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距離會產生美?

為什麼距離會產生美?

記得以前看臺灣一對名人夫妻的採訪,裡面有一段他們的生活細節非常讓人觸動。

他們結婚後十幾年,一直是一個人一個房間,分開睡,當然並不是說不過夫妻生活,而是就算過夫妻生活,最後也會選擇各回各的房間。

一方面這樣他們每個人都會有自己的私人空間,另一方面距離產生美,至少在另一半心中還有新鮮感。

這個細節當時還和朋友討論了很久,這種生活方式背後的優勢劣勢各是什麼?我們普通人有沒有參考意義?

優勢他們已經說了,各自都擁有私密空間,雙方都能擁有邊界感,還能保持一定的新鮮感。

但是也有一些劣勢,就是如果遇上一對不善於溝通的夫妻,沒有了“床頭吵架床尾和”背後睡一起的契機,沒準一旦冷戰起來就沒完沒了,最後導致婚姻失敗。

也就是說,這種超前的夫妻生活方式,對於雙方能力和素質都有要求——你們雙方本身對人與人之間的邊界感看的比較重要,而且對於婚姻的本質看的比較透徹。

這種透徹,是對於7年之癢背後的人性看的透徹,為了讓厭倦和寡淡來的晚一點,那麼不如分開睡,保留一點新鮮感和神秘感吧。

當然,距離產生美這件事,遠不止夫妻生活,也遠不止朋友之間,它背後其實有很多原因。

這句話背後,一是距離,二是美,距離我們容易理解,但是美學問題是個大問題,它因人而是,可以是哲學的定義,也可以是個人的感受。

美到底是什麼,是怎麼發生的,這個問題看似簡單,其實無解,一代代的美學家都給出自己的定義,但是並不能相互說服。

那麼美感為什麼需要拉開距離呢?

普遍意義上有三個原因,一是距離能使你只看得到輪廓,看不到細節。

比如一個城市到處髒亂差,怎麼才能看起來漂亮呢?最省事的辦法就是打造夜景,人們遠遠一看,星星點點,萬家燈火,燈光還有大的輪廓,很美,誰也看不到細節了。

為什麼人生若只如初見很美,因為初見只看到輪廓,相處久能看到細節上的各種齷齪。

第二個原因我們比較少想到,那就是距離能讓我們擺脫工具意識。

比如我們去旅遊,到陌生的地方走陌生的路,你的第一反應不會是“這條路是到公司去的路”,“這條路是去學校的路”,一旦這一條路擺脫的平常,擺脫了工具,那麼就能激發你的審美意識。

只要足夠遠,你就沒想過去用它,自然也就把它當做了用來欣賞的一件物品,於是審美意識被激發。

還是那句“人生若只如初見”,初見的時候你和對方還不會產生利益上的關係或者情感上的羈絆,對方對你來說只是一個形象,而不是愛人,夥伴。

第三個原因,我們也很難意識到,那就是距離能夠激發敬畏心,而敬畏心很容易轉化為美感。

我們生活中的各種意識就是這道理,儀式中的語言和行為一定和生活化的語言和行為不一樣,會把你拉到現實生活之外,現實生活中的各種關係和情境,各種束縛都會對你失去束縛力。

這也是為什麼很多人在做壞事,或者做一些完全不確定的事情時,需要儀式感。

當然,大多數的儀式感都是為了做好事,做大事,比如婚禮的浪漫,比如宗教上的一些祭祀和禱告。

所以,距離產生美這件事其實在我們生活中無處不在,我們時刻都在用,都在體驗。

審美意識也一樣,和我們生活息息相關,一個人並不是非要懂藝術才談得上審美,只要退後一步,遠一點就可以,哈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