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言學家劉半農曾發明了一個漢字,卻受人誤解,如今我們都在用

天上飄著些微雲,地上吹著些微風,啊!微風吹動了我的頭髮,教我如何不想她?——劉半農

黑暗中,他追尋著光明;深淵中,他探求著真理;前途迷茫時,他高舉民主與科學之大旗;他以筆為劍,以身為盾,喚醒國人,振聾發聵。

他敢為天下人之先,即使受人誤解,從未辯解,無需辯解,歷史給了他最好的回答。

語言學家劉半農曾發明了一個漢字,卻受人誤解,如今我們都在用

一、暗夜火光

1891年,劉半農出生於江蘇。童年的時候劉半農便是一個

小神童

,6歲的時候能做對聯,吟詩,眾人十分驚訝。全國革命如火如荼時,他參加辛亥革命,成為奮鬥在民族解放的第一線的戰士,之後劉半農因為不滿軍隊內部的混亂而返鄉。

辛亥革命爆發後第二年,劉半農與弟弟來到上海謀生

。此後數年,劉半農勤奮練習寫作,在眾多刊物上發表自己的作品,高達40篇。他還翻譯眾多的西方文學,

將西方先進的思想文化帶到中國。

劉半農提倡新文學,反對舊文學。劉半農在新文化運動的主陣地

《新青年》

雜誌上發表《我之文學改良觀》,第一次向大眾闡述了自己對文學的見解,因為他先進的文學觀念以及極高的文學素養,他被破格提升為北大預科的國文教授。1918年,劉半農正式加入《新青年》雜誌的編輯組,大加批判反對文學革命的浪潮,堅決反對舊文學。

語言學家劉半農曾發明了一個漢字,卻受人誤解,如今我們都在用

劉半農後來留學於倫敦大學和法國巴黎大學,培養了極高的文學素養。

劉半農還獲得法國國家文學博士學位,成為第一個獲得此獎項的外國作家。

作為對文學革命頗有見解的革命人,劉半農誓死捍衛自己對於文學革命的決心,他堅決摒棄舊文學,提倡新文學,他翻譯西方文學,給迷茫中的中國帶來希望的曙光,

在那個黑暗瀰漫的時代,劉半農是劃破黑暗的一束光明。

語言學家劉半農曾發明了一個漢字,卻受人誤解,如今我們都在用

二、“她”之誕生

1918年,那是劉半農最輝煌的一年,也是他最受爭議的一年

。劉半農經常翻譯西方書籍,他發現,西方文字用“he”和“she”來區分男女性,而在當時仍處於封建時期的中國,對女性沒有一個特定的稱謂,只能用“伊”或者“彼女”來泛指,在翻譯西方文學時,

只能將“she”翻譯為那女的或者統一翻譯為“他”。

在提倡男女平等的時代,劉半農想為此做一些改變。

1918年,劉半農率先提出用“她”字來代表女性

。1920年,劉半農的詩歌《教我如何不想她》橫空出世。他在自己的作品中率先啟用新的文字“她”,一時間,“她”在文學界廣泛傳播。在劉半農的詩歌發表之前,他曾經寫過一篇《“她”字問題》的文章。

文章中詳細闡述了“她”字推廣的必要性

,在新文化運動轟轟烈烈的時代,社會風氣與之前大相徑庭,許多女性都化身新時代的女性,積極倡導女權,走出家門,讀書識字。劉半農此舉一出,引來無數人的讚歎與支援,同時,

也受到了無窮無盡的謾罵與指責。

語言學家劉半農曾發明了一個漢字,卻受人誤解,如今我們都在用

三、“她”之禍端

在中國的封建社會,女性毫無地位可言,對於他們來說,嫁人生子、相夫教子、孝順公婆、操持家務是她們唯一的事業,幾千年,女性也從未想過改變什麼。因此在文學中,女性也沒有自己獨立的代表文字,只用“他”統稱。

新文化運動,關於女性地位的討論逐漸熱烈,屬於女權的時代到來了。

劉半農提出女性專有名詞“她”之後,社會一片譁然。在那些女權主義者的眼中,女人獲得權力的首要標誌便是實現男女平等,在文學上也是這樣。他們認為,劉半農創造了“女”這一新的文字,

實際上就是將女人與男人區別對待

,這不符合男女平等的時代潮流,就是不尊重女性的表現。

語言學家劉半農曾發明了一個漢字,卻受人誤解,如今我們都在用

因為有了這樣激烈的言論,許多不明所以的群眾紛紛隨波逐流,

咒罵劉半農,說他的行為導致了時代的退步,是對女性赤裸裸的蔑視。

劉半農一時間陷入了眾人謾罵的泥潭中。上海雜誌刊登了一篇名為《這是劉半農的錯》的文章,作者對劉半農的’她”字大肆批判,在他眼中,“他”字就該向第一人稱與第二人稱那樣,不應該有男女之分。

經過慎重的考慮,1923年,

教育部決定用“她”來代替女性的第三人稱

,區別於男性的第三人稱“他”,防止歧義的產生。此時,民眾對於劉半農的謾罵才慢慢沉寂下來,就這樣,劉半農因為“她”字的提出,忍受了整整三年的無端謾罵。

1924年,魯迅開始在文章中啟用“她”字,社會各界也普遍認同了這個字。此後,

“她”字廣泛使用,成為我們必不可少的常用漢字。

語言學家劉半農曾發明了一個漢字,卻受人誤解,如今我們都在用

鋪天蓋地的辱罵聲襲來的時候

,沒有人能想象到,劉半農忍受著怎樣的壓力。在那樣一個時代,敢於直言已經需要足夠多的勇氣,更別提創造出一個前無古人的新漢字。劉半農是勇敢的,是無畏的,他也是無比堅強的。

當謠言的矛頭都指向他的時候,他從未產生過動搖

因為他心中清楚,雖然這只是一個小小的漢字,確實中國的一大步,是新文學改革的一大步,也是無數中國人民思想解放的一個巨大的飛躍,

想到這裡,他便不再猶豫,不再懼怕

四、為理想獻身

劉半農是一個

語言學家

對於中國的方言,他始終有自己的想法

。他曾經建議整理一部書,書中搜集各種罵人的方言,引起極大的爭議。但劉半農並沒有因此放棄,他依舊潛心研究方言,並且以身作則,足跡遍佈中國各地。

語言學家劉半農曾發明了一個漢字,卻受人誤解,如今我們都在用

1934年,劉半農為了完成

《方音字典》《中國方言地圖》

等關於方言的書籍的編寫,在炎炎夏日沿著平綏鐵路行進到綏遠、內蒙一帶考察方言,不幸染病,於同年七月逝世,年僅44歲。

劉半農的一生是波瀾壯闊的一生。

他受過高等教育,學識淵博,他在黑暗的時候為中國人民帶來黎明的曙光,他力排眾議,不顧他人的謾罵於非議,

創造了漢字“她”的歷史,他痴迷於方言研究

,為此付出了無數心血與努力,甚至為方言的最高理想而獻身。

他的偉大,從不讓人懷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