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晉田園詩人——陶淵明

東晉田園詩人——陶淵明

陶淵明(公元365~427),名潛,字元亮,又有五柳先生之號,死後自諡敬節,人稱靖節。江西省九江市人潯陽柴桑,又名宜豐人。從東晉晚期至劉宋初,是一位傑出的詩人,辭賦家和文學家。被稱為“隱世詩宗”和“田園詩宗”。江西第一個文壇泰斗。

他曾經擔任過江州祭酒,建威參軍,鎮軍參軍,彭澤縣知府,上一次是彭澤縣的知府,八十餘日之後,他辭官,回到鄉下。他是中國歷史上最早的一代田園詩,被譽為“古往今來的散文家”,著有《陶淵明集》。

東晉田園詩人——陶淵明

人物生平

早年生活

淵明的曾祖或為陶侃(雖有爭論,但其血脈聯絡是毋庸置疑的)。祖父孟嘉是金朝有名的文人,迎娶了陶侃的第10個女兒。他的爺爺曾經是一位縣令(他的名字有兩種,一種是叫‘戴’,或者叫‘莫’,他的父親是一位‘隱居於世’的人,他的真實身份已經無從考證了。小淵明有個三歲的庶女,後來嫁到了程,所以陶世子才會叫她程氏妹。從他父親還有一個小妾的角度來看,他的家庭條件並不差。八年的時候,他的父親死了,他的家族就開始走下坡路。十二歲的時候,庶出的母親去世,淵明在之後的一篇散文中記述了這件事情:“慈孝早,幼童時興。我二十六歲,你只有九歲。”(《祭程氏妹文》)二十多歲的時候,家裡就特別窮,有一首詩可證明:“弱年逢家窮。”(《有會而作》)

淵明“自小研讀經文,好清淨,好行善,執孤之心,愛群峰,野心勃勃,異於世俗。”[5]《榮木》序言:“總角聞道”、《飲酒》十六:“年幼不識,遊歷六書”,他年輕時受過儒學薰陶,有“野心勃勃,野心勃勃,遙望遠方”(《雜詩》);在老莊流行的時代,他深受道教的影響,從小就喜愛大自然:“少年不適俗,天性深於丘陵。”(《歸園田居》一);看著樹影婆娑,聽著鳥兒的鳴叫,又是歡喜又是歡喜。有云:五月裡,睡在北方窗戶下,被冷氣一吹,就是“羲皇”。“知其淺,知其難。”(《與子儼等疏》)他既是儒學,又是道教。

東晉田園詩人——陶淵明

仕宦生涯

淵明二十多歲就踏上了仕途。《飲酒》十:“我曾經到過東海。山路崎嶇,險象環生。這是什麼意思?像是被飢餓逼得走投無路。軍中一人吃一頓,餘下幾人。恐怕這不是什麼好東西,休息一下就可以了。”這是對他的仕途生活的回顧。在這一時期,他因生計被迫擔任的下層官員的細節已經無從考證了。在家中住了一段時間,二十九年後,他被任命為江州御史(這一職位的具體職責還有待考證),很快就因受不了官場,辭去了自己的職務。沒過多久,他就被縣衙任命為了戶部尚書,他辭去了這件事情,繼續留在家裡。

淵明於隆安二年(398)拜於桓玄門下。隆安四年初年(四百年),奉命進京,五月由都歸國,於規林因狂風而受阻,寫下《庚子歲五月從都還阻風規林》,以抒發思鄉之情,思故園之思。一年之後,母親去世,回到了潯陽。三年後,淵明以四十之名,斯之大,為劉裕效力。他現在的情緒很複雜,他想要為官場做一番事業,但離開了官場,他又想起了鄉間,“望盡河山,思山在水。”(《始作鎮軍參軍經曲阿作》)。

義熙元年(405)3月,淵明在建威大將劉敬宣的軍隊中,經過錢溪使都,寫下了《乙巳歲三月為建威參軍使都經錢溪》詩云:“朝暮觀山,萬事皆如往昔”、“重情不分,園田日夢想,安然不分。”

東晉田園詩人——陶淵明

隱居生活

淵明在義熙元年(四百五十五)的8月,做了他的彭澤令。十一月程氏妹在武昌陣亡,淵明作《歸去來兮辭》,解印而退,從此隱居,終其一生。這時,元明的政治心態進入了一個清晰的階段,他的思維也進入了一個成熟的階段。和以往的勞作不同,秦然現在是清醒的,他知道自己這麼做的原因。他以前的農村,看起來像是一個小地主,但現在,他的收入更多,更像是一個普通的農夫。在此過程中,他寫下了大量的詩歌作品,其中有《歸園田居》五首,《雜詩》十二首。

義熙四年六月間,淵明家裡失火,房屋倒塌,不得已搬遷。

義熙十一年,朝廷召他為佐郎,淵明以生病為由拒絕了。

王弘於義熙十四年(418年)任江州知府,與淵明相識,兩人穿著白衣,飲酒作樂。

元嘉元年(424),顏延之任始安郡守,與淵明相識,顏公曾出過一次酒。

元嘉四年,檀道濟聽說袁明的名字,登門拜訪,送上一塊樑子,並勸說袁銘放棄仕淵明,但袁銘沒有接受。淵明在這一年死於潯陽。他死後,他的朋友把他的名字改為“靖節”,後來又被稱為“陶靖節”。

東晉田園詩人——陶淵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