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評彈丨比6千元買“水泥沙發”更荒誕的,是一些網友的邏輯

今評彈丨比6千元買“水泥沙發”更荒誕的,是一些網友的邏輯

評論員 邱延波

廣東一名女子花6000多元買了一套實木沙發,使用後仔細檢視,發現實木沙發裡面全是水泥。 這則新聞讓人感覺很荒誕。然而,比這件事更荒誕的是部分網友的邏輯。

“這個價格想買實木沙發,想法有點過分了!”“貪便宜,吃大虧,六千元連實木沙發的成本都不夠”很多網友持此論調,認為女子貪小便宜,買到“真材石料”的水泥沙發很正常,一點也不冤。

賣假貨的沒有受到譴責,買到假貨的受害者反被嘲諷?這是什麼邏輯?

打假本來是市場監管部門的責任,如果相關部門監管到位,市場被淨化,沒有假貨,消費者怎能上當受騙?如果非要消費者火眼金睛去識別假貨,那隻會增加消費者的正常生活成本。

試想一下,買個實木傢俱要學會認識各種木材,還要熟知木材的價格,更要知道商業經營邏輯,這還只是買一個實木沙發。再擴大到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買衣服,買食品,按照部分網友的邏輯,哪一樣都得有辨別假貨的知識和能力。長此以往,每個人都會活得越來越累,直至不堪重負。

要解決這個問題,相關部門應積極主動作為,打擊這些製假售假者,讓市場上假貨劣貨無處躲藏,普通消費者買不到假貨,自然就無須提高自己辨別假貨的知識成本。

消費者沒有辨別假貨的義務,監管部門卻有打假的義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