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宗元最愁腸百結的一首詩,讀來讓人蕩氣迴腸,感慨萬千!

柳宗元最愁腸百結的一首詩,讀來讓人蕩氣迴腸,感慨萬千!

仰望星空,是因為我們腳踏實地。

生活中,我們或許都有過這樣的經歷,當你和其他人共同挑選某樣東西的時候,選擇後總有那麼一剎那的後悔,潛意識中總認為別人的才更好。這種潛意識來自於莫名的幻想,幻想的另一個代名詞是“假如”。擁有的歸屬感讓人渴望完美,因而幻想總會有一股莫名的吸引力。正如有人說,得不到的才是最好的。

古人也常犯這樣的毛病。柳宗元的文學造詣本已很難有人企及,但他對自己的仕途坎坷仍然心有不甘。古往今來,王侯將相不勝列舉,但又有多少人能抵得過時間的打磨,依舊閃耀在今人的視野裡?

柳宗元雖然在政治上不得志,但文學上的成就足以讓他名垂青史,流芳千古。

柳宗元最愁腸百結的一首詩,讀來讓人蕩氣迴腸,感慨萬千!

登柳州城樓

寄漳、汀、封、連四州刺史

城上高樓接大荒,海天愁思正茫茫。

驚風亂颭芙蓉水,密雨斜侵薜荔牆。

嶺樹重遮千里目,江流曲似九迴腸。

共來百越文身地,猶自音書滯一鄉。

注:颭(zhǎn)

元和十年(815),柳宗元遠放柳州(今屬廣西)。如果說革新失敗被貶永州司馬還有東山再起的希望,那再次遠放就意味著政治生命的結束。可以想見他心中難以言明的憤懣、幽怨和近乎絕望的孤獨。

因而,即使被嚴密監控,他也要寄詩給同為永貞革新同志的四位友人——漳州刺史韓泰、汀州刺史韓曄、封州刺史陳諫、連州刺史劉禹錫。

柳宗元最愁腸百結的一首詩,讀來讓人蕩氣迴腸,感慨萬千!

邊城擁託著城樓,城樓高處有一人,目光越過荒原,神思與海天相通。天地間彷彿都充盈著他的愁思。

芙蓉、薜荔都是《楚辭》中的美好之物。

《離騷》曰:“制芰荷以為衣兮,集芙蓉以為裳。不吾知其亦已兮,苟餘情其信芳。”

《九歌·雲中君》曰:“採薜荔兮水中,搴芙蓉兮木末。”可見芙蓉、薜荔之高潔美好。

柳宗元最愁腸百結的一首詩,讀來讓人蕩氣迴腸,感慨萬千!

然而眼下,芙蓉被狂風颳倒,薜荔為暴雨摧殘,美好之物被無情地打擊破壞,正如充滿理想的人們卻被打壓摧殘。

面對此種景象,令人不由為之憂恐、憤懣。

嶺樹青蒼,阻隔了千里望友的視野;曲折江流,彷彿詩人迴環不解的愁腸。

前三聯的景物描寫已滲透了憂憤之情,尾聯便點出詩人心中最深的怨憤:

遠放邊州,幸尚五人同來,卻因蠻鄉異域而音書斷絕。

“共來”與“猶自”的鮮明對比,突出詩人胸中強烈的不平之氣。

柳宗元最愁腸百結的一首詩,讀來讓人蕩氣迴腸,感慨萬千!

這首詩是柳宗元託物寓意的名篇,全詩四聯八句,語言簡潔而含義豐富。

全詩以登樓遠望起興,先展開一個大遠景,接著收攏為近景,然後再度推為中遠景。三層景物的距離不同,作用也不同。

首二句的大遠景是為烘托愁思的無際,次二句的近景是為暗喻處境的窮厄,五、六句的中遠景則是抒發有家難歸的痛苦,都頗堪玩味。

蘇軾是異代的貶黜者,他稱讚柳氏山水詩“發纖穠於簡古,寄至味於淡泊”(《書黃子思詩集後》),但柳氏此詩,面對比劉禹錫“巴山楚水淒涼地”更為遙遠的三楚百越的淒涼山水民俗,於驚風密雨之際,柳子與屈子要作何等的《天問》、《天對》呢?

貶官以焦慮的內心,撞擊著淒涼的貶所山川,他的詩成了他高貴而被棄置的生命的見證。

柳宗元最愁腸百結的一首詩,讀來讓人蕩氣迴腸,感慨萬千!

在柳宗元赴任柳州之前,曾經發生了這樣一件事。當時朝廷對劉禹錫的處理,是將之貶為播州刺史,播州在貴州,在唐朝時比柳州更為僻遠難行。

柳宗元知道了這個訊息,就上書朝廷,請求將自己和劉禹錫的貶地對調,理由是劉禹錫母親的年齡已經很大了,如果與劉一起到西南,身體會受不了,而如果她不與劉一起走,以她的高齡,則無異於讓他們母子天人永隔。在大臣裴度的幫助下,朝廷最終將劉禹錫改任連州刺史,而柳宗元到柳州不變。

如此重情之人,寫出如此好詩,也就不足為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