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0多年前,他就發明了火箭,連月球表面都有他的痕跡

神舟十二號發射成功,是中國在航天事業中的又一大成就。神舟十二號為中國載人航天工程發射的第十二艘飛船,是空間站關鍵技術驗證階段第四次飛行任務,也是空間站階段首次載人飛行任務。事實上,“火箭”在中國的歷史中,很早就出現了。中國才是“古代火箭”的故鄉。

600多年前,他就發明了火箭,連月球表面都有他的痕跡

古人一直擁有“飛天夢”,“嫦娥奔月”、“騰雲駕霧”、“”等成語都表現出了古人對於天空的嚮往。早在春秋戰國時期,墨子就做了能飛上天的木鳶:“墨子為木鳶,三年而成,飛一日而敗。”而同一時期的魯班也製作了木鵲,它可以連飛三天而不落地,這也是中國航天飛行最早的研究。

600多年前,他就發明了火箭,連月球表面都有他的痕跡

大家都知道,在發射飛船時,少不了重要的運載工具:火箭。火箭是運載著衛星、宇宙飛船等高科技裝置的助推器,它靠著燃料的巨大力量,將衛星等送上太空。

“火箭”一詞,最早見於《三國志·魏明帝紀》注引《魏略》,距今已有1700多年的歷史了。蜀國丞相諸葛亮率軍進攻魏國的陳倉,陳倉的守將郝昭突發奇想,他在箭頭上綁上火把,射向蜀軍攻城的雲梯。蜀軍的雲梯就被這種帶引號的“火箭”點燃,梯子上的人死的死、傷的傷,陳倉因此得以保全。從此,“火箭”便運用在了軍事上。這些原始的火箭在箭桿上綁著浸滿油脂的麻布,點燃後用弓弩射向敵方,可以起到縱火的作用。

600多年前,他就發明了火箭,連月球表面都有他的痕跡

雖然這是名副其實的“火箭”,不過直到宋朝,與現代火箭原理相同的武器才產生:它是把火藥裝在用紙糊成的筒裡壓實,綁在箭桿上,點燃後用弓發射出去。火藥燃燒會產生大量的氣體,這些氣體向後排出,形成的反作用力就會讓箭飛得更遠。這是人類歷史上最原始的“火藥箭”。南宋時期,這項技術開始大規模用於戰場,出現了最早的軍用火箭。

600多年前,他就發明了火箭,連月球表面都有他的痕跡

明朝發明“噴氣火箭”

到了元明之際,明朝時期的火箭繼承宋、金、元的火箭技術並將其發揚光大。朱元璋及其繼承者都很重視包括火箭在內的火器,它們被稱為“神器”。現代某些火箭都可以在那時找到它們的雛形。比如,明初“靖難之役”中所使用的“一窩蜂”火箭,這是中國最早將“噴氣火箭”用於戰爭的記載。民族英雄戚繼光在東南沿海抗擊倭寇時,常常將多個火箭筒固定在火箭車上發射,一次可以射出幾百乃至上千支火箭,這與後世的火箭炮車十分相似。

600多年前,他就發明了火箭,連月球表面都有他的痕跡

明朝“一窩蜂”火箭

明朝時,還製造了世界上最早的二級火箭“火龍出水”。明朝書籍《武備志》繪有“火龍出水”圖。該火箭在發射時,先點燃頭尾兩側的四支大火箭,推動火龍在距水面三四尺高度飛行,如火龍出於水面,該火箭飛行距離可達三四里。四支火箭燃燒將完時,引線引燃龍腹內的小火箭,由龍口飛出,飛向目標,可使敵方“人船俱焚”。

600多年前,他就發明了火箭,連月球表面都有他的痕跡

明朝火龍出水

明朝用火箭載人昇天

明朝時,火箭技術在軍事上的運用已經非常成熟。人們甚至還是幻想用火箭來載人,實現千百年來的“飛天”夢。最有名的是明朝人萬戶。據說,萬戶曾經從當時軍中廣泛使用的火箭身上吸取靈感,設計製造成了一種會飛的“飛龍”:它的前後兩端分別是木雕的龍頭和龍尾,下面各裝有兩個火箭筒,龍肚子裡裝有火藥,點燃引信後,能飛行一千米的路程。

600多年前,他就發明了火箭,連月球表面都有他的痕跡

萬戶一生中所做的最轟動的一件事就是嘗試火箭升空飛行。他坐在裝有47個當時最大的火箭的椅子上,雙手各持一大風箏,試圖藉助火箭的推力和風箏的升力實現飛行的夢想。儘管這次試驗失敗了,但萬戶被公認是嘗試利用火箭飛行的世界第一人。他應該也算是世界上第一個像搭載火箭的宇航員了吧。為了紀念萬戶,月球上的一個環形山以萬戶的名字命名。

600多年前,他就發明了火箭,連月球表面都有他的痕跡

後人描述的“萬戶飛天”的場景

如今,人類終於實現了搭乘火箭進入太空的夢想,而實現這一偉大夢想的原理與萬戶當年所採用的原理幾乎是一樣的。萬戶用自己的生命,為現代火箭的升空開闢了一條道路。為了紀念他的獻身精神,國際天文聯合會將月球上的一座環形山命名為“萬戶山”。他的這種為科學獻身的精神,讓人感到欽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