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向藍天!李一凡和他的無人機夢想

原創 展翅翱翔的 華南農業大學 收錄於合集#奮鬥者 正青春 1 個 #華農學子 乘風破浪 129 個

點選影片,觀看李一凡的奮鬥故事

這位出現在《湖南新聞聯播》中的

27歲的“奮鬥者”

是2022年湖南省“小荷”人才專項支援計劃

入選的50名優秀青年之一

也是華南農業大學工程學院

2019屆碩士研究生

李一凡

2022年7月9日,湖南新聞聯播報道了今年五月份成功入選湖南省”小荷”人才專項支援計劃的優秀青年李一凡。從大學時開始接觸航模、本科時便擔任華農航模協會(現無人機協會)會長、帶領團隊屢次獲獎,再到如今作為湖南山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飛控所所長,帶領團隊研發出700公斤級運輸類無人機,李一凡的無人機之旅劃出了一道絢麗的軌跡。

飛向藍天!李一凡和他的無人機夢想

李一凡

突破:由“1”出發

滑輪緩緩向前滾動,沿著機場的跑道由慢變快,螺旋槳快速旋轉,帶動著機身滑翔向前,平穩起飛。2021年7月15日清晨,李一凡團隊全自主研製的山河SA70U固定翼無人機在湖北漳河機場成功首飛。

這款無人機最大起飛重量達700kg,起降距離僅為150米,其短距起降能力達到國內領先水平。同時新增了電控前輪轉向、整機降落傘、油箱擴容等功能,與同類機型相比,在短距起降能力、環境適應能力以及使用成本方面具有顯著優勢,未來將逐步應用於應急通訊、環境監測、物流等領域。

飛向藍天!李一凡和他的無人機夢想

李一凡在除錯無人機

2019年從華農碩士畢業後,李一凡就加入了湖南山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並擔任飛控工程師,負責中大型無人機飛行控制系統與模擬模擬系統研發。他工作的第一道難關,就是將一架700公斤級固定翼載人機改為無人機。

原先的飛機作為載人機而言,機動效能很好,很容易根據環境進行調節適應從而改變其飛行狀態。但將其改成無人機時,優秀的機動性反而會影響到起飛滑跑的穩定性,使得其執行存有隱患,成了極大的弊端。

儘管參考資料極為有限、實驗模擬過程困難重重,但就像年少時一次次親眼目睹自己熬夜辛苦打磨的飛機摔毀時的坦然心態一樣,即使已經進行了八百多次實地滑跑,李一凡也是耐心地繼續調整研究方向、不斷進行最佳化。

飛向藍天!李一凡和他的無人機夢想

大學時的李一凡(後排右二)

2021年7月15日,歷經兩年辛苦研發,這架無人機在所有人的期盼下完美升空,完成既定任務後穩穩著陸。所有付出都得到了回報,那一刻,李一凡和團隊成員抑制不住地高聲歡呼。

而對李一凡來說,無論多少次,無人機的起飛瞬間都能讓他一遍又一遍地感受到同樣的喜悅和熱血沸騰。自十八歲以來便埋藏在心中的飛行夢,如今化為現實正在翱翔。

成長:從“1”溯“0”

啟程:航模“發燒友”

2013年9月,李一凡成為了一名華南農業大學大一新生。彼時的他還想不到,自己即將在這片紫荊校園走上此前從未想過的人生道路。

李一凡從小就對航模感興趣,但由於此前學業繁忙,這份興趣就被擱置了下來。大一的某天,李一凡驚喜地發現操場有群同學正在操控無人機。看著無人機在蒼穹之下自由飛行,他心有所動,主動加入了他們,從此和這群熱愛藍天、志同道合的小夥伴成為了“航模發燒友”。

飛向藍天!李一凡和他的無人機夢想

李一凡(右二)與小夥伴

李一凡回憶,當時的航模基本都是大家親手用KT板、輕木板、碳纖棒加工製作的。由於缺乏鐳射切割的條件,很多時候他們只能用美工刀一點一點磨木頭,一磨就是整個晚上。很長一段時間裡,李一凡就在溶溶夜色的陪伴中製作、修理飛機,第二天又趁著晨光熹微、運動場人流較少的時候去試飛。

但由於剛“入坑”,他的技術尚且不足,推動油門不及時、搖桿位置偏移、時間感知誤差……常常因各種失誤導致“炸機”(指由於操作不當或機器故障等因素導致飛行航模不正常墜地)。飛機一次又一次跌落在地,李一凡的心態卻放得很平,“再去熬夜做唄。”

迴圈往復的試飛和調整沒有消磨李一凡的意志,反而讓他愈發堅定了熱愛。他成為了華南農業大學航模協會的一員,並以飽滿的熱情投入到了航模事業中。

飛向藍天!李一凡和他的無人機夢想

李一凡(右二)與隊友領獎

2015年,憑藉在團隊內的出色表現,李一凡成為了華農航模協會(現華農無人機協會)第三屆會長。這一年,航模協會的5名成員組成比賽隊伍,代表華農在中國國際飛行器設計挑戰賽(CADC)中斬獲兩項全國獎項。優異的成績使航模協會在校內眾多學生組織中脫穎而出,吸引越來越多熱愛無人機的同學加入,航模協會也在之後的發展過程中正式改名為“無人機協會”。與協會相伴成長的李一凡,亦收穫頗豐:大學期間,他共獲得國家級學科競賽獎勵二等獎1次、三等獎3次,發明專利授權6項,承擔國家級創新創業專案1項。

如今的華農無人機協會,已經成為了校內頗具規模的學生社團,代表華農在各類大型賽事中獲獎無數。一路走來,李一凡和隊友們從以興趣相識的“發燒友”,走向了並肩作戰的隊友,也成為了生活中的知心好友。回望在華農的青春歲月,李一凡感慨:“無論是什麼事情,從‘0’到‘1’都是一個非常值得懷念的過程。”

轉向:走進無人機的世界

談起李一凡在華農與無人機結緣的經歷,工程學院教授、華南農業大學無人機協會創始人和指導老師李繼宇是個繞過不去的名字。而說起李繼宇,李一凡便好像有著說不完的話:“李老師很支援我們的想法,也給了我們很大限度的自由,不會過多幹涉我們的設計方案,我們做的許多事情他都非常支援!”

大二上學期(2014年),為更加深入地瞭解飛行器製作,李一凡選修了李繼宇的《小型飛行器基礎》公選課,一段“伯樂與良駒”的故事就此開啟。

飛向藍天!李一凡和他的無人機夢想

李繼宇(後排右三)與航模協會成員

“一般來講,喜歡我這個課或者能在我這個課上拿到高分的,都是工程學院的學生。令我沒想到的是,李一凡作為非工科專業的學生,對飛機這一塊非常熟悉,並且具備一定的專業基礎知識,最後做出來的效果也非常好。”李一凡的天賦與熱忱驚豔了李繼宇,在結課考試上,他給這個非本學院的學生打出了一個滿分。

這個滿分鼓舞了李一凡。在李繼宇的鼓勵下,李一凡在大二那年成功轉入工程學院自動化專業,正式走上了無人機研究的道路。2017年,李一凡本科畢業後繼續留在工程學院攻讀碩士研究生,開始了更加深入的探索與鑽研。

飛向藍天!李一凡和他的無人機夢想

走向賽場的李一凡

聽聞如今的李一凡成功研發出700公斤級固定翼無人機飛行控制系統,李繼宇既欣慰又激動:“我為他感到驕傲!希望他能夠在航空領域保持初心,把他的聰明才幹繼續發揮出來,成為華農的驕傲,也為國家貢獻更大的力量。”作為華農無人機協會的指導老師,李繼宇表示,未來將繼續把學生無人機競賽培養與農業工程的科研方向結合起來,突出華農特色與優勢,培養更多專業人才,為學校“雙一流”建設和國家“三農”事業發展做出貢獻。

從無人機的“門外漢”到如今小有成就,李一凡想要感謝的人有很多:“感謝母校和單位為我提供的平臺和機遇,感謝老師同學和領導同事們對我的指導幫助,也感謝自己的堅定選擇和無悔付出。”

20歲的李一凡堅定選擇了自己的熱愛、選擇了奮鬥,27歲的李一凡則用優秀的成績回答了年少時的一切猶疑與徘徊。回顧來時路,李一凡如是感慨:“你所熱愛的也可能會成為你的未來職業。希望師弟師妹們珍惜在學校的每一分每一秒,當你走出校門、走進社會,你總會懷念那段純粹的少年時光。”

奮鬥是青春最亮麗的底色

李一凡用實際行動

讓風華正茂的青春

在無人機的飛行中熠熠生輝

現在

李一凡也將帶著他的熱愛

再次起航

青春由磨礪而出彩

人生因奮鬥而昇華

期待每個華農學子

都能如李一凡般目標堅定

並且付諸行動

在華農放飛夢想、實現自我

原標題:《飛向藍天!李一凡和他的無人機夢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