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間故事:老漢跳河救人,被告知命不久矣,臨終修路建橋得善果

北宋年間,廬州府有一個叫常大明的老漢。常大明是個廚子,在城外開了一家小飯館,因人老實誠懇,從不幹那缺斤少兩的買賣。因此經營多年,積攢下不少家財。常大明妻子董氏,兩人成親二十載,膝下也無一子半女。

董氏時常暗自垂淚,怪自己無能,不能給丈夫留下子嗣。常大明安慰妻子道:“子女事,都是緣,咱們搶取不得,命裡有時終須有,命裡無時莫強求,你且放寬心。”董氏見丈夫這樣說,心裡寬慰許多,感慨自己當年沒嫁錯人。

民間故事:老漢跳河救人,被告知命不久矣,臨終修路建橋得善果

常大明的小飯館開在城外,每日往返都需要經過一處河流。那年天降大雨,好幾日都是陰雨綿綿。河水暴漲後,年久失修的橋樑被沖垮,人們只能在河兩岸繫上一根繩子,過往的路人攀著繩子過河。雖然危險,但是窮苦百姓也得過日子。

這天,天色矇矇亮,常大明就起身準備去小飯館營業。走到河邊,隱隱聽到一女子的求救聲,他向河裡一看,有個人影在河中掙扎,想必是掉進了河裡。常大明不經思索,就跳進了冰冷的河水中,將那女子救上岸。

常大明一看那女子頭戴紗帽,身穿僧服,想必是附近尼姑庵裡的尼姑,下山化緣不小心掉進了河水中。心善的常大明看尼姑全身溼透,當時正是初秋,天氣漸涼,穿著溼衣服可不好受。便開口道:“我在前邊開了個小飯館,你若方便可以去烤下衣服。”

民間故事:老漢跳河救人,被告知命不久矣,臨終修路建橋得善果

那尼姑說道:“多謝施主好意,我走上一走,衣服就被吹乾了,多謝施主的救命之恩,回去定為你念經祈福。”言罷,那尼姑轉身離去。常大明見此,也沒多說什麼,擰了擰衣服上的水漬,也準備急促趕路。突然那尼姑去而復返,詢問道:“施主,你是不是叫常大明?”常大明吃了一驚迴應道:“正是在下,你是如何知道我的名諱?”

尼姑也不解釋,神色不明地看著他說道:“我其實是地府鬼差,今日有差事在身,你陽壽已盡,快回去準備後事吧,我先去辦事,晚上三更再來接你!”說完那尼轉身走了幾步,便消失了。

常大明看著消失的尼姑,心中五味陳雜,他無心經營飯館,便回到家中將尼姑的話講給了妻子聽。董氏一聽哭成了淚人,揚言要和丈夫一起離去。常大明勸慰妻子:“生老病死乃是常態,我活到這歲數也算是夠本,只是可憐你,跟了我一輩子,也沒享什麼福,是我對不住你,我走了之後,你要好好活著。”董氏感動得落淚說道:“像我這樣的妻子,落在了旁家,早就被休棄了,都怪我,沒能給你留下一子半女。”

民間故事:老漢跳河救人,被告知命不久矣,臨終修路建橋得善果

常大明說道:“我有一個心願,咱們這些年存了不少銀子,我想拿出來一半,將城外的大橋修好,以免以後有人落水,平白丟了性命,也算是為百姓做一件好事。”董氏自然不會拒絕,夫妻兩人找來工匠,拿了五百兩銀子,建了一座石橋。百姓們無不稱讚,夫妻倆的功德。

這天夜裡三更天,一陣陰風吹過,只見黑白鬼出現在屋內,常大明知道自己要離開了,對一邊哭成淚人的妻子說道:“莫要做傻事,你要好好活著,照顧好自己。”說完,便打算跟著二鬼離開。正在這時,那尼姑飛了進來說道:“常大明出錢修橋,造福百姓,人們為他祈福增壽,閻王特例給他增壽四十年。”話音剛落,二鬼和尼姑突然就消失了,屋子內恢復了平靜。

民間故事:老漢跳河救人,被告知命不久矣,臨終修路建橋得善果

神奇的是,從那以後,常大明果真活了三十載,更神奇的是,大橋建成的那年秋天,董氏腹中有孕,次年為常大明生下了一子一女。中年得子的常大明高興壞了,他明白這是自己善舉所致,因此從小就教導子女多行善事,莫問前程。

寄語:常大明跳水救人,得知自己陽壽已盡,和妻子修橋陰差陽錯得到了福報,有句話說得好“積善之家有餘慶”,常大明心地善良,樂觀通透,他的結局,更是善有善報最真實的寫照。故事為民間傳說,屬於文學創作,人物情節均為虛構,請勿與封建迷信掛鉤,旨在豐富讀者的業餘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