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人如玉系列:女性玉飾的時尚演變過程

這一回我們從歷史冊頁中搜尋點點滴滴,回到兩千年左右的光陰,看看古人的穿著和裝扮,以及身上所配飾的點綴,儘量還原一個我們未知的社會時尚和潮流。

美人如玉系列:女性玉飾的時尚演變過程

開啟百度APP,檢視更多高畫質圖片

我已經寫過《詩經》裡面的玉文化和美玉組佩陪佳人的系列故事,從玉的形容詞到玉的飾用品,從耳朵上的玉玦、耳鐺,到手腕佩戴的手鐲和胸前佩掛的組佩等等,女性用玉的大多數用品已經寫的差不多了。

要是說古人的服飾和禮儀制度,不得不提《禮記》,《禮記》主要記述的是古代社會制度,貫穿著儒家學說,自然包括了很多關於服飾的規定,這是典型的儒家所提倡的禮制在服飾上的反映,它直接影響了中國人兩千年來的服飾觀念與風格。想寫一個古人服飾禮儀的文章,於是翻開《禮記》,古人真是不計繁瑣,章章節節都是繁縟的禮節,特別是服飾方面,不僅要遵從身份、場合、程式,甚至動作乃至於表情都有一套嚴格的規範。

美人如玉系列:女性玉飾的時尚演變過程

唐代的婦女髮飾十分講究

哈哈,現代人肯定做不來的,但是瞭解一下沒有錯,畢竟像《禮記》這樣的資料,公正性不用懷疑,特別是裡面所涉及的範圍之廣,要求之具體,區分之精細,都是十分驚人的。

傳統的封建社會,古人常把“禮”放在第一。“不知禮,無以立。”“人而無禮,胡不遄死”。

任何事符不符合“禮”?也是“理”。借“禮”這一媒介,讓人們對天地有所敬畏,對祖宗有所尊重,對我們做的事、在意的事還有敬畏之心,能夠莊重認真地對待。

美人如玉系列:女性玉飾的時尚演變過程

出土的陶寺文化骨杆玉簪

同樣,遵守禮制,有禮便有相配套的儀式,故稱禮儀。正因為儀式浩大、莊重,肅穆,才會讓參禮之人心生敬畏、敬仰與莊重,從而油然而生一種儀式感。

古人的儀式感何其多,從服飾上也能看出端倪,比如,及笄之禮,“及笄”一詞,出自《禮記·內則》。

說的是在古代,女子滿 15歲,就到了可以結婚的年齡。

一般情況下,這時候,女子會被束髮帶上簪子,稱之為“及笄之禮”,如果這時候還未許配人家,可以在20歲時再束髮戴上簪子。髮簪有各種各樣的形狀,常見的花種有梅花、蓮花、菊花、桃花、牡丹花和芙蓉花等。

美人如玉系列:女性玉飾的時尚演變過程

明代出土玉簪

那麼佩戴髮簪,也是有許多的講究,《史記·滑稽列傳》裡說:“前有墮珥,後有遺簪”。髮簪式樣十分豐富,主要變化多集中在簪首,愛用花鳥魚蟲、飛禽走獸作簪首形狀。

杜甫《春望》中也有“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簪”之句。

美人如玉系列:女性玉飾的時尚演變過程

個人收藏的清代髮簪玉蝙蝠首

明人《天水冰山錄》中關於髮簪名就有“金桃花頂簪”、“金梅花寶頂簪”、“金菊花寶頂簪”、“金寶石頂簪”、“金廂倒垂蓮簪”、“金廂貓睛頂簪”、“金崐點翠梅花簪”等名稱。

而那個時候,嫁到婆家,每天的程式也是極其繁縟的。《內則》篇接下來寫:“婦事舅姑,如事父母。既初鳴,鹹盥洗,櫛,縰,笄,總,衣紳。左佩紛、帨、刀、礪、小觿、金燧。右佩針、管、線、纊(kuang)、施、鞶(pan)帙、大觿、木燧。衿纓,綦屨,以適父母、舅姑之所。”

這是一套士的妻子應該遵循的著裝規定,即雞鳴時起床洗手漱口,梳理頭髮,用縰把頭髮裹起來,用簪子固定好,再用絲帶把它束起來。穿上玄端綃(xiao)衣繫上紳帶,這是士妻特定的服飾。左邊配上器皿及擦手的紛、帨、小刀和磨刀石、小錐形玉飾、打火的金燧,右佩裝上針的針管、線和絲帛,這三樣都要裝在一個小囊中,再佩上大錐形玉飾和取火的木燧。這些還不夠,還要繫上綵線的綴飾,把鞋帶繫結好。穿帶齊楚,這才能去見舅姑,盡孝道。

美人如玉系列:女性玉飾的時尚演變過程

唐代簪花仕女圖

唐宋時期及以後各代,是髮簪流行的盛世。

美人如玉系列:女性玉飾的時尚演變過程

唐代玉梳被

唐代敦煌壁畫中的眾多婦女就是插滿花簪的形象。

唐代畫跡中也有眾多滿頭插簪的婦女形象。

美人如玉系列:女性玉飾的時尚演變過程

唐代髮簪的飾用位置

隨著時代的進步,女性花飾的潮流一波又一波,層出不窮。

花鈿的起源還原南朝《宋書》中宋武帝劉裕的女兒壽陽公主,在正月初七日臥於含章殿簷下,一朵梅花落在公主額上,額中央便被染成五出花瓣狀,當時怎麼也擦不掉,直到三日後才洗掉。

美人如玉系列:女性玉飾的時尚演變過程

宮中女子見公主額上的梅花印非常美麗,於是紛紛剪梅花貼於額頭,這種梅花妝很快就流傳到民間,成為一種流行時尚。

因此,花鈿又稱“梅花妝”或“壽陽妝”。經後演變,花鈿不僅貼於女子額間,還可貼於眉尾與眼角。後來人們又將花鈿貼於臉頰,稱為面靨或笑靨。

美人如玉系列:女性玉飾的時尚演變過程

明代的髮飾以金銀佔據亮點

這是明代傳統婦女的一種髮式,在明朝初期時,女子們的髮髻式樣基本上保持了宋元時的形式。

美人如玉系列:女性玉飾的時尚演變過程

但是到明代嘉靖以後有所改變,婦女們喜歡把頭髻梳成扁圓形狀,還要在髮髻的頂部,配上寶石製成的花朵,就將這種髮型稱為“挑心髻”。

美人如玉系列:女性玉飾的時尚演變過程

揚州博物館的西漢項鍊

在揚州博物館內的一個西漢串飾,也給我們展示了一段兩千年前女性項鍊的配飾組合,這是1996年出土於揚州西湖胡場14號漢墓一位女性墓主的胸前,串飾由28件極其細小的雕刻飾品組成,有圓形、菱形、圓柱形等大大小小几種珠子,雕刻了辟邪、雞、鴿子等形象,瑪瑙辟邪雖極細小,但製作工整,形體準確。玳瑁雞、鴨則利用天然質地紋路表現禽類毛羽,可謂巧奪天工,墜子是玉蘭花模樣的白玉,每個上方都有很細的小孔,以便串起來佩戴。

而項鍊從遠古演變到漢代,已經有了長足發展。原始人類佩戴項鍊,多數是出於記數和記事的需要,隨著社會文明程度的提高,項鍊從功能性逐漸向審美性發展。這條西漢的項鍊,就兼具了裝飾和祈福等多種功能,如鴿子、雞都是可以吃的,辟邪等神怪動物代表驅邪的意思,把它們串起來,掛在脖子上,對女性來講,既是一種裝飾,也是一種祈福的器物。

美人如玉系列:女性玉飾的時尚演變過程

阿富汗巴克特里亞王國和貴霜帝國

美人如玉系列:女性玉飾的時尚演變過程

阿富汗巴克特里亞王國和貴霜帝國金首飾

前不久在南京博物院上演了一場名為“金色阿富汗”的展覽,一共有231件(套)阿富汗巴克特里亞王國和貴霜帝國等時期的精美文物集中亮相,包括黃金王冠、寶石吊墜、青銅塑像、牙刻壁飾和玻璃彩皿等文物。其中最吸引眼球的,就是那些黃金首飾了,這些美美的飾品,來自2000年前的蒂拉丘地。

美人如玉系列:女性玉飾的時尚演變過程

阿富汗巴克特里亞王國和貴霜帝國金手鐲

好了,髮簪、項鍊都說完,加上以前說的耳飾和手鐲,組佩和裝飾,所有的玉飾都說完以後,最後再八一個卦,看看兩千年前的古人穿著什麼樣的?

下面這個圖,就是兩千年前的壁畫,你說扯不扯?你還敢在我這裡說什麼時尚嗎?

美人如玉系列:女性玉飾的時尚演變過程

這、也許就是輪迴的時尚吧?

美人如玉系列:女性玉飾的時尚演變過程

本文由玉見沈華獨家原創文章,未經允許禁止轉載,其中圖片資料來源於網路,如有侵權,請告知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