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初八為穀日,穀日古詩七首,解讀穀日的來歷

正月初八穀日宋詩七首:穀旦佔年喜得晴,春來無物不回生

正月初八,是民間的”穀日“。在漫長的農耕社會,穀日的習俗是對寫有穀物名稱的牌位進行 膜拜 。那麼為什麼是正月初八呢?

這是起源於先秦之前的關於女媧創世界的傳說。

傳說這天下的萬物都是女媧神一手創造的,先秦之前又和古代的占星以紀年月相結合,就形成了 女媧正月初一造雞,初二造狗,初三造豬,初四造羊,初五造牛,初六造馬,初七造人,初八造穀物的傳說。

流傳到隋朝的西漢東方朔《佔書》上有“歲後八日,一日雞,二日犬,三日豕,四日羊,五日牛,六日馬,七日人,八日谷。其日晴,所主之物育,陰則災”,這是秦漢年間的方士,占卜一年六畜和五穀興旺的民間雜書。西漢東漢已經將正月初七定為“人日”節日,那麼正月初八“穀日”則以旺盛的生命力在民間流傳。傳說,這天晴,就預示著這年的收成好,風調雨順。

尤其傳統的農耕社會,穀物帶來安定富庶,同時也面臨氣候,災害等諸多變數,人們從土地糧食獲得必要的生存,對於糧食的敬重和愛惜,體現在穀日對農作物的虔誠祭祀上。萬物有靈,保佑風調雨順,年年有餘。

但是漫長的時期,這只是在民間。

真正將“穀日”提升到一個重要日子的是宋仁宗。

?正月初八為穀日,穀日古詩七首,解讀穀日的來歷

“天祚有開,文德來遠。

祈穀日辛,侑神禮展。”仁宗御製(《宋史·樂志》

景祐元年祈谷祀昊天,太宗配,作《仁安》以奠幣,《紹安》以酌獻。

從來是民間的穀日祭祀穀神和穀物,在1034年農曆1月八日,上升到皇帝國家層面。

這是一場高規格的祭祀,宋仁宗親自祭祀,先做仁安樂曲歌頌,獻上祭祀用的錢幣,二用紹安樂曲歌頌,獻上美酒。這首詩是祭祀的樂曲歌,宮廷音樂團隊演奏並歌唱。

上天賜福,帶來好運,仁慈遠來,匯聚在這裡。

我們祈禱五穀日漸繁茂,用虔誠的儀式祭祀你們。

這是史無前例的,也讓很多朝臣和官員知道了“穀日”,這是為什麼?

來看看《續資治通鑑》裡,寫了些什麼。

“春正月甲子,遣使督江、淮漕米,以賑京東饑民。

丙寅,詔開封府界諸縣作糜粥以濟民,諸路災傷州軍亦如之。

詔天下災傷縣權停造丁產簿,竣歲豐後如舊。“

也就是說頭年到這年,北宋遭遇了極大的農業災荒,過年的時候,京城東面就已經有無數的災民,皇帝忙著排程糧食賑災。而很多州縣,已經到了皇帝要求個府州做粥賑濟災民的緊急狀況。

這才有了皇帝在正月初八百忙之中,開啟隆重的祭祀穀物的儀式。

有過災荒沉重忙碌體驗的帝國官僚和文士,深感糧食是國家安定的命脈,這才將”穀日“,正式傳播。開始有了”穀日“入詩,進入生活。

?正月初八為穀日,穀日古詩七首,解讀穀日的來歷

”姬旦陳王業,農官報歲功。

新晴春滿野,宿霧曉披空。

賣卜煩鄰叟,知時訪老翁。

更須圖夕雨,土脈盡豐融。“ 宋 · 張侃《穀日 其一》

又是一年春天,為了預測一年的收成,管理農業的我,開始在穀日走訪基層,判斷一年的收成。

我看見新春晴朗的陽光灑遍田野,草木發著春天的嫩芽,晨霧繚繞,好個潤澤的早春。

我下到基層,去問種田的老人,您看,今年收成將會如何?

若要是想了解農時,那必須親自問這裡對耕作有經驗的老翁。

老翁說,你不用看那些書上寫的,早上天晴會如何,晚上下雨會如何,我以我的經驗告訴你,今年的土地不錯,地氣膏腴,不需要什麼穀日下雨,今年就是個好收成!

那麼可以看到因為災荒的經歷,皇帝肯定看重”穀日“,要求官員根據早春的實際情況,進行收成預測,但是最質樸的農民,卻不迷信,他們是根據土地的肥沃程度,和多年的種植經驗,綜合判斷。

在宋朝,”穀日“並非只是祭祀幾種糧食,看這天晴雨來預測豐年。

對”穀日“的重視,實際是對農業的重視,做好農業的預測。

從這首詩可以看到,很多官員還是下到基層,實打實地做調查工作的。宋朝也成為古代一個農業發達,精耕細作的農業社會。

”參星瞻穀日,水影量元夕。

旱潦種早晚,老農從定策。

催耕鳴鳩起,護竿烏鵲去。

秋成不饜懷,暑雨不告勞。

歲時社酒會,扶醉有年高。“ 宋 · 呂本中《田家漫興 其二》

穀日是正月初八,此時天上的參星出現,對應正月初八這個日子,這是上古用天象對應四季時段的一種方式。所以這天農村還要祭祀星辰,所謂”順星“,就是祭祀天上的星辰,以保佑人間的安康和豐收。

穀日看見參星,就知道穀日到了,看見春水漲到一定程度,就知道元宵節到了。

是旱是災,穀子早種還是晚種,要聽從有經驗的老農的建議。

春天農民聽著布穀鳥聲就下田播種,保護著莊稼在田野裡樹起草人,讓鳥類遠離。夏天熱而有雨,農民們也不辭勞苦在田中,就算秋天到了,收成下來,農民也是不輕鬆的。

唯一隻有在過年的時候,才放鬆幾天,和鄉親們喝酒盡醉啊。

這首詩寫了農民四季的辛苦,披星戴月,辛勤勞作,將對土地的愛都化作了耕耘和守望。

那穀日,那元宵節,他們也從來沒有放鬆觀察土地,降水和農作物的變化。

?正月初八為穀日,穀日古詩七首,解讀穀日的來歷

”過了梅花第一風,東皋南陌漸融融。

柔桑弱柳俱青眼,看見春歸阿堵中。“ 南宋 · 周密《穀日野步》

到了南宋,正月初八已經習慣叫作穀日了,哪怕是城市居住的人們。

此時早春,正是出遊的好季節。

去郊外的原野走走,感受田野春氣。

這已經是正月初八了,當然如果按照新年算春天,梅花已經七度春風。如果按立春來算,今日肯定不是立春第一天,所以他說,過了梅花第一風。

那城市之外的田園,草色返青,逐漸有春滿大地的態勢。

我看見桑條柳樹上,都是最嫩的還未展開的嫩芽如眼睛,那春天的風暖暖,這是春天帶著醉意歸來。不過,我也是喝了一點酒的哦,春漸歸,人如醉。

?正月初八為穀日,穀日古詩七首,解讀穀日的來歷

”寒風剪剪雨冥冥,水白雲黃菜麥青。

聽得老農牆外語,今年不得看參星。“元末明初 · 陶宗儀 《穀日雨 》

這年的正月初八穀日有雨。

那春雨春寒,寒風片片,煙雨迷離。

此時的江南,水流在春雨中發白,天上彷彿還有雪的樣子,但是這樣早春的雨水,那蔬菜卻是青油油的。

我望著窗外綠色早春的田野,聽見有農民路過牆角,他們互相打著招呼,在說話。

說什麼呢,今天是穀日,這樣的天氣,晚上看不到天上的參星。

農民為什麼要看參星呢?實際上這是戶外祭星的儀式,但是也無妨,在家裡點燈也是一樣。

這是江南地區的農民,田野里長著的大半是蔬菜不是麥子,所以他們的對話也相對輕鬆。

只有以麥子為主要糧食作物的北方,對於”穀日“的儀式才分外看重吧,畢竟那田野裡的冬小麥,靠的就是雨水和天氣,祭祀也就更加有著心情的祈願。

?正月初八為穀日,穀日古詩七首,解讀穀日的來歷

”穀旦佔年喜得晴,春來無物不回生。

日升暘谷冰初泮,星轉蒼龍木向榮。

鬥米三錢書歲稔,遺蝗千尺見時平。

風流只有梁園客,特寄新詩為寫情。“ 元末 · 王翰《穀日喜晴和體方韻》

上文談到起源於秦漢的方士占卜。早上是晴天,好像一年的收成就有保障。這更多的是心理上的。

正月初八,早春時節,無論晴雨,都已經進入萬木茁芽的春天。只是晴天更讓人歡喜。

太陽從東方暘谷升起,冰河解凍,北斗星指向東方,萬木開始欣欣向榮。

三錢可以買一斗平價米的太平盛世,蝗蟲埋在深深地下,不再有災荒,咱也沒有什麼可以表達的,就寫詩,來祝福這太平年歲的美好”穀日“吧。

雖然百無一用是書生,但是他們起碼知道農業好,米價平,有國有家,哪怕穀日這種占卜他隔靴搔癢,但也是一種祝福。

詩人,慢慢寫,寫出太平和豐收氣象來!

?正月初八為穀日,穀日古詩七首,解讀穀日的來歷

“穀日更宜晴,晴知百穀成。

人情先卜歲,禽語已催耕。

凍渚蒲芽短,春畦菜甲明。

惟欣田舍酒,歸與老農傾。” 明 · 區大相《穀日晴》

“穀日”流傳下來,實際是個敬重糧食,充滿祝福的日子。

晴和雨只是一種心情。因為此時下雨,也是春雨,給土地以早春的灌溉。

但是天晴會有視覺和願望的明麗,彷彿看得見秋天田野裡沉甸甸的果實。

早春占卜歲收,是種祝福和願望。比如穀日這天,到底是晴好陰好還是雨好呢?估計各個地方的風俗和判斷都不一樣。因為,第一首詩裡,明顯表達的是“穀日”那天黃昏或者晚上有雨,一年的收成會好,而東方朔和普通人的認知是晴天好。

所以“穀日”佔年,本來也就是圖吉利。

真正的農民,會想辦法讓土地獲得理想的高產。

比如,布穀鳥叫了,早春時節,就要忙著春耕了。

早春河流還有冰凍,已經有新鮮的蘆葦根可以吃,已經有蔬菜綠得清新耀眼。

“穀日”最美的是和農民把酒,話話真正桑麻農事,種植技術。外面晴也好,雨也好,都不會失去對糧食和土地風虔誠和熱愛。

?正月初八為穀日,穀日古詩七首,解讀穀日的來歷

當代的“穀日”,我們追求什麼呢?糧食安全和節約。那是國家和人民生存的根本,那是盛世的基石。要對糧食存有敬畏和感激,要對農業科研者和工作者,懷有感激和感恩。

風調雨順,五穀豐登,國泰民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