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緝令上的畫像那麼簡陋,真能抓到盜賊?看最後那句話,插翅難逃

在《水滸傳》這部描述“江湖人物”的著作中,有很多關於通緝令的描寫,在少華山佔山為王的朱武、陳達和楊春是最早被通緝的,當地官府出三千貫錢通緝這三人,魯智深拳打鎮關西以後被各地官府貼文通緝,林沖殺了富安等人以後被通緝,後來聲勢浩大的梁山泊眾多頭領都有過被通緝的歷史。

通緝令上的畫像那麼簡陋,真能抓到盜賊?看最後那句話,插翅難逃

在這些被通緝的梁山好漢裡,讓人印象最為深刻的顯然就是魯智深與李逵,他們還專門跑到那些通緝自己的榜單下去看熱鬧,聽人念“捕捉打死鄭屠犯人魯達,即系經略府提轄……”以及“第三名從賊李逵,系沂州沂水縣人……”,不僅全無畏懼,反而還想要上前去指手畫腳一番。

這裡固然是作者要表現魯智深與李逵性格中比較粗疏莽撞的部份,同時也可以看出來古代的通緝令對盜賊(好漢)的直觀威懾,其實沒有那麼大,這是因為古代通緝令上雖然有盜賊的畫像,但是那個畫像往往比較簡陋,完全不像現代的照片那樣寫實,所以人們很難透過那個畫像去辨認出盜賊。

通緝令上的畫像那麼簡陋,真能抓到盜賊?看最後那句話,插翅難逃

這是由於古代中國人畫畫更加註重“神”,推崇以寥寥數筆而描繪出胸中的意境,重神而不重形,若是有人追求將畫畫得極為細緻逼真的話,那麼少不了就會被前輩批評“有匠氣,難成大師”,因此古代的中國畫很少有那種形象具體的,這也就導致了通緝令上的人物畫像顯得比較粗糙,讓人難以辨認。

甚至於哪怕是魯智深、李逵就站在通緝令下方看榜,旁邊那些圍觀的人群也沒有透過通緝令上的畫像將他們給辨認出來。這樣一來,就難免讓人產生一個疑問,畫像如此簡陋的通緝令,真的能夠讓人抓到盜賊嗎?

通緝令上的畫像那麼簡陋,真能抓到盜賊?看最後那句話,插翅難逃

答案顯然是毋庸置疑的,這是因為通緝令上的畫像雖然粗糙,但卻還有很多的輔助資訊,盜賊的籍貫、年齡、面貌特徵都會一一註明,比如說“方闊臉、三角眼、面白無鬚”這樣比較典型的外部特徵,再結合那個簡陋的畫像,就讓人們心中對盜賊有了一個大概的印象。

當然,僅僅憑藉這樣一個大概的印象,是無法確認出真正盜賊的,更為重要的在於古代的身份證制度。從商鞅變法開始,每個人在外出投宿以及路過關口時,都需要出示證明自己身份的憑證,最早叫做“照身貼”,另外在外出時還需要一種叫做“路引”的東西,類似於今天的通行證。

通緝令上的畫像那麼簡陋,真能抓到盜賊?看最後那句話,插翅難逃

沒有路引與照身貼的話,是很難在人群中有立足之地的,沒有正常做買賣的店家以及平民百姓敢收留。因此魯智深在被通緝以後,絕大多數時間都是在荒山野嶺中穿行,等過了半個多月遠離了渭州才敢入城,但也一入城就發現城中有通緝自己的告示。

另外中國古代作為一個典型的農業大國,絕大部分人都是守著自己的一畝三分地生活,很少會去外地流動,當地的居民會以血緣、地緣為紐帶組成一個極其嚴密的圈子,當地人基本彼此相識,若是有外敵人貿然闖入其中,那麼老百姓們自然是能夠輕易發現其與眾不同的。

通緝令上的畫像那麼簡陋,真能抓到盜賊?看最後那句話,插翅難逃

這個時候若是通緝令已經下發,那麼老百姓們自然就會將這個突然闖入的外敵人與通緝令中的盜賊聯絡起來,若是他剛好沒有身份證、路引,面貌特徵與通緝令中描述的相似,並且口音也是通緝令中所描述盜賊籍貫的口音,那麼這個人基本就可以確定了。

事實上在絕大多數時候,老百姓們不需要將這些線索全都對照起來,就會主動向官府去告發,因為通緝令上的最後一句話往往是“若有人捕獲前來,或首告到官,支給賞錢一千貫文”,碰到宋江那樣的甚至可以達到上萬貫,那是普通人種地做生意一輩子也很難積攢起來的鉅額財富。

通緝令上的畫像那麼簡陋,真能抓到盜賊?看最後那句話,插翅難逃

所謂財帛動人心,在這種巨大利益的刺激下,人們“尋找盜賊、告發盜賊、捕獲盜賊”的積極性自然非常高,儘管通緝令上盜賊的畫像比較簡陋,但人們還是能夠根據盜賊的大概面貌特徵、口音特徵,以及有無身份證、路引憑證等資訊,迅速將其找到,在這種情況下,盜賊可謂是插翅難逃。

參考資料:《水滸傳》、《江淮法治:中國古代的通緝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