晉文公成為春秋五霸中第二位霸主,開創了晉國長達百年的霸業

晉文公成為春秋五霸中第二位霸主,開創了晉國長達百年的霸業。一方面是跟從重耳流亡諸國的賢士趙衰、狐偃、賈佗、先軫、魏犨等人的輔佐;另一方面與遵從“

郭偃之法

”進行的改革是分不開的。那麼這個與管仲齊名輔佐晉文公成就霸業的郭偃到底是誰呢?“

郭偃之法

”又有哪些具體內容呢?

《韓非子·南面》記載:“管仲毋易齊,郭偃毋易晉,則桓文不霸矣”。

晉文公成為春秋五霸中第二位霸主,開創了晉國長達百年的霸業

晉文公與“五賢”

一、擅長預言的“太卜”郭偃

郭偃,北虢國虢序的後裔,擔任晉國“

太卜

”一職,所以在《左傳》中又稱為卜偃。相傳,郭偃對龜卜非常長精通,卜卦技藝高超,百不失一,簡直達到了出神入化的境界。關於郭偃的事蹟和言論,散見於各種先秦典籍,如《左傳》、《國語》等。起於魯閔公元年、終於魯僖公三十二年,跨越晉獻、惠、懷、文四公,《左傳》記錄了七次卜偃(郭偃)占卜或預言,正是這些占卜或預言見證了晉國從大國變成了強國。

公元前661年,晉獻公以趙夙駕御戰車,畢萬作為車右。晉軍一舉消滅耿國、霍國和魏國三個小諸侯國。晉軍凱旋而回後,晉獻公為了獎勵英勇作戰的趙夙和畢萬,將耿地賜給趙夙,將魏地賜給畢萬。卜偃預言畢萬的後代必定昌盛。

《左傳·閔公元年》記載:卜偃曰:「

畢萬之後必大。萬,盈數也;魏,大名也;以是始賞,天啟之矣。天子曰兆民,諸侯曰萬民。今名之大,以從盈數,其必有眾。

公元前658年,虢公在桑田打敗了戎人,卜偃預言虢國將亡。

《左傳·僖公二年》記載:虢公敗戎於桑田。晉卜偃曰:「

虢必亡矣。亡下陽不懼,而又有功,是天奪之鑑,而益其疾也。必易晉而不撫其民矣,不可以五稔。

公元前655年,晉獻公想吞併鄰近的虞國和虢國,這兩個姬姓之國關係不錯。晉如襲虞,虢會出兵救援;晉若攻虢,虞也會出兵相助。大臣荀息向晉獻公獻上“假道伐虢”之計。晉獻公詢問卜偃能否滅亡虢國,卜偃預言當在“九月、十月之交”。

《左傳·僖公五年》記載:八月甲午,晉侯圍上陽。問於卜偃曰:“吾其濟乎”?對曰:“

克之。

”公曰:“何時?”對曰:“

童謠雲:‘丙之晨,龍尾伏辰,均服振振,取虢之旂。鶉之賁賁,天策焞焞,火中成軍,虢公其奔。’其九月、十月之交乎。丙子旦,日在尾,月在策,鶉火中,必是時也。

公元前646年,沙鹿山崩塌,卜偃預言晉國將會有大的災難,幾乎會亡國。

《左傳·僖公十四年》記載:秋八月辛卯,沙鹿崩。晉卜偃曰:“

期年將有大咎,幾亡國。

公元前637年,晉懷公回國即位,殺死了不願召回兒子狐毛、狐偃的狐突。卜偃於是稱疾不出,指責懷公只知道殺戮。

《左傳·僖公二十三年》記載:卜偃稱疾不出,曰:“

《周書》有之:‘乃大明服。’己則不明而殺人以逞,不亦難乎?民不見德而唯戮是聞,其何後之有?

公元前635年,周王室爆發子帶之亂,狐偃勸說晉文公奉迎天子,晉文公詢問卜偃。卜偃用龜卜、草筮占卜得到結果是“吉”。

《左傳·僖公二十五年》:使卜偃卜之,曰:“

吉。遇黃帝戰於阪泉之兆。

”公曰:“吾不堪也。”對曰:“

周禮未改。今之王,古之帝也。

”公曰:“筮之。”筮之,遇《大有》之《睽》,曰:“

吉。遇‘公用享於天子’之卦也。戰克而王饗,吉孰大焉,且是卦也,天為澤以當日,天子降心以逆公,不亦可乎?《大有》去《睽》而復,亦其所也。

”晉侯辭秦師而下。三月甲辰,次於陽樊。右師圍溫,左師逆王。夏四月丁巳,王入於王城,取大叔於溫,殺之於隰城。

公元前628年。晉文公剛剛逝世,從絳都出殯到曲沃的途中棺槨發出響聲如牛叫。卜偃預言有西方軍隊進攻我國,晉軍應該早做準備。

《左傳·僖公三十二年》記載:冬,晉文公卒。庚辰,將殯於曲沃,出絳,柩有聲如牛。卜偃使大夫拜。曰:「

君命大事。將有西師過軼我,擊之,必大捷焉。

《左傳》中記錄的卜偃(郭偃)七次占卜或預言無一不準,顯示出了高超的占卜技巧;卜偃(郭偃)又能根據政治形勢,為晉國國君貢獻出相當高的謀略,顯示出過人的政治天賦和遠見。

二、郭偃之法到底是什麼?

商鞅變法之前,商鞅為了說服秦孝公堅定變法的決心,引用了郭偃變法的改革言論,這在側面可以看出郭偃具備相當高的政治智慧。

《商君書·更法》記載:“郭偃之法曰:‘論至德者不和於俗;成大功者不謀於眾。’”

郭偃在用人制度上堅持“親親”與“尚賢”兼顧的原則,強調由經濟領域開始實施改革,進而接著擴充套件到用人制度上面。

採用“君食貢”的制度,具體內容是“公食貢、大夫食邑、士食田、庶人食力、工商食官、皂隸食職、官宰食加。”,就是要求國君不再保留任何土地,將土地賜給手下的人,然後從手下的大夫那裡收取貢奉來作為主要的收入來源。其實這就是“封土建國”制度的發展,從周武王姬發滅商建周至平王東遷,周朝保持二百七十五年了強盛,主要依靠的就是封建制度。晉國作為姬姓封國沿襲並發展這種制度依然能夠維持國家的繁盛。

與管仲齊名的晉國郭偃以及其輔佐晉文公改革形成的“

郭偃之法

”是三晉法家學派的源頭,戰國時期的法家人物大多薈萃於三晉,如李悝、吳起、商鞅、慎到、申不害等人的變法改革措施均受到“

郭偃之法

”的影響。

晉文公成為春秋五霸中第二位霸主,開創了晉國長達百年的霸業

晉文公人物關係圖

三、賞賜跟隨流亡的賢者

晉文公賞賜隨從自己逃亡的人員和各位有功之臣,功大的封給城邑,功小的授與爵位。按照“

諸姬之良,掌其中官。異姓之能,掌其遠官

”的原則大封功臣。其中封狐偃為相、先軫為帥;讓趙衰、胥臣、欒枝、郤缺等人輔佐他治理國家;讓郤溱、霍伯帶領軍隊;讓賈佗、陽子製作禮儀;讓魏犨、荀伯抵禦北方的戎族。

公元前633年,被廬之蒐,晉文公於城濮之戰前將晉國二軍擴大編制為三軍,以郤谷統帥中軍,狐偃統帥上軍,欒枝統帥下軍。這就是“

六卿

”制度的來源,正是這種新型的政治制度保障了晉國百餘年的霸業,但也是這個制度,使得公族實力大減,卿族勢力成為晉國的支柱,為戰國“

三家分晉

”埋下了種子。

晉文公成為春秋五霸中第二位霸主,開創了晉國長達百年的霸業

五鹿的農民贈給晉文公重耳一塊土

四、變法強國後晉文公成就了霸業

《史記·晉世家》記載:五月丁未,獻楚俘於周,駟介百乘,徒兵千。天子使王子虎命晉侯為伯,賜大輅,彤弓矢百,玈弓矢千,鬯一卣,珪瓚,虎賁三百人。晉侯三辭,然後稽首受之。周作晉文侯命:“王若曰:父義和,丕顯文、武,能慎明德,昭登於上,布聞在下,維時上帝集厥命於文、武。恤朕身、繼予一人永其在位。”於是晉文公稱伯。癸亥,王子虎盟諸侯於王庭。

正所謂“

華夏文明看春秋,春秋大義看晉國

”逐漸強盛的晉國建立功業,正是維護了周王室,抵禦了四夷,捍衛了華夏文明。

首先,平定周王子帶之亂。周襄王弟叔帶為篡奪王位。晉文公採納狐偃的建議獨自勤王,辭退秦軍,親率晉軍南下,自周邑陽樊分兵兩路:一路赴泛城迎襄王;一路趨溫邑攻叔帶,將其俘獲。襄王為了酬謝晉文公護衛周王室之功將陽樊、溫、攢茅、原四邑賜予晉文公。

其次,城濮大戰中晉國擊敗了楚國。中原的諸侯國魯、曹、衛、陳、鄭等國皆脫離楚國迴歸至中原晉國的領導集團。

再次,城濮之戰後,晉文公大會諸侯於踐土。此次盟會,周襄王策命晉文公為“

侯伯

”,“

賜大輅,彤弓矢百,玈弓矢千,鬯一卣,珪瓚,虎賁三百人。

”並給了晉文公“

敬服王命

以綏四國

糾逖王慝

”的任務,晉國擁有了代表周王室行使征伐大權的“尚方寶劍”。晉文公在踐土大會諸侯,成為春秋時代繼齊桓公之後的第二位霸主。這背後正是運用“郭偃之法”積蓄國力的強大晉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