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淤積4億噸泥沙,黃河下游成“地上懸河”,為何不把泥沙挖走

黃河河床竟然高出地面3到5米,而這種地上“懸河”也是黃河多發洪水的原因,那究竟誰是罪魁禍首呢?又為什麼不在河床挖沙,讓黃河整體下移?

每年淤積4億噸泥沙,黃河下游成“地上懸河”,為何不把泥沙挖走

黃河作為孕育中華文明的母親河,一直與中華文化息息相關。而“黃”字在中華文化中更是最深沉的底色。而黃河之所以叫黃河卻並不是因為歷代王朝尊崇黃色,而是因為其河水中泥沙含量巨大呈現土黃色而得名。而造成這一現象的原因便是黃土高原的水土流失,最早在春秋戰國時期黃河還是被稱為大河,但是隨著中原王朝的開發和濫砍濫伐水土不斷流失,到了隋唐時期黃河就變得渾濁,而得名黃河。

隨著黃河中泥沙的含量越來越大,黃河的問題也越來越嚴重,開始不斷出現氾濫和決口,甚至改道等問題,而黃河流域的百姓也深受其害。黃河之所以會容易氾濫是因為泥沙的淤積導致了黃河在中下游地區形成了懸河,懸河又稱地上河,顧名思義就是河床的高度比周邊的地面海拔還高,而河堤隨之不斷修高,也就形成了懸在地面之上的河流,黃河的河床在中下游比周邊地面高出3-5米,是典型的地上懸河。

每年淤積4億噸泥沙,黃河下游成“地上懸河”,為何不把泥沙挖走

之所以這麼嚴重是因為據統計黃河每年輸送的泥沙達到16億噸,而滯留在黃河中下游河道的達到4億噸。別看這每年4億噸的泥沙,經過數千年的不斷積累,使得黃河不堪重負。古代王朝都有專門治理河道官吏,卻一直以來沒有處理過這些淤積的泥沙,雖然在古代黃河是否氾濫和君主賢明掛鉤,歷代君王也特別重視,奈何古代的生產力水平有限,要想在黃河這樣的大河上清理河道真的是杯水車薪,而能夠加固好河堤就已經算是盡力了。所以古代才會有海晏河清這個成語,大海平靜了黃河變清了,便是太平盛世,可是願望是好的,面對淤積的泥沙卻無能為力。

每年淤積4億噸泥沙,黃河下游成“地上懸河”,為何不把泥沙挖走

黃河每年淤積4億噸泥沙,那號稱基建狂魔的中國,為何卻不能透過挖沙降低河床高度呢?

古代面對黃河淤積的大量泥沙無能為力是因為工程能力有限,但是現在作為基建狂魔的中國,擁有強大的基建能力,卻並沒有採取將黃河淤積的泥沙挖走的方式,來降低黃河的河床。最主要的原因並不是技術不夠發達,而是工程量太大。畢竟大江大河裡的採砂船並不罕見,而且中國目前還擁有像天鯤號這樣的大型挖泥船。

每年淤積4億噸泥沙,黃河下游成“地上懸河”,為何不把泥沙挖走

但是就拿中國在南海造島的美濟礁來說,動用了32艘自吸式挖泥船歷時半年之久,打造出560萬平方米的土地,按照美濟礁填海造陸前平均水深20米計算的話,大概需要是1100多萬立方米的泥沙,而1立方米泥沙大概1。5噸左右。所以可以計算得知,稱得上巨大工程的美濟礁填海造島也僅搬運了1600多萬噸泥沙,而且填海造島僅僅是將吸上來的泥沙就近搬運。整個黃河如果採用這樣的操作將泥沙搬運到何處首先就是一個大問題,更何況不算千年以來累積的泥沙,就是每年新增的4億噸泥沙,挖掘的速度也趕不上新增的速度。

每年淤積4億噸泥沙,黃河下游成“地上懸河”,為何不把泥沙挖走

而且這樣耗時耗力挖掘上來的泥沙如果在附近堆積成山不僅沒有什麼太大的作用,還可能侵佔耕地面積,而且一場大雨之後可能再次回到河道中。如果運到遠方不僅有同樣的堆積問題,而且浪費運輸資源。不過黃河淤積的泥沙還是有一定的使用價值的,比如非常適合燒製磚瓦,所以在國家嚴格管理之前,黃河上有不少私人的採沙船進行採沙,但是私人採沙船作業比較簡單粗暴,嚴重破壞生態環境,而且無序的採挖就像老鼠打洞一樣不僅無法使得河床有效的降低,還有可能造成潰壩等危險發生。所以後來國家進行了嚴格的管控,即使需要採沙作業也按照規定規範進行。

每年淤積4億噸泥沙,黃河下游成“地上懸河”,為何不把泥沙挖走

黃河泥沙淤積卻無法挖沙降低河床,黃河的治理難道就只能放任自流了選擇躺平了嗎?

由於單純的挖沙只是一個人力機械對抗自然的方式,不僅趕不上泥沙淤積的速度,而且傷財費力。而黃河治理真正的好方式還是要從源頭抓起,而源頭就是黃土高原的水土流失。只有透過退耕還林,植樹造林等工程使得黃土高原恢復青山綠水才能使讓黃河免遭水土流失的侵害,黃河也不再有更多的泥沙淤積。

所以從上個世紀八九十年代開始,經過不斷地植樹造林,現在黃土高原上已有大片的森林和植被覆蓋。那麼源頭雖然是堵住了並且隨著植被面積的擴大,水土流失的速度在不斷地減少,但是已經形成的泥沙淤積該怎麼解決?

每年淤積4億噸泥沙,黃河下游成“地上懸河”,為何不把泥沙挖走

其實相比於挖掘泥沙還有一個更加方便和高效率的做法,就是採用水利樞紐工程進行洩洪排沙,其中最著名的就是小浪底工程,透過高水位蓄水洩洪,將下游河水流速從1800立方米每秒提升到4200立方米每秒,巨大的衝擊力和流速,使得泥沙被衝擊並隨著水流著流到入海口附近淤積,所以黃河入海口經常能看到的如同涇渭分明的景象,這一方法使得黃河的河床得到有效的下切,緩解了黃河的地上河隱患。

經過不懈的治理,自2000年開始黃河河水的含沙量大幅下降,截止2015年黃河的含沙量已經下降了71%。而如今黃河有八成以上的河段在非汛期都是清澈的,整個黃河中游的河段全部保持河水清澈,現在的黃河早已不是我們印象中那個黃河了,相信隨著不斷的治理加深,黃河成為清澈大河將在不久實現,到時候真的可以稱得上海晏河清一片太平盛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