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傷了怎麼辦?讓繪畫療愈給予你內心的平和

人不太可能一直被負面情緒縈繞,再不幸的人應該也有快樂的時光。把精力全部放在創傷上,只和痛苦糾纏,並不能使你痊癒;療愈的力量來自你的正面情緒。

這是《創傷之前我是誰》書中的一段話。

受傷了怎麼辦?讓繪畫療愈給予你內心的平和

作者把書名命名為《創傷之前我是誰》,是因為作者深刻地體會到:有心理創傷的人在接受心理治療時,是需要經歷很長時間的準備階段,才能開始面對自己的創傷經歷。面對創傷之前的自己,對心理療愈非常重要。

本書有三位作者:

第一位是德國的心理學研究者路易絲·雷德曼:他深入研究創傷和創傷後遺症德 30餘年,主張在想象中,加入藝術療愈的元素。

第二位是德國的藝術心理治療師蘇珊·呂克:她是輔助路易絲·雷德曼在想象療法中增添了藝術療愈的元素,讓來訪者透過繪畫創作反映內心的影象。

第三位是德國的心理學研究者科妮麗婭·阿佩爾-拉姆:她為本書寫作了兒童和青少年的心理療愈部分。

受傷了怎麼辦?讓繪畫療愈給予你內心的平和

作者根據國際創傷壓力研究學會,釋出的創傷三階段治療指南,將想象力療法植入創傷的心理抗衡前期自體強大階段;中期直面創傷階段;後期融入階段。

人們可以重新想象過去的自己,在大腦中創造一個自己的積極的形象,為自己的創傷建立了一個“內在的安全島”——-幫助人們建立內心的穩定,直面並放下過去沉重的創傷性事件,開啟新的生活。

如果你正飽受心理受創的折磨,推薦你看看這本書,書中能讓你學到很多自愈創傷的方法:學會自我安慰和自我同情,讓你自體強大;學會直面苦難,接受受創的自己;學會在追求幸福的路上,接納自己的過去並融入自我。最終讓你找回內心強大的自己。

受傷了怎麼辦?讓繪畫療愈給予你內心的平和

正如書中所說:灰暗之後,先學會生存、學會咬緊牙關、學會堅持和鬥爭。當另一個輝光空間照到自己,請學會生活、學會希望、學會微笑、學會感動與被感動、學會信任、學會愛。

這個世界沒有不帶傷的人,逃避永遠不可能讓你幸福。在直面自己創傷的時候,哪怕會有淚、有痛,也要做一個勇敢堅強、有愛有溫度的人,才不負此生。

受傷了怎麼辦?讓繪畫療愈給予你內心的平和

給大家介紹一個繪畫療愈的方法,共同強大。巴勃羅·畢加索曾說:“每個小孩都是天生的藝術家,問題是怎樣在長大之後仍然保持這種天賦。”

用圖畫表達自己內心感受的兒童,會在之後的發展中將圖畫作為處理事情以及讓內心和外界對話的工具。

兒童在療愈過程中可以透過遊戲的方式、憑感覺和印象畫出自己的經歷,透過圖畫表達看法、需求和願望,調節自己接觸外部世界時不可避免的衝突。

受傷了怎麼辦?讓繪畫療愈給予你內心的平和

對於那些在創傷經歷中失去控制,在過去陷入無能為力狀態的受創者來說,重新信賴自己的決斷和行為能力無比重要。

受創者選擇用紅色和黑色代表自己當下的心理狀態。她用這兩種顏色在紙上畫了一個黑圈包裹著鮮紅的“憤怒線團”。

受傷了怎麼辦?讓繪畫療愈給予你內心的平和

在第二輪,她選擇了明亮的黃色作為有支援作用的顏色,並用這種明黃色在“憤怒線團”之外畫了一個圈,將其包裹在中間。

來訪者在之後的談話中講述了自己被拋棄的孤獨感以及折磨自己的憤怒感,“黑色的圓圈是一層濃重的悲哀”,壓抑著自己的憤怒。她將黃色的圈聯想為“人與人之間的溫暖”,如果她願意,這種溫暖可以幫她重新開始。

受創者在第二輪練習中自發地與自己的能力建立了聯絡,限制並平衡了自己沉重的情緒,可以隨心感受身邊的親密感和歸屬感。

受傷了怎麼辦?讓繪畫療愈給予你內心的平和

受創者在繪畫過程中脫離了內心的隔絕狀態,與自己的能力和周圍的環境建立了聯絡。她給自己的繪畫取了一個充滿積極認知的標題——“我能接收並散播能量”,她甚至可以清晰地體會到胸前有陣陣“暖暖、麻麻的”的感覺掠過。

讓我們都遠離傷害,讓我們在傷害後慢慢的療愈自己,讓我們都內心平靜,心懷感恩、認真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