從他所處的時代和個人經歷方面去考量。

袁世凱最大的失誤就是想當皇帝,這也是為什麼他成了歷史上的反面人物,但卻不能因為這件事就否定他的一些功績。

袁世凱究竟是不是竊國大盜?如果不開歷史倒車,他是民族功臣嗎?

1911年武昌起義爆發後,清政府的反應非常迅速,立即下令北洋新軍攜天威去湖北鎮壓叛亂,可令人沒想到的是這支袁世凱一手調教組建的新軍,只認袁世凱,除了他的命令誰的都不聽。

那袁世凱怎麼不親自指揮呢?

他被開除了。

1908年11月14日和15日,光緒皇帝和慈禧那個老婆娘相繼駕崩,在「百日大孝」期間攝政王載灃,就是溥儀的親爹,以“足疾”為由,命袁世凱開缺回籍。

面對強行讓自己患“足疾”的載灃,袁世凱也沒鬧騰,回老家賦閒垂釣去了。

這就有了武昌起義時北洋新軍消極怠工的事情發生。

眼看著革命軍聲勢不斷壯大,擔心其他省份有樣學樣跟著獨立,載灃不得不捏著鼻子去請自己開除的袁世凱。

袁世凱上摺子說,讓我出山也行,但是得答應我八個條件,其中一個就是授予袁某獨立指揮權,朝廷不能遙控指揮,不然不幹。

對了,還要給錢,沒錢也不幹。

載灃沒辦法,只能硬著頭皮答應。

最終袁世凱成功復出,手握清廷的軍政大權,上演了一出王者歸來的戲碼。

此時的袁世凱,已經成了清廷的實際話事人。

袁世凱究竟是不是竊國大盜?如果不開歷史倒車,他是民族功臣嗎?

果然,隨著袁世凱的出馬,北洋軍很快拿下了漢口和漢陽,武漢三鎮只差武昌了。

清政府一眾封建餘孽都覺得袁世凱遲早拿下武昌,保住大清江山。

誰知道,袁世凱不打了,他要去和革命軍談判。

為啥武力值輕鬆碾壓革命軍的北洋軍停下了步伐?

養寇自保。

老袁心裡明明白白的,剿滅革命軍之日,就是自己回家釣魚之時。

載灃本來就看自己不順眼,平叛成功後肯定得給小鞋穿。

因此袁世凱決定既不能將革命軍趕盡殺絕,又不能讓他們尾大不掉,那就打殘了留口氣。

這樣一來,既能靠革命軍唬住載灃等人保護自己,又能讓革命軍威脅不到自己的大計。

老袁有什麼大計?

他想在中國實行君主立憲。

這是袁世凱的夢想,早在光緒三十年(1904年)立憲運動高漲的時候,老袁就以倡導者的身份成為君憲主張的領袖。

只不過有些操之過急,引起了慈禧老婆娘的懷疑,收繳了他的軍權,一部分袁系人馬被逐出權力核心。

有人會說,老袁當年都出賣戊戌六君子咋還想著君主立憲?

這並不矛盾,袁世凱同意康有為等人的主張,但不認同他們的激進之舉,而當時他得知慈禧會重新上臺後,擔心維新派失敗後牽連自己,於是向榮祿高密。

正因為這次告密,老袁獲得了慈禧的信任,地位扶搖直上,但君主立憲仍是他的理想。

不過他還是急了,最終引起慈禧疑忌被削權。

現在好了,自己是清廷的槍桿實控人,誰也管不了自己。

能用嘴解決的,動什麼手啊?

於是北洋軍停戰武昌城下,袁世凱同革命軍談判。

這就是第一次南北和談。

袁世凱究竟是不是竊國大盜?如果不開歷史倒車,他是民族功臣嗎?

這次和談雙方你來我往,達成了一個決議,談崩了一個決議。

達成的就是萬事皆可談,不打了。

談崩的就是共和後,要不要有皇帝。

革命軍的意見十分明確,清帝退位,建立沒有皇帝的共和。

老袁也同意共和,但要建立君主立憲制國家(虛君共和),英國和日本都是皇帝,咱們咋不能有。

總結一下第一次南北和談,雙方都同意建立一個共和國家,最大的分歧就在要不要皇帝。

下面重點來了,關係著袁世凱到底是不是「竊國大盜」的問題。

此時所有的派別都選擇了支援袁世凱來幹總統,包括革命黨。

是不是有點懵?

但這就是真實的歷史。

革命軍領導人物黎元洪代表武昌方面說,老袁搞什麼君主立憲啊,你把清帝趕下去,我們都推舉你做大總統。

至於其他省份的封疆大吏和立憲派代表,本就是老袁一條船上的,自然也支援他幹總統。

總之,共和後讓袁世凱做老大,是眾望所歸。

袁世凱究竟是不是竊國大盜?如果不開歷史倒車,他是民族功臣嗎?

那麼問題來了,他們是怎麼想的?

首先,對於革命黨而言,別看武昌起義成功了,也有很多省獨立了,但這些人裡很大部分都是投機分子。

比如江蘇巡撫程德全,搖身一變從大清官員變成了革命者;

比如山西新軍標統閻錫山,革了山西巡撫的命,自己成了山西話事人,自稱革命者。

至於革命軍拿下的省份,也都有各自的小算盤。

所有人都不關心共和後誰當大總統,只關心自己能否在自己的地盤說了算。

至於那些有錢有生意的立憲派,誰願意打仗啊,和氣生財最重要。

那麼為什麼是袁世凱呢?

一是袁世凱不是守舊派,從戊戌變法時就支援維新派;

二是袁世凱手握軍權,這是最關鍵的,最大的槍桿子在袁世凱手裡,只有他能鎮住場子。

可能連袁世凱都沒想到,自己成了各方勢力之間的最大公約數。

按理說做大總統,成為中國歷史第一人多香啊,老袁猶豫啥呢?

第一點是因為他心不夠黑,臉皮不夠厚,既想當又想立。

祖上幾代深受皇恩,讓袁世凱想保留清帝的位置,成就自己的名聲。

第二點才是最關鍵的,保留一個皇帝位置達成虛君共和,既可以滿足滿清遺老的幻想,又可以極大的減少權力交替的阻力——由袁世凱全權組建臨時共和政府的權力。

因此對袁世凱來說,採用君主立憲制,既能保住清帝的位置,又能讓自己順利成為掌握實權的大總統,才是最好的結果。

正是因為要不要保留皇帝,南北會談僵住了。

可讓袁世凱沒想到的是,南非革命黨有了變化。

「民族英雄、偉大的愛國主義者、民主革命偉大先驅、同盟會扛把子」——孫文同志帶著他的革命理想回來了。

袁世凱究竟是不是竊國大盜?如果不開歷史倒車,他是民族功臣嗎?

武昌起義10月10日爆發,得到訊息的孫文同志12月25日回國。

如同列寧一樣,本來還在瑞士喝著咖啡,一看報紙沙皇退位了,於是火速回國領導革命。

只能說孫文同志回來的正是時候,南北會談一直僵著,南方革命黨等著袁世凱放棄君主立憲,安心當共和後的大總統,可老袁遲遲不給個說法。

於是他們決定生米煮成熟飯,選擇在南京成立民國臨時政府,逼著袁世凱承認民主共和。

可選誰當老大時,又卡主了,內訌爆發。

其中武昌起義扛把子黎元洪和同盟會老二黃興的爭奪最為激烈。

起初大家推選黃興為大元帥,可黎元洪不同意,於是牆頭草們見風使舵,又推舉黎元洪當大元帥,黃興為副帥,這下輪到黃興不同意了。

雙方爭執不下時,解決問題的人回來了。

誰?

孫中山。

大家一看,既然誰都不服誰,那就讓孫先生幹吧。

畢竟是同盟會扛把子,論資歷和威望在座的都是渣渣。

其實12月23日黃興就知道了孫中山馬上抵達上海,見大元帥之位爭執不下就拒絕了前往南京組建臨時政府。

他曾解釋過:「孫先生是同盟會總理,現已在歸國途中,我若不等他搶先一步到南京就職,會使他感到不快,並使黨內同志發生猜疑。」

只是有個疑問,如果黎元洪同意黃興當大元帥,黃興會不會去赴職?

可惜歷史沒有如果。

於是,回國九天後,1912年1月1日,孫中山就任民國臨時大總統。

袁世凱究竟是不是竊國大盜?如果不開歷史倒車,他是民族功臣嗎?

袁世凱懵逼了。

在北京沒等到南方革命黨同意君主立憲的信,卻等來了孫中山就任大總統的訊息。

你妹啊,談判了這麼久都是在忽悠我?

嘴上說著讓我當大總統,卻偷摸成立臨時政府,還讓孫文當大總統。

這不是耍我是什麼?這不是背信棄義?

老袁很生氣,後果很嚴重,直接停止談判,先給南方革命黨戴個背信棄義的帽子,接著準備用拳頭給他講講道理。

可沒等袁世凱動手,南京臨時政府扛不住了。

為什麼?

缺錢,非一般的缺錢。

比較官方的說法是,迫於帝國主義、國內封建主義的強大壓力和革命黨本身的渙散無力,孫先生被迫辭去職務。

但說到底就是缺錢。

據胡漢民會議,當安徽特使來要軍費時,孫總統大手一揮批了二十萬,讓他拿著條去領錢,結果金庫裡只有十塊大洋。

胡漢民說不嫌少拿著吧,安徽特使說路費都不夠。

為什麼南京臨時政府這麼窮?

我們都知道,政府收入來源於稅收,當年稅收的大頭是關稅、鹽稅和地方稅。

關稅和鹽稅想都不用想,清政府籤的幾個不平等條約裡的鉅額賠款,都是用關稅和鹽稅抵押支付,根本到不了臨時政府手裡。

至於地方稅收,那就更別想了。

官方說法裡的革命黨本身渙散無力說的就是這,雖然名義上很多省份都是革命黨掌權,但實際上是各自為政。

比如閻錫山,身為同盟會會員,又是山西扛把子,他才不服南京臨時政府,想讓他繳稅更別想。

有錢能使鬼推磨,沒錢能使磨推鬼。

沒有錢的南京臨時政府,沒軍費,沒工資,沒福利,自然是玩不轉的,再這樣下去早晚亂套。

到了這個地步,不同聲音就出來了。

除了孫先生,大家意見出奇一致:讓袁世凱當大總統。

袁世凱究竟是不是竊國大盜?如果不開歷史倒車,他是民族功臣嗎?

同盟會老二黃興這麼說,就連孫文最信任的鐵桿粉絲胡漢民和汪精衛也這麼說。

孫中山當然不願意,但他並不是戀權而是不信任袁世凱,只是擔心革命果實被破壞。

可形勢逼人,無奈之下提出只要袁世凱推翻帝制,實現共和,大總統之位讓你又如何。

身在北京的袁世凱也明白,權力和臉皮之間,要什麼臉啊,直接讓溥儀退位。

至此,中國兩千多年的封建社會正式畫上句號。

1912年3月10日,袁世凱在北京接任臨時大總統。

退位的孫中山也新編了《臨時約法》來限制袁世凱的權力。

這就引發了後續的二次革命、復辟稱帝、護國戰爭等一系列民國曆史事件。

袁世凱究竟是不是竊國大盜?如果不開歷史倒車,他是民族功臣嗎?

如果臨時政府不缺錢,革命黨內部也鐵板一塊,孫中山絕不會退位,但是手握軍權的袁世凱必定會給南方革命黨一記鐵拳。

那時候你說他是搶的,袁世凱也不認,因為你們本來就承諾的讓我做。

總之,袁世凱精明瞭一輩子,如果不是年老之後利令智昏,開歷史倒車,復辟稱帝,那他妥妥的就是製造共和的功臣之一。

歷史給他的評價肯定是積極向上的。

在80年代改革開放後,史學界對於袁世凱的評價也不再是“一刀切”式的全盤否定,而是肯定了近代化過程中他在中國政治、軍事、經濟、教育等方面發揮的積極作用。

比如是袁世凱締造了中國進代化軍隊,廢除了科舉考試發展新式教育,還建立了近代警察制度,主張禁毒禁賭,在掌握清廷軍政大權時堅持君主立憲。

這些都對中國近代化發展起到了積極作用。

至於廢除限制他權力的臨時約法,建立一個強權中央政府,我們從現在的上帝視角來看,在那個動亂年代,這似乎也不是沒有道理。

因此,

袁世凱是不是竊取了革命果實,那就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吧。

下一篇文章我們就來說一下袁世凱為什麼要稱帝,是他的主觀意願,還是有現實基礎。

南非之光曼德拉,是全世界的偉人,還是自己國家的罪人?

為什麼印度人總覺得印度比中國強?看完這些你就明白了

列寧當年組的15人班子,除了4人提前去世,剩下的全被斯大林滅掉

列寧是怎樣在民意上逆風翻盤的?

波蘭:為什麼捱揍的總是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