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築生除了建築行業外還可以進入什麼行業?

作者:言之

建築生除了建築行業外還可以進入什麼行業?

如果是建築在讀生的話還是有很多機會的,以下是身邊建築大類背景的同學/同事/朋友轉行的真實案例,分為【已轉行】和【轉行中】兩類,每個案例我會描述一下專業背景和後續轉行路徑,供參考。

一、已轉行

網際網路產品經理:

L,浙大景觀本科、UCL城市資料碩士。碩士畢業後先在設計院從事城市設計1。5年,後轉到同一集團做數字化相關的子公司做智慧城市,半年後跳廣聯達(國內專攻建築數字化領域中市值最高的一家公司),擔任智慧城市相關產品經理。整個路徑得益於碩士專案與資料相關,工作經歷雖然又迴歸了傳統城市設計,但是積累了城市相關的行業知識,後面找準時機、兩次轉型的機遇都踩的很好。

H,同濟建築本碩,從百度產品到創業一姐。碩士畢業前在GMP實習,意識到設計不是自己喜愛的職業方向,果斷在秋招中轉投百度產品。在零實習的情況下,憑藉自身的綜(zhang)合(de)實(hao)力(kan)從激烈競爭的校招面試中脫穎而出,獲得B端商業產品經理offer。隨後又敏銳地發現了產品經理培訓這一風口,目前創業,已經是一家60人公司的老闆。應該已經有小夥伴猜到是誰了——就補充一句,其實大家都知道H姐不只是憑藉顏值,能走到今天創業一姐的位置,還有超越常人的努力+表達能力+頭腦清晰+性格因素。

X,東南建築本科,畢業就去了光輝城市,一家做建築VR、

數字孿生

的公司,從建模到產品到運營,各個崗位轉了一遍。聽他講經手的專案五花八門,有話劇、旅遊、少兒程式設計教育、直播,後來

劇本殺

火了,開始做沉浸式劇本殺業務。最後還是覺得目前工作還行但是興趣不在這塊,於是跑去深圳考公了(果然宇宙盡頭。。。)。

網際網路互動或使用者體驗UI/UE:

UI/UE是設計相關專業前幾年轉行的一大主流方向,能力相通並且在網際網路行業也是一個通用技能崗位,不同於產品經理我們往往是從B端切入,轉互動B端C端都方便切入。但是目前隨著該方向新手崗位逐漸飽和,可能要逐步考慮其他方向。

Z&L,都是我的前同事,教育背景也都是國內景觀本科、英國城市設計相關碩士,從事城市設計工作兩年後陸續轉UE,目前都在攜程擔任UE,一個在酒店部門一個在公司中臺。UE/UI轉行是需要作品集的,他們一個是自己利用業餘時間DIY做的作品集,一個是裸辭報班做的作品集,殊途同歸。

Y,東南建築本科,英國互動碩士,目前在Autodesk擔任UI。Y姐本身就很喜歡繪畫藝術等,碩士申請的時候轉了互動相關專業,也算是科班出身的UI。

Z,上海某大院入職做建築設計兩個半月後果斷辭職,回老家成都找了一家清閒的國企工業網際網路公司,做VR建築場景設計、建模和渲染工作。業餘時間自學互動,並DIY完成作品集。在做VR將近一年後,抓住機會拿到了碧桂園

博智林

機器人的人機互動產品設計師offer。隨後兩年時間,他聚焦在建築機器人和BIM數字化上,並在2021年初聽到了百度造車的新聞,隨後開始了“能否加入造車浪潮”的大膽假設和小心求證,首先是閱讀了大量智慧網聯汽車、智慧汽車互動相關的書籍、論文和理論知識,其次是參加了龍湖組織的數字化產品競賽併入圍,競賽作品圍繞下一代智慧泊車場景提出來概念體驗設計方案。憑藉這些積累,今年年初順利入職百度和吉利合資的造車企業集度,成為一名自動駕駛產品經理。

互利網技術:

L,東南建築本科,賓大碩士,引數化建築設計方向。L外號“學霸”,並不是建築學院普遍意義上卷死別人的學霸,而是因為其超乎大多數同學的閱讀量、獨立思考的特質和特立獨行的性格。L本科學習期間就早早地探索起程式設計在設計中的應用,在東南一眾捲圖紙、卷渲染、卷模型的大神中,另闢蹊徑探索並不算主流的引數化設計方法。碩士階段L繼續深入學習引數化設計,畢業後回國,在同濟袁烽老師的一造工作了一段時間,做出了一些引數化設計、機器人建造領域很棒的實踐,同時也積極與學術界交流,在不同學校分享和評圖。目前,L在科大訊飛,基於程式設計+建築的融合背景,帶領一個技術團隊探索施工圖自動化相關領域的創新工作。

K學長,同濟建築本碩。碩士畢業前在脈策的技術崗位實習,在實習轉正的時候,老闆問他想做技術相對簡單的前端還是相對複雜的後端,他做出了與一般建築生不同的選擇——後端。因此,也就走上了硬核開發的技術路徑。工作三年後因機緣巧合又回到了傳統設計院,但是這次是作為數字化部門的技術負責人,負責智慧城市相關業務。

遊戲:

Z,東南建築本科,謝爾丹遊戲設計碩士。謝爾丹(Sheridan)是動畫設計師的搖籃,也是加拿大老牌的公立院校。本科畢業後,Z因為從小喜歡美術,剛開始是學的插畫專業,但是後來發現該專業涉及很多理論研究,而自己不是很感興趣,入學一年後drop了該專業,轉到了遊戲設計方向。畢業後目前在溫哥華EA做手遊(EA應該是很多人的夢想了)。Z的轉行其實有兩次,一次是到插畫一次到遊戲,因為Z性格比較“豪爽”,所以在做相關決定的時候也比較果斷,最終職業選擇很好地做到了興趣和職業前景的平衡。

金融:

W&Z,他們都就職/就職過平安不動產,但是路徑不同。W是東南城規本科,英國建築碩士後又讀了金融碩士。回國後入職平安不動產。Z是武大建築本科、同濟建築碩士,碩士期間就大量接觸金融圈,積極實習,路徑規劃很清晰,由於畢業那年金融不是很景氣,所以選擇平安不動產作為跳板,目前應該在做投資相關。

Y,東南建築本科,考上了南大金融碩士,目前在申萬宏源做IPO相關。路徑無他,就是在本科畢業的時候果斷選擇考金融碩士。

公務員:

S,哈工大建築本科,同濟建築碩士。碩士期間學院學生會書記,畢業考取中央選調生(住建部),權衡後放棄,目前在上海市規資局。考公已經是現在的主旋律,見過很多同學、朋友考公,但是有些人天生就適合gwy,有些人只是想躺平,S就屬於前者。

創業:

S姐,同濟規劃碩士,中規院做規劃一段時間後創業,目前以設計作為出發點,做K12設計思維教育。

W導,東南建築本碩博,讀書的同時創業,成立一家影片公司。W導在東南建築學院上下幾屆應該都很熟悉,甚至是在學校層面也有一定名氣,原因就是在W主導下,建築學院拍出了幾部很有質量的微電影,也凝聚了一幫愛好影視的同學和學弟學妹。基於這樣一個學生團隊,W導後來又接到了幾個學校、學院宣傳片的製作任務,由此自然而然地成立了公司。整個路徑可以說是基於興趣和能力,把副業慢慢變成了主頁,是一條水到渠成的轉行路。

半轉行(非典型建築方向):

還有一些同學和朋友從事著非典型的建築行業方向(設計、地產等),姑且把他們放在半轉行這一欄,但是其實這些非典型方向搞不好就是以後的主流賽道,只是時代或時間問題。

HJ,東南建築本碩,機器人建造、引數化設計方向。和上面在科大訊飛的L類似,他們一個國外一個國內,進行著相似領域的探索。相對而言,HJ更加專注,一直沒有離開南京,跟著東南這個領域最強的老師從學習到工作,目前應該也是半個專家了。

X學姐,同濟建築碩士,全過程諮詢方向。工程全過程諮詢,更偏向諮詢和工程管理,是國家目前正在大力推廣的一個方向,未來高水平人才的需求會越來越多。

二、正在轉

以上是已經轉行的一些案例,可以看到建築可以轉的方向還是有很多的,這僅僅是我身邊的部分案例,當然還有很多其他選擇,家人們要有信心,只要想轉總有可能。特別是在校生,更是可以好好利用實習和應屆生身份完成轉型。

已經工作的家人們不要急,下面還有一些正在轉的朋友在考慮的方向,基本都是工作過幾年的。社招轉行,確實更難一些,要權衡是否放棄之前的工作積累,還要考慮大齡打工人的競爭力。目前來看,身邊主要有兩類選擇:深造或追風口。深造是基於之前的學習和工作的積累,垂直向深挖一個朝陽方向,並在學歷上建立優勢。追風口則是因為這些風口賽道本身比較新,人才缺口大,大家都在探索,所以就無所謂你本來是做什麼的,只要你做的好,之前“少掉”的幾年也不是很重要。

讀碩或讀PhD

W,大連理工建築本科,同濟建築碩士。碩士畢業以仕官生身份加入龍湖,從事地產設計管理兩年,後轉到龍湖科技做連結工程與工人平臺產品的產品經理,但是各種因素疊加,一年後畢業。目前考慮去香港讀一個智慧建造、BIM、數字孿生相關的PhD。

S,東南景觀本科,同濟景觀碩士。碩士校招管培生進入新城,去年辭職,也是考慮去香港讀PhD,可能由於暫時沒有空缺名額,先從RA助研幹起,後面再轉PhD。和上面同學一樣,他們都是考慮香港讀博,原因是香港博士相當於工作,月薪可以達到兩三萬人民幣,夠用還有剩餘,同時香港博士相對時間較短、離家也近,最近申請也相對容易,不想潤只是想深造轉型的話,還是不錯的選擇。

遊戲/CG及其他風口(元宇宙、碳中和)

L&D,一個是同濟建築碩士,一個是國美景觀本科。在設計院工作一段時間以後,都選擇了辭職學習渲染引擎。L本身對藝術和繪畫有興趣,D則是在一家CG公司工作過一段時間,他們目前在學習UE5/Blender一類的軟體,為轉行遊戲或CG做作品集的準備。

此外,還有一些朋友在研究元宇宙和碳中和相關的職位機會,一類是基於數字藝術的興趣,一類是基於之前規劃諮詢專案做過碳中和相關的諮詢。至於考公考編這種宇宙盡頭方向的,就不再贅述。

綜合以上轉行案例,有這樣幾個感想:

最好的、最順利的轉行都是在學習期間完成的轉型,一個關鍵節點就是碩士方向。讀碩轉方向基本上可以確保開始一個新的賽道,即使回到傳統設計院,後面也還有機會可以轉。

興趣的決定作用。很多轉行的同學/朋友並不是一開始就想好了要轉行,而是因為他們明確地知道自己喜歡什麼,並身體力行地往感興趣的方向靠近,轉行只是順其自然。因此,在所有的轉行準備之前,發現自己的興趣所在更加重要。如果你還不知道自己喜歡什麼,建議多去嘗試、多去交流。

轉行要果斷。無論是去集度的朋友還是轉攜程UE的前同事,在轉行的時候都比較果斷,然後全身心地投入準備(自學、DIY作品集或者加入一家小公司準備和自學)。

鍛鍊資訊收集能力,保持對資訊的敏感。建築行業比較容易埋頭在自己行業,不跟外界、其他行業的人交流,等到再想到交流的時候已經晚了。越早放寬視野,發現和自己契合的領域,越容易轉到適合自己的方向。

當然,也不是勸所有建築行業從業者都要轉行,轉行也要考慮到所處階段和自身優勢,在校生可以相對更輕鬆地轉型,已經工作多年的則要權衡轉行的付出收益比,有家庭的則要考慮家庭的承受能力。更何況當前經濟環境下,暗流湧動,危機四伏,真正好的行業屈指可數,前十年大火的網際網路行業也在下行中。各行業價效比都下降、職業發展空間都壓縮的情況下,錢途或許都很渺茫,那麼“興趣”或者“真正想要的生活”的重要性就顯得更加重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