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解了孔子的四個聖人之道,即可理解太極生兩儀的真正含義

被稱為群經之首、大道之源的《易經》,歷來就是一本頗有爭議的書,在秦始皇焚書坑儒的時候,有人認為《易經》也是儒家經典,必須跟《詩經》、《尚書》一起燒掉,而秦始皇的宰相李斯等人,認為《易經》只不過是一本卜筮之書,這才讓《易經》逃過了秦火一劫,可見在那個時候,人們對於《易經》是本什麼樣的書,就已經很有爭議了。

二千多年來的文人學者,對《易經》的註解註釋更是浩如煙海,根據《漢書藝文志六藝十二篇》的記載,就有“易經十二篇”、“凡易十三家,二百九十四篇”,可見在西漢初期,就有大量的《易經》類書籍。

理解了孔子的四個聖人之道,即可理解太極生兩儀的真正含義

對於《易經繫辭》中這一段大家都比較熟悉的千古名言:是故易有太極,是生兩儀,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定吉凶,吉凶生大業。二千多年來的文人學者,對此也作出過多種多樣的解釋。

有很多人認為,這一段話講的是宇宙的生成過程,是中國古代的宇宙生成論。這些人認為,太極是天地未分時的統一體,是世界的本源,是世界產生總過程的開始,由太極生出天地,天地執行而有四時,四時執行演變出雷、風、水、火、山、澤,然後萬物生成。

在古往今來的文人學者中,把“易有太極,是生兩儀”這段話,理解為宇宙生成論的不乏其人,其中還有不少名人各家,這些文人學者還把這段話,跟老子的“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聯絡起來,這樣就始終給這段話打上宇宙生成論的烙印了。

也許,這也是後人把伏羲神化的原因之一吧!根據民國時期的1942年在長沙子彈庫楚墓出土的《楚帛書》記載,伏羲和女媧還是堪稱盤古一樣的創始神,是伏羲和女媧創造了宇宙天地。到了清道光年間,《樂育堂語錄》的作者黃裳,此黃裳可不是《九陰真經》的作者黃裳,更認為是伏羲以一擬太極,然後一畫開天,從而創造了世間萬物和生命。

如果這一段千古名言,真的是宇宙生成論的話,那這一段話放在《繫辭》中,應該跟《繫辭》上下文的意思相連貫才是,但根據《繫辭上》第十一章的內容,總覺得宇宙生成論跟前後文的意思,是很不通順連貫的,甚至跟“八卦定吉凶,吉凶生大業”這兩句話,都不通順連貫,這實在是一個值得商榷的問題。

理解了孔子的四個聖人之道,即可理解太極生兩儀的真正含義

為了弄清楚這一段千古名言的真正意思,我們必須先弄清楚八卦的來歷和作用。

根據《易經繫辭下》:(伏羲)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類萬物之情。《史記太史公自序》:餘聞之先人曰:“伏羲至純厚,作易八卦。”我們從這兩本書的記載中,可以清楚地知道八卦的創作者,就是上古時期的伏羲,商周時期的周文王,又在伏羲八卦的基礎上寫成了《易經》,後來到了春秋末期,孔子又給《易經》寫了十翼《易傳》。

我們在以前的多篇文章中,已經反覆論述過伏羲創作八卦的目的,就是為了卜筮,這一點就不再多講了。

我們還在前面的文章,對《繫辭上》第十一章的內容,從“子曰:夫易何為者也”到“利用出入,民鹹用之謂之神”,進行了詳細的解釋,論述了第十一章的前三段內容,講的都是卜筮,也由此推斷出“易有太極,是生兩儀”這一段名言,所講的也是卜筮。

我們還注意到“易有太極”的易,也就是“太卜掌三易之法”的易,也就是《易經》或者《周易》的易,也就是《易傳》中“易有聖人之道四焉”的易。

理解了孔子的四個聖人之道,即可理解太極生兩儀的真正含義

《繫辭上》第十章:易有聖人之道四焉,以言者尚其辭,以動者尚其變,以制器者尚其象,以卜筮者尚其佔。

《繫辭上》第十章的內容,其實就是孔子對四個聖人之道的展開講述,按照這個思路就可以清楚地看出,第二段“問焉而以言”,講的就是“以言者尚其辭”,第三段“參伍以變”、“通其變”,講的就是“以動者尚其變”,第三段“寂然不動,感而遂通天下之故”,講的就是“以卜筮者尚其佔”。

但是,第十章的第四段,並沒有講“以制器者尚其象”,而是提前對四個聖人之道進行了概括。

為什麼在第十章中,找不到“以制器者尚其象”的內容呢?原來這部分內容,都寫在了第十二章之中,孔子是因為“以制器者尚其象”的內容很重要,是屬於對《易經》的綜合運用,所以就在第十二章中,用一章的內容寫了“以制器者尚其象”,文中的“聖人立象以盡意”、“形而下謂之器”,就是對“以制器者尚其象”的詳細講述。

再回過頭來看第十一章,就可以很清楚的看到,這一章既不是“尚其辭”、“尚其變”,也不是“尚其象”,而是“以卜筮者尚其佔”。

理解了孔子的四個聖人之道,即可理解太極生兩儀的真正含義

原來孔子是因為“尚其佔”和“尚其象”的內容比較多,所以就特地用了兩個章節,來分別說明“以卜筮者尚其佔”和“以制器者尚其象”。

又因為卜筮是“天下之至神”,不是一件很簡單很隨便的事情,所以孔子在第十章中,只是極簡要地提到了卜筮,而在第十一章中,才對卜筮進行了詳細講解,所以第十一章的內容,講的都是卜筮。

“易有太極,是生兩儀”這段千古名言,就放在專講卜筮的第十一章中,如果不是講卜筮又是講什麼呢?

所以,“易有太極”的易,就是“易有聖人之道四焉”的易,也就是卜筮的意思。

明白了易就是卜筮的易,當然就能明白,“易有太極”就是指卜筮有太極,“是生兩儀”就是指卜筮的太極會產生兩儀,“兩儀生四象”就是指卜筮的兩儀會產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就是指卜筮的四象會產生八卦,“八卦生吉凶”就是指卜筮的八卦會產生吉凶之象,“吉凶生大業”就是指吉凶之象能夠指導人們避凶趨吉,這應該是非常容易理解的!

理解了孔子的四個聖人之道,即可理解太極生兩儀的真正含義

關於在卜筮中怎麼會產生兩儀四象八卦的?我們在前一篇《揭示太極兩儀四象八卦的真正含義,破除易經的盲目亂解》的文章中,已經對卜筮中的兩儀四象八卦,進行過詳細的講述,這裡就不再一一重複了。

而且,“八卦定吉凶,吉凶生大業”這十個字,也只有理解為卜筮才能連貫通順,除了卜筮之外的任何理解,都是非常牽強彆扭的。

真不知道古往今來的這麼多文人學者,怎麼會對易、吉凶、大業這三個關鍵詞視而不見,只看見“太極生兩儀,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於是就把這句話扯到宇宙生成論上面去了。

退一步說,如果在“四象生八卦”的後面加一句“八卦生萬物”,或者加“八卦生六十四卦,六十四卦生萬物”,那才可以說是宇宙生成論,但《繫辭》中明明寫的是“八卦生吉凶,吉凶生大業”,當然就跟宇宙天地的生成沒有任何的關係了。

還有一些民間人士,把“易有太極”的易,解釋成元氣,認為是元氣生成了陰陽八卦,這樣就更沒有依據了,易這個字在古代漢語中,從來就沒有解釋為元氣的,否則“太卜掌三易之法”豈不成了太卜掌三種元氣之法?

理解了孔子的四個聖人之道,即可理解太極生兩儀的真正含義

所以,我們確定“易有太極,是生兩儀”這段千古名言,並不是什麼中國古代的宇宙生成論,更談不上是《易經》的綱領。

那麼,明明是表示卜筮的“易有太極,是生兩儀”,怎麼會跟宇宙生成論扯上關係的呢?或者說,這兩者之間有沒有間接的關係呢?

我們將在以後的文章中,再來詳細介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