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同的成長經歷是情誼的酵母——《祭十二郎文》領讀

什麼東西,放得越久越好?老酒。為什麼呢?因為它是發酵過的。如果說人與人的關係就是一罈酒,共同的成長經歷就是酵母,能讓情誼歷久彌香。

馬克思說,任何事物都會有發生發展和衰亡的過程。那人與人的有關係呢,算不算任何事物中一個?如果算,那關係也應該會有變質甚至腐爛的那一天吧。這絕不是三藏老師危言聳聽,我國越來越高的離婚率,就是最好的明證。誰又不想關係可以永遠保鮮,但結局往往未必如我們所願。是我們付出情感的物件錯了嗎?是我們太天真了嗎?不,三藏老師認為不是任何一方的錯,如果非要找出問題的根源,那隻能是我們對事物本質認知不到位的錯。情誼的本質是什麼?關係而已,如果我們可以認識到:世界上所有的關係到最後都不過是相識一場;那我們還會再那麼多愁善感嗎?

然而,人,之所以為人,正是因為有思想有情感。普天之下又有幾個人能夠免俗?人生的美好不正是因為可以體驗和感受各種情感嗎?在任何一場關係中,誰又不是想著天長地久?那到底有沒有一種普適性的方法,可以讓我們擁有一份天長地久的情誼呢?三藏老師的經歷和感受是

——有。擁有共同的成長經歷,而且在完成成長後戛然而止,這樣的情誼就會歷久不變,它會永遠封凍在記憶裡。

這世上所有關係中,最痛的莫過於生離死別。三藏老師認為,沒有親眼見過親人朋友死去的人,無法真正地成熟。三藏老師,在十歲的時候就直面了這樣的事情。我有一個親弟弟,我十歲那年,他八歲。上午我們還打了一架,中午他就死了。是在農村的地窖中活活憋死的,窒息而亡。一個十歲的孩子,對於死亡有了最真實地感受,當時我摸著他冰涼的身體,沒有任何痛苦,只是好奇一個原本活力四射的身軀,怎麼突然就冰涼了呢?上午我還狠狠地跟他打了一架呢?怎麼這一該他就什麼都不知道了呢?直到接下來的一週,因缺失了兄弟陪伴而引發出的痛苦才一波波襲來。不記得有多少次,自己夢到,弟弟一個人在棺木裡拼命地抓撓著棺木的蓋板,因為那時我認為他並沒有被憋死,只是休克。但這夢境自己從未對任何人說過,包括自己的父母,只是隨著自己瞬間地長大,一直深埋在心底。這種感受,直到我讀到韓愈這篇《祭十二郎文》時,才一下子找到了出口。文中

其信然邪?其夢邪?其傳之非其真邪?”兩句,如同一聲悶雷,一下子震裂了那扇已經鏽跡斑斑的情誼之門。

這篇《祭十二郎文》中,所有對往事的敘述,在三藏老師看來,全是自責全是歉疚。人往往在失去後,才會發出這樣的感慨

“如果當初怎麼樣”,然而事實是,生活不允許假設,任何關係也不可能“如果當初”。現實生活中不乏兄弟反目的真實案例,我也曾想如果自己的弟弟沒有夭折,我們的關係會怎樣?但這樣的假設還來不及細想,就會被痛苦擠走。我還曾想如果我們不是一起長大,不是每天打鬧,我會不會如此痛徹心扉。但這樣的推理還沒有開始,就會被自責抽打。直至不惑,才突然領悟:什麼叫兄弟姐妹,不只是一奶同胞,不只是一個鍋裡吃飯,還應該是一起長大。韓愈與他的侄子,與其說是叔侄,不如說是兄弟。因為一起長大的經歷,才催生了韓愈鏤骨銘心地痛。

人際關係中,有一種非常流行的說法,叫做人生四大鐵,那就是曾經同過窗(沒有任何利益衝突,純友誼);一起扛過槍(能把背

/

生命交給對方的,最值得信任);一同分過贓(這個是利益關係,俱榮俱損),一起嫖過娼(彼此把人性中醜惡的一面展示出來,不再有任何隱私)。三藏老師看來,這四大鐵的共性,就是共同的成長經歷。

然而有共同成長經歷的關係,就會永遠不變質了嗎?也未必,這世上似乎沒有什麼東西是不變的,用蘇軾老人家的話說:自其變者而觀之,則天地曾不能以一瞬。意思是說從變化的角度來看,這世界每分每秒都在變。這樣看來,一切都在變,似乎什麼都不安全,那人生的美好又在哪裡呢?三藏老師認為

——在經歷,在一起成長的經歷。物質也好,精神也罷,經歷過感受過,就應該感到幸福。試想韓愈如果沒有跟侄子一起成長的經歷,如果沒有這種生離死別,他又怎能感受到人世間最痛的悲苦,又怎會有這篇千古名篇《祭十二郎文》。任何人都不可能期望感受痛苦與磨難,可是人之有情,不正是因為能體悟幸福與痛苦嘛?和幸福帶給人的快感一樣,錐心之痛也是生命歷程中值得慢慢咀嚼的情感。三藏老師特別喜歡一句話:心因飽經憂患而愈益滄桑,眼因多流淚水而愈益清明。

共同經歷苦難,在苦難中共同成長。這篇《祭十二郎文》中的第二段,敘述的就是這樣的內容。如果韓愈和十二郎,生活在富庶和興旺的大家庭中,我想十二郎離世時,他也許未必會如此痛徹心傷。同理,如果沒有經歷過苦,如果沒有遭受過難,又怎能在品讀本文時產生共鳴?我們追求幸福,厭惡苦難;但如果命中註定自己要經歷,那就讀讀這樣的文章吧,能讓我們更超脫,讓我們的心溫潤。

共同的成長經歷是情誼的酵母——《祭十二郎文》領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