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石獵人”還原恐龍活動軌跡 見證曾經恐龍樂園

“化石獵人”還原恐龍活動軌跡 見證曾經恐龍樂園

大型蜥腳類恐龍。(資料圖片)

“化石獵人”還原恐龍活動軌跡 見證曾經恐龍樂園

一枚蜥腳類大型恐龍的足跡長達60釐米,趾痕部清晰可見。記者朱武濤 攝

300多個恐龍足跡化石,專家經過縝密勘查,共發現了七個種類的足跡化石,其中包含了罕見的鳥足跡化石。那麼專家是如何推理的?這些足跡化石是如何形成的?這些恐龍的長相又是什麼樣子的呢?沂蒙晚報記者專門諮詢了專家,讓具有敏銳洞察力的“化石獵人”,用獨特的思維向我們推理一億多年前的恐龍活動軌跡。

◎科普1

馳龍是小型肉食性恐龍

足跡化石的形成需要特殊條件

“化石獵人”還原恐龍活動軌跡 見證曾經恐龍樂園

石面上, 大型蜥腳類恐龍足跡的行跡極具規律性。記者朱武濤 攝

據瞭解,常見的馳龍類身長約1至2米,身上披著羽毛,嘴部有許多銳利的牙齒,每個腳掌的第二趾有銳利鐮刀狀趾爪。

馳龍的頭顱骨較為粗狀,口鼻部上下距離高,牙齒相當大。馳龍具有大型眼睛,視覺良好。頜部結構堅固。頸部彎曲、靈活。尾巴基部靈活,其餘部分因為交錯的骨棒而較僵直,使尾巴保持在稍微上抬的角度。雖然後肢的已發現部分不多,已可顯示馳龍是種強壯的動物。其近親的羽毛證據,顯示馳龍也可能身體覆蓋羽毛。

“化石獵人”還原恐龍活動軌跡 見證曾經恐龍樂園

唐永剛在測量一枚中型獸腳類恐龍的足跡化石。記者朱武濤 攝

唐永剛現場講解,這片10畝地大的範圍內共發現各種獸腳類、馳龍類、蜥腳類和鳥類足跡化石,種類較多,足跡集中,相當罕見。“要知道,鳥類足跡化石是相當稀有的,而此處居然發現了那麼多的鳥類足跡化石,實在令人激動。”

少見的鳥類足跡化石,在此處發現多個。記者朱武濤 攝

“經綜合判斷,白堊紀時代,此處應該是個水源充足之處,才會有這麼多的恐龍和鳥類生存。這些足跡化石群聚而且還距水源不遠,如果太靠近水源,淤泥太軟的話是無法形成足跡的。如果距岸邊太遠泥土太硬更難形成足跡。”在足跡化石附近的泥坑裡,唐永剛手指一堆羊蹄足印現場講解,“只有泥土軟硬適中的岸邊才能形成足跡,而且足跡乾涸過程中還不能遭到水漫等破壞,待足跡完全乾硬後被風沙覆蓋掩埋,再經過沉積和大自然的作用,最終形成了足跡化石。”

◎科普2

足跡圓坑直徑60釐米

實為蜥腳類大型恐龍

體長近10米

沿4列馳龍足跡化石前行,在另一處較為平坦的石面上,有序散落著一排更大的深坑,這些圓形深坑直徑達60釐米,還夾雜著一些直徑約30多釐米的小坑。也是排序有致,一路向東北方向行進。

“這些就是蜥腳類恐龍,就是我們在《侏羅紀世界2》影片中看到的那種體型巨大的恐龍。”唐永剛介紹,大型蜥腳類恐龍為食草類動物,蜥腳類恐龍身長近10米,體重近百噸,是地球上曾經生活過的最大的動物。當今世界上所有已經發現的化石以及所有現存動物,都沒有能超過它們的。“這些直徑60釐米的足跡,是蜥腳類恐龍的後足跡,因為它們的前足較小,所以那些直徑為30多釐米的足跡是它們的前足留下的。”

那麼,蜥腳類恐龍能長得這麼大,它們一天得吃多少東西呢?專家介紹,大型蜥腳類恐龍以植物為食,而植物是低熱量食物,熱量和營養成分較低,因此它們每天都需要進食大量植物才能維持日常所需的能量。非洲象是現代最大的陸生動物,每天要耗費近18個小時用於進食,幾乎沒有時間睡覺,它們一天能消耗接近200千克的植物。按照這些大型食草動物的體重,古生物學家推測蜥腳類恐龍每天至少要吞下1噸植物。

◎科普3

多於臨沭足跡點種類

此處的白堊紀適合恐龍生存

那麼,和臨沭、莒南縣發現的恐龍足跡化石相比,郯城李莊足跡點有什麼特色呢?唐永剛介紹,莒南縣發現的恐龍足跡化石群為零星恐龍行走時所留,李莊足跡點種類齊全,較為集中,場面壯觀。

2013年臨沭縣曹莊鎮發現了規模的恐龍足跡化石群,數量也為300個左右。因臨沭曹莊和郯城李莊緊緊相鄰,兩處足跡點相距較近,可以分析,白堊紀時代,郯城、臨沭至諸城,應有大量恐龍和鳥類群居生存,當時這個地帶應是恐龍的天堂,也說明這裡氣候溼潤、水草豐茂,自然資源豐富,非常適合恐龍繁衍生存。

在曹莊足跡點,專家共發現了5種以上的恐龍種類,並發現了罕見的馳龍類腳印。但在李莊足跡點,這次發現了更多種類的恐龍,還發現了群體性小型馳龍類恐龍足跡,成為世界首例,也成為首例小型馳龍類確鑿的群居性的證據,為多年研究的爭議畫上了句號,同時也為專家研究當年此處恐龍的生活狀態及品種情況提供了有力的證據。

記者 朱武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