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艾戰功卓著,為何結局悲慘,根源出在這兩件事情上

本期的三國戰爭故事見於《三國演義》第一百一十八至一百一十九回,發生在伐蜀之戰結束後,相關人物分別為鄧艾、鍾會、衛瓘和司馬昭。故事梗概如下:

鄧艾戰功卓著,為何結局悲慘,根源出在這兩件事情上

蜀漢滅亡後,鄧艾上書司馬昭,要求厚待劉禪,將其封為扶風王並留在益州,同時提出在益州及隴右地區留下六萬兵力,為日後征討東吳做準備。司馬昭擔心會鄧艾有自專之心,於是下詔晉升鄧艾為太尉,同時要求鄧艾不得擅自採取行動。不過,鄧艾接到詔書後卻表示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堅持自己的主張。

鄧艾戰功卓著,為何結局悲慘,根源出在這兩件事情上

鄧艾的表態在朝中引發巨大反響,有不少大臣認為鄧艾心存反意。司馬昭對此也非常懷疑,便與大臣賈充商議對策。賈充提出利用鍾會牽制鄧艾的主張,得到司馬昭的採納。於是,司馬昭下令晉升鍾會為司徒,並命衛瓘監督兩路軍馬,防止鄧艾生變。

鄧艾戰功卓著,為何結局悲慘,根源出在這兩件事情上

得到朝廷的晉升後,鍾會找到姜維一起商議。姜維拿出當年諸葛亮畫的益州地形圖給鍾會,並提出上表舉報鄧艾謀反的建議。鍾會大喜,隨即上表朝廷,指責鄧艾謀反。同時,鍾會又秘密命人將鄧艾的上表截獲並進行偽造。在這份偽造的奏表中,鍾會故意模仿鄧艾的筆跡,將內容改成傲慢、不臣之詞。

鄧艾戰功卓著,為何結局悲慘,根源出在這兩件事情上

司馬昭得到鍾會的奏章及被鍾會偽造的鄧艾奏章後,不禁大怒,立即派人前往鍾會軍中,要求鍾會火速將鄧艾逮捕。此後,鍾會與衛瓘一起來到成都,將鄧艾父子抓獲,並用囚車將其押往京城洛陽。

鄧艾戰功卓著,為何結局悲慘,根源出在這兩件事情上

小說中提到的鄧艾的悲劇,在歷史上確有其事。按照《三國志》相關傳記記載,蜀漢滅亡後,鄧艾下令採取了嚴禁搶掠、張榜安民、善待蜀漢舊臣的一系列舉措,迅速穩定了成都的局勢。不過,在實施這些舉措中,鄧艾也出現了嚴重的失誤。

鄧艾戰功卓著,為何結局悲慘,根源出在這兩件事情上

首先,鄧艾私自加封劉禪及一些原蜀漢大臣,並在沒有得到司馬昭同意的情況下將部下師篡任命為益州刺史,又分別任命牽弘及部分將領為益州各地的行政長官。與此同時,鄧艾還命人在綿竹興建高臺,宣揚自己的戰功。這些舉動自然令司馬昭非常不滿。

鄧艾戰功卓著,為何結局悲慘,根源出在這兩件事情上

除此之外,鄧艾還出現了一個重大失誤。蜀漢亡國後,鄧艾上表司馬昭,除了要求將劉禪及蜀漢舊臣留在益州之外,還請求在益州地區建造戰船,為日後征討東吳做準備。鄧艾的這個舉動與司馬昭的總體戰略佈局南轅北轍,自然也引發了司馬昭的不滿。

鄧艾戰功卓著,為何結局悲慘,根源出在這兩件事情上

收到鄧艾的這份奏章後,司馬昭大怒,立即命監軍衛瓘前往鄧艾傳達自己的命令,要求鄧艾行事之前都要得到朝廷的允許,不準擅自行動。令人不解的是,司馬昭的這次警告並沒有引起鄧艾的重視。鄧艾竟然再度上書司馬昭,公然表示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自己的所作所為並沒有錯。

鄧艾戰功卓著,為何結局悲慘,根源出在這兩件事情上

鄧艾的言行舉止終於徹底惹怒了司馬昭。司馬昭認為鄧艾此舉不啻於擁兵自重,不服從朝廷的號令,有謀反之嫌。而就在此時,鍾會與衛瓘也先後上表司馬昭,舉報鄧艾企圖謀反。因此,司馬昭最終痛下殺手,並鍾會前往成都將鄧艾父子逮捕並押往成都治罪。

鄧艾戰功卓著,為何結局悲慘,根源出在這兩件事情上

從以上的事件還原可以看出,鄧艾獲罪的關鍵主要有兩點,一是自作主張進行封賞,二是固持己見要求為征討東吳做準備。不過,有一點值得注意,鄧艾並無謀反之心。因此,當鄧艾被鍾會等人逮捕後發出了這樣的一句感嘆:“艾忠臣也,一至此乎!白起之酷,復見於今日矣。”他認為自己是個忠臣,現在卻落得如此下場,比春秋戰國時期的白起還要冤。

鄧艾戰功卓著,為何結局悲慘,根源出在這兩件事情上

不過,鄧艾的感嘆並沒有換回自己的性命。不久之後,不但自己和同在益州的兒子鄧忠一起被殺,就連遠在洛陽的其他兒子也受到牽連而死,鄧艾的妻子及孫輩還被流放到了遙遠的西城縣。一代名將就這樣死於非命,至死還背上了謀反的罪名。

參考書籍:《三國志》、《三國演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