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承乾已經坐穩了太子位,為什麼還要謀反,想要逼李世民退位?

李承乾之所以冒險謀反,主要還是害怕自己當不上皇帝。他的謀反,可以說是古代太子教育失敗的一個典型案例了。

李承乾已經坐穩了太子位,為什麼還要謀反,想要逼李世民退位?

這事還得從頭說起。

公元619年,李承乾出生於長安太極宮承乾殿。因為出生於承乾殿,所以他爺爺李淵親自給他賜名,李承乾之名,由此而來。

這一年,是唐朝武德二年,也就是唐朝開國的第二年。當時唐朝還沒有統一天下,但已經雄踞關中,有鯨吞天下之勢。

這一年,李世民還是秦王,剛剛滅掉了隴西的薛舉和山西的劉武周。在唐朝內部,地位僅在李淵和太子李建成之下,是李淵最信任的頂級戰將。這時的李世民,和大哥李建成關係還不錯。所以李承乾出生的時候,李建成還送了禮物給這個大侄子。

李承乾已經坐穩了太子位,為什麼還要謀反,想要逼李世民退位?

這一年,李世民22歲,正妻長孫氏20歲。而李承乾,則是他們的嫡長子。

可以說,李承乾生來就帶有諸多光環,而且給大唐帶來了好運。

武德三年,尚在襁褓當中的李承乾,便被李淵冊封為恆山王。相比之下,就連太子李建成的幾個兒子,都是稍大一些之後,才被封王。李淵對他的寵愛,由此可見一斑。當然,這也和當時他爹李世民的戰功有關,從唐朝正式開國以後,李世民一直帶兵南征北戰,戰無不勝。就算是為了表彰李世民,李淵也得對李承乾另眼相看。

隨著李承乾一天天長大,他爹打得勝仗也越來越多,唐朝也逐漸統一天下。就在李承乾受封衡山王的同一年,李世民在虎牢關以三千精銳,戰敗了竇建德的十幾萬大軍。經此一戰之後,北方的王世充、竇建德都被唐軍擊敗,唐朝統一天下之勢,已經勢不可擋。而李世民本人,也因此被封為天策上將,功勞大到了封無可封的地步。

李承乾已經坐穩了太子位,為什麼還要謀反,想要逼李世民退位?

也正是在這一年開始,因為地位越來越高,李世民和太子李建成的關係,也逐漸出現了裂痕。此時剛剛會開口說話的李承乾,或許無法理解,自己老爹為什麼和自己大爺會相互對立。但這場衝突,卻是真正地改變了李承乾的命運。

公元618年,玄武門事變爆發。李世民踩著自己兄弟的屍首,登上了大唐權力的至高寶座。李世民登基之後,當時年僅八歲的李承乾,便被封為太子。

雖然此時的李承乾,估計還不知道太子之位意味著什麼。但從這一年開始,這個年僅八歲的男孩,確實成為了大唐萬眾矚目的儲君。從這之後,年少的李承乾,便竭盡全力去扮演一個完美的太子。

李承乾已經坐穩了太子位,為什麼還要謀反,想要逼李世民退位?

身為李世民的兒子,李承乾從小就得到了超一流的教育。李承乾剛六歲的時候,李世民就令孔穎達、陸德明兩位當時最頂尖的儒學大家,擔任他的啟蒙老師。這就好比於今天一個剛剛上幼兒園的孩子,找一個諾獎獲得者來給他當幼兒園老師。稍大一些之後,更是拉來李綱等一堆大儒,輪流給太子授課,給李承乾打造了一個無比豪華的‘早教天團’。

貞觀四年,才剛剛12歲的李承乾,就已經被李世民派去‘聽訟’,也就是觀看治政。從這裡也可以看出,李世民對李承乾到底是寄予了多麼高的期望,才十二歲的時候,就讓李承乾插手政務。貞觀六年,李世民前往岐州視察,年僅十四歲的李承乾,已經開始奉命監國了。

除了給李承乾制定嚴格的教育計劃之外,李世民對於李承乾的寵溺,更是人盡皆知。貞觀五年,李承乾生病,向來不信佛道的李世民,難得信了一次,不但請道士來給李承乾祈福,更特地修建了西華觀和普光寺。貞觀七年,李承乾又一次生病,李世民更是直接找來天竺高僧波頗,為李承乾祈福。

李承乾已經坐穩了太子位,為什麼還要謀反,想要逼李世民退位?

從李世民的這些做法當中,我們也不難看出,李世民是一個典型的傳統‘中國式狼爸’。作為老爹,愛你是肯定愛你的,而且恨不得把天下最好的東西,都拿來給我兒子。但是教育你的時候,也是真的沒商量,恨不得你馬上成才,能夠擔當重任。

但是,李世民忘了一點,他眼中的適度教育,肯定已經超出李承乾的承受範圍了。

李世民和李承乾,雖然是父子二人,但是兩人經歷的時代卻截然不同。李世民小的時候,李家無比艱難,李淵深受隋煬帝楊廣猜忌,不得不在家韜光養晦,很多事情都得交給兒子去辦。所以李世民十幾歲的時候,就已經跟著李淵去北邊砍人,十六歲的時候,就已經能夠代替李淵出征,帶著軍隊去雁門關解救楊廣。

李承乾和他不一樣。

李承乾已經坐穩了太子位,為什麼還要謀反,想要逼李世民退位?

李承乾從小長於深宮,從小就被大儒教導,沒經歷過李世民經歷的那些東西。或許在李世民看來,李承乾不用像自己小時候那樣,很早就帶兵出去砍人,只是在家裡讀讀書,已經很幸福了,根本就沒什麼壓力。但是實際上,讀書、做太子,也是壓力很大的。

這種壓力,一天兩天倒也無妨,一年兩年也可以忍受。但若是從小到大一直這樣,那就容易出問題了!

當然,在貞觀十年之前,這個問題還不明顯。李世民還是那個慈愛的父親,雖然嚴厲一些,但李承乾也能感覺到老爹是愛自己的。而李承乾也確實努力,所作所為確實讓李世民滿意。

不光李世民很滿意,朝中的大臣對於李承乾這位儲君,也是極為滿意。大家都認為,有李承乾這樣的儲君在,大唐再保持幾十年的興盛,是理所應當的。

然而,貞觀十年這一年,發生了一件事,徹底改變了這一切。

這一年,長孫皇后去世了。

李承乾已經坐穩了太子位,為什麼還要謀反,想要逼李世民退位?

這一年,李承乾18歲。

長孫皇后的去世,對於整個唐朝歷史來說,都是一個十分重要的轉折點。因為長孫皇后是李世民的髮妻,兩人性格相輔相成。李世民性格過於剛強,而長孫皇后則相對柔順。如果李世民過於暴躁,只要長孫皇后在,還能勸得住李世民。比如有一次,李世民在朝堂上被魏徵說急眼了,回宮之後揚言要砍了魏徵。結果長孫皇后一勸之後,李世民不怒反喜,反倒是獎勵了魏徵。

可以說,貞觀盛世的存在,長孫皇后也是有很大貢獻的。

但是如此,長孫皇后沒了。

長孫皇后去世以後,再也沒人能夠勸得住李世民了。李世民開始由昔日那個賢明君王,逐漸變成晚年暴躁易怒的樣子。而且自此之後,李世民再也沒有過任何子嗣,原因不明。為了讓李世民後宮充實一些,一年之後,武則天被送進了皇宮。

李承乾已經坐穩了太子位,為什麼還要謀反,想要逼李世民退位?

當然,這些都是後話。

長孫皇后的去世,首當其衝受到影響最大的,還是李承乾這個儲君。

長孫皇后在世的時候,李世民雖然教育得嚴厲一些,但好歹還有人幫這對父子溝通一下。但是如今長孫皇后不在了,這對父子之間溝通的橋樑,也就徹底斷了。

歷史證明,單親家庭生長的孩子,在教育上往往都會出現一些缺失。

這種缺失,對接下來的李承乾,產生了致命的影響。

剛開始的幾年,李承乾依然還是那個聽話的儲君,賢明有加,廣納四方文士。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單親家庭的教育弊端,開始出現了。

李承乾已經坐穩了太子位,為什麼還要謀反,想要逼李世民退位?

身為老爸的李世民,不懂怎麼和兒子溝通,只懂如何嚴厲教育兒子。見到兒子稍微有點懈怠了,就找更多的名師給兒子上課。

于志寧、李百藥、杜正倫、孔穎達、張玄素、房玄齡、魏徵……

反正當時只要出名一點的大儒,基本上都讓李世民給請來了,就為了教李承乾一個人!

這樣做的結果,就是適得其反。

這些大儒,在學問上固然沒得說,每一個都是當世大家。但是同時,這些大儒對李承乾的要求也過於嚴苛,一律按照書本上所謂的‘上古仁君’的標準來。沒有人考慮李承乾能不能受得了,所有人都在盯著李承乾的舉止。只要李承乾犯一點點錯誤,這幫人就玩了命的上書進諫。

李承乾已經坐穩了太子位,為什麼還要謀反,想要逼李世民退位?

比如說,李承乾蓋了個新房子,于志寧就說他過於奢華;李承乾難得放個假,和宦官們在宮裡放鬆一下,于志寧就上書說他是秦二世。其他幾個大儒,也都乾脆每天什麼都不幹了,就玩了命的盯著李承乾。

這誰受得了?

不在沉默中變壞,就在沉默中變態。

此時的李承乾,已經二十多歲了。放到現在,二十多歲的年輕,也該是上大學或者已經工作的年紀了,不可能讓家裡時時刻刻都管著。但是李承乾作為大唐的儲君,不但要被管著,而且還不能反駁。再加上沒了母親的勸說,身為父親的李世民,永遠覺得自己是對的,這更是讓李承乾有苦說不出。

於是,李承乾開始變了。

李承乾已經坐穩了太子位,為什麼還要謀反,想要逼李世民退位?

既然那些老師講不清道理,那就和身邊的宦官講;既然老爹不理解自己,那就找個能理解自己的人溝通。

此後的李承乾,開始逐漸疏遠那些嚴厲指責自己的老師,親近身邊的宦官。尤其是有個太常寺的樂人,非常討李承乾的喜歡,李承乾後來乾脆給他起了個名字叫‘稱心’。李承乾與之同吃同住,將自己的苦悶都告訴了這個樂人。然而後來李世民知道了以後,李世民做得更絕,直接一刀把這個‘稱心’給砍了。

這一下,父子二人之間的隔閡更深了。

日益變化的李承乾,對於朝臣們來說,自然是無法接受的。所以後來,逐漸就開始有人勸李世民加大管理力度,甚至有人已經開始試探李世民,能否廢掉李承乾,再立一個賢明的太子。對此,李世民只有一個回答:沒門!

李承乾已經坐穩了太子位,為什麼還要謀反,想要逼李世民退位?

李世民自始至終,都從來沒有想過要換太子。他所做的一切,都只是希望李承乾能夠更加優秀,僅此而已。在朝臣們開始質疑李承乾,是否能夠成為一個合格的儲君時,李世民堅決站在了兒子這一邊。不但多次讓李承乾監國,甚至下令唐朝所有三品以上的官員嫡長子,一律到太子府任職。

但是,在長孫皇后去世以後,父子二人失去了那個溝通的橋樑,隔閡越來越深,終於漸漸到了無法挽回的地步。

公元618年,李世民的嫡次子李泰編寫的《括地誌》完稿,李世民對其大加讚賞。李泰是李世民和長孫皇后所生的第二個兒子,也就是李承乾的親弟弟。面對李世民對李泰的讚賞,李承乾開始逐漸懷疑:老爹是不是要廢了我?讓老二取代我做太子?

李承乾已經坐穩了太子位,為什麼還要謀反,想要逼李世民退位?

既然如此,那我就先下手為強吧!

在種種逼迫之下,此時心理已經嚴重變態的李承乾,終於走上了謀反的道路。李承乾聯合了一群心腹,先是打算幹掉李泰,但沒有得手。然後又打算髮動政變,逼李世民退位,自己直接登基。

但就在這個時候,一個巧合事件的發生,打亂了李承乾的全部部署。

李世民的五子李佑,先一步造反了。

李佑之所以會造反,其實原因也和李承乾差不多,都是被李世民這個虎爸給逼瘋了。李佑的老師名叫權萬紀,也是個賊能鑽牛角尖的人,把李佑管得受不了了,乾脆直接殺了他。後來李佑擔心老爹會處罰自己,索性就直接造反了。

李承乾已經坐穩了太子位,為什麼還要謀反,想要逼李世民退位?

結果顯而易見,李世民自己就是馬上得天下,又是靠政變上位,自然輕鬆平定了李佑。李佑兵敗被抓之後,按規矩自然就要審問同黨。結果在審問的時候,牽扯到了一個太子府的親信,叫做紇幹承基。紇幹承基被逼問之下,直接把李承乾要造反這件事也給抖落了出來。

這下,李世民頭大了。

一連兩個兒子造反,而且其中一個還是自己的嫡長子,這可咋整?

但是此時,木已成舟。事情既然已經被揭發出來,就連李世民都無法再替李承乾遮掩,只能繼續查下去。這一查,所有的證據都確鑿無誤,李承乾還沒來得及造反,就被一網打盡了。

這時的李世民,想必是極為失望的。

李承乾已經坐穩了太子位,為什麼還要謀反,想要逼李世民退位?

李承乾謀反案敗露之後,依律本該處死,但李世民到底還是愛子情深,只是選擇廢掉他的太子位,將其流放黔州。李承乾到了黔州之後,因為水土不服,身染疾病,第二年就因病去世了。去世之後,李世民悲痛不已,為之輟朝三日。

從李承乾的故事當中,我們不難發現,李承乾之所以會造反,其實純粹是被李世民逼出來的。李承乾本來是一個特別合格的儲君,但是面對李世民這種極端狼爸教育,再合格的儲君也會被逼瘋,不得不走上極端的道路。

其實,像李承乾這樣的案例,歷史上並不少見。中國歷史上,一直有一個著名的‘太子詛咒’。但凡開國君主或是較為雄才大略的君主,所立太子大多無法順利即位,而且大多早夭。基本上沒有順利即位的,不信大家可以自己去數。

李承乾已經坐穩了太子位,為什麼還要謀反,想要逼李世民退位?

這恐怕也是因為,那些雄才大略的皇帝,已經習慣了嚴厲要求兒子,而忽視了兒子能不能受得了自己的打磨。

李承乾的悲劇,可以說是‘狼性教育’的一個典型反例。如果長孫皇后一直活著的話,相信李承乾無論如何都不會走上謀反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