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漢南越王趙眜:其實我是個收藏家

西漢南越王趙眜:其實我是個收藏家

■8月20日,“探秘嶺南文化瑰寶——西漢南越王墓”亮相央視《中國考古大會》。

西漢南越王趙眜:其實我是個收藏家

■虎頭金鉤扣龍形玉佩,南越王墓出土。

西漢南越王趙眜:其實我是個收藏家

■玉盒由青玉雕成, 南越王墓出土。

西漢南越王趙眜:其實我是個收藏家

■《考古中國:15位考古學家說上下五千年》曾入選“新華薦書2021年度十大好書”。

■收藏週刊記者 潘瑋倩 通訊員 黃巧好

從《中國考古大會》第十三期“探秘西漢南越王墓”談起

一道約30釐米寬的石縫,竟揭開一次重大考古發現的序幕……引人入勝的開頭,是《中國考古大會》 “探秘嶺南文化瑰寶——西漢南越王墓”節目的序幕,也是一段至今驚喜頻仍的考古發掘和研究先聲。

“嶺南文化之光”,說的就是位於廣州的西漢南越王墓。2022年8月20日,在央視《中國考古大會》第十三期上,這道“光”耀亮全國。

坐鎮節目“考古專家團”的大咖,分別是中國秦漢史研究會顧問、西北大學教授王子今,廣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研究館員全洪,中國人民大學歷史學院教授李梅田;同時,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員劉瑞,在現場“實驗室”中,展示了“南越國木簡”的發掘整理細節。在專門營造的“穿越”和“發掘”空間中,《三生三世十里桃花》裡的“白真上神”(青年演員於朦朧),領銜挑戰重重關卡,抽絲剝繭,代入感極強。

古墓之謎、大咖坐鎮、“上神”衝關——結果就是,節目很火爆,反響很給力。據中央廣播電視總檯統計,節目播出後引發各界熱議,微博主話題閱讀量破12。6億,融媒體端閱讀量達92。7億人次。(節目可在APP“央影片”上觀看。)

一時間,“探墓”、“訪宮”者眾。南越王博物院方面對記者透露,《中國考古大會》節目組於今年初與該院接洽節目攝製一事,廣州市文廣旅局領導高度重視,院方全力配合,為節目提供了學術研究、文物複製品、節目錄制人員、展廳拍攝等各方面支援。節目播出後,大量觀眾慕名前來,看南越文化、看“王”。

如何評價南越文化?專家團如是說:“南越王墓、南越王宮遺址是秦漢時期統一多民族國家形成的歷史見證。”“以秦漢大一統為背景,南越文化也是面向大海、面向世界的一個視窗,因此秦漢歷史創造具有世界史的意義。”

王是誰?西漢初年南越王國第二代王趙眜。出土的“文帝行璽”金印和“趙眜”玉印證明了墓主人的身份。

延伸

姓名:趙眜

本職:王

兼職:收藏家

當我們由本次“嶺南文化之光”,來閱讀同題文章《南越王墓:嶺南文化之光》(作者全洪,文章出自《考古中國:15位考古學家說上下五千年》),竟還發現了西漢南越文王趙眜的“兼職”身份:收藏家。

全洪對記者介紹,南越文王墓中隨葬了一批戰國時期的遺物,如銅鏡、銅鼎、整玉雕琢的玉器以及海外器物,其中玉盒與洛陽金村戰國墓的極其相似。

他在文章中寫道:“考古人員發現很多器物是墓主生前的實用器和珍愛之物,尤其是有些玉器在當時就已經破裂,卻依然被珍視,經重新修補加工後繼續使用並隨墓主人一起入葬相伴千年,可見古人對於玉,甚至是殘、斷、碎玉器的珍惜。”

“虎頭金鉤扣龍形玉佩出土於南越王墓玉衣頭罩的右側位置。由一條青玉雕刻的龍和一個金質的虎頭帶鉤組合而成,形成一幅龍虎爭鬥的生動圖景。玉龍長體彎曲成S形,張口銜鰭,尾巴回捲,下半部分折斷,斷口兩邊各鑽有3個小圓孔,以線繩連綴。虎口形成的套銎,出土時正好套在玉龍的折斷處。顯然是龍形玉佩下半斷裂後,特意製作了一虎頭金鉤與之相配,使玉佩的功能改變成為帶鉤。”

“還有一件玉盒,由青玉雕成,玉質溫潤,內外打磨光潔,雕琢精細,堪稱玉器之精品。盒蓋一側原已破裂,沿著裂縫鑽有對稱的2組小孔,還在盒蓋內側刻有凹槽,應是以絲、麻類線繩把破片連綴起來,線頭可掩藏在盒蓋裡面的凹槽內而不外露。”

全洪特別指出:“從這些出土文物的修復可以看出,當年的南越王非常珍視這些寶貝。原因有二:第一,這些玉器本身非常難得;第二,歷史上的南越王其實是個文物愛好者,甚至是一位收藏家。”

注:本文部分圖文資料來自央視《中國考古大會》,南越王博物院,全洪《南越王墓:嶺南文化之光》(《考古中國:15位考古學家說上下五千年》,中信出版集團,2022年1月第1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