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衢丹闕:一幅老北京的《清明上河圖》

天衢丹闕:一幅老北京的《清明上河圖》

▲天壇祈年殿

天衢丹闕:一幅老北京的《清明上河圖》

▲圜丘壇位於天壇南部,是皇帝冬至日舉行祭天大典的場所,又稱祭天壇。四周繞以紅色宮牆,上飾綠色琉璃瓦,俗稱“子牆”。子牆四面各有一大門,北門叫成貞門,也稱北天門;東門叫泰元門,也稱東天門;西門叫廣利門,也稱西天門;南門為正門,叫昭亨門,也稱南天門。

天衢丹闕:一幅老北京的《清明上河圖》

▲舊時,正陽門地區包括城樓、箭樓、把城樓和箭樓連線成一體的甕城,還有箭樓兩側的關帝廟、觀音廟,以及箭樓前的正陽橋和五牌樓。圖為一輛有軌電車透過前門五牌樓。

天衢丹闕:一幅老北京的《清明上河圖》

▲前門大街和大柵欄商賈雲集,摩肩接踵。

天衢丹闕:一幅老北京的《清明上河圖》

民國初年,為了緩解交通擁堵,北洋政府對正陽門地區進行了大規模的改造,拆除了環抱箭樓和城樓的甕城。箭樓東西兩面加了兩個懸空的白色月臺,北面修築了兩組可以登上箭樓的樓梯,光禿禿的小窗戶上,也被加了白色的窗楣。圖中畫的正是改造完工後的正陽門箭樓。

天衢丹闕:一幅老北京的《清明上河圖》

▲地安門,俗稱後門,明清皇城北門,位於皇城北垣正中,景山以北,鼓樓以南。地安門與皇城南門天安門互相呼應,寓意天地平安,風調雨順,1954年拆除。

天衢丹闕:一幅老北京的《清明上河圖》

▲舊時,紫禁城與景山、北海之間是由許多建築連線在一起的封閉格局。神武門外第一道門為北上門,其北為景山門,畫面左上方的建築是大高玄殿。

南起永定門,經天壇、天橋、前門,穿過皇城紫禁城,北到鐘鼓樓,這條貫穿北京城的中軸線,古來叫作“龍脈”。近代以來,這條中軸線上的建築幾經變遷,有的已經隨著城市功能的變化而消失了。久而久之,老北京城原有的格局,也漸漸被人淡忘了。2001年,老畫家劉洪寬歷時五年,完成了長達53米的長卷《天衢丹闕》。“天衢”意思是“天街”,指的是“中軸線”,“丹闕”意為“紅色屋頂的建築”。然而《天衢丹闕》畫的絕不僅僅是北京中軸線上的建築,劉洪寬先生畫的是一幅老北京的《清明上河圖》。

畫卷從永定門外的蓬蓬衰草、濛濛煙樹開始,穿過永定門、登上天壇的圜丘壇,穿過繁華鬧市大柵欄,步入正陽門,進入紫禁城,翻過景山,跨過萬寧橋,越過鐘鼓樓,站在內城北城垣上極目遠眺,北方雲煙深處,是牽手塞外的燕山。劉洪寬先生畫的不是明清兩代的帝都,而是20世紀三四十年代的北平。在他看來,那時的城市格局、市井風貌和市民生活,都是最有京味兒的。

老畫家畫的不僅是城市,還有生活在其中的人。在這條“龍脈”的各個橫斷面上,正上演著各種人間悲喜劇:天橋藝人的辛酸,大柵欄商肆的繁華,皇宮大內的幽深,鐘鼓樓下的世態民情,都被呈現出來。其中,推車的、挑擔的、算命的、剃頭的、拉洋車的、拉駱駝的、出殯的、辦喜事的、做小買賣的、遛街閒逛的、打把式賣藝的、彈唱賣笑的、沿街要飯的……甚至還能看到幾碗稀粥下肚,不耐時光,在城牆下隨意“方便”的底層百姓。真是百工交易,場面紛繁,摩肩接踵,吹歌拂天。

那些早已消失的城牆、樓臺、街衢、店鋪、院落都在畫裡復活了。香火繁盛的精忠廟、爛泥垂柳的金魚池(老舍筆下的龍鬚溝)、生意興隆的億兆百貨店、鴨肥菜香的全聚德……都在畫裡準確地立於它原有的位置。連菸袋斜街街口的那杆兩米來長的大煙袋,也在歲月的風中擺動。

為了真實地呈現老北京的城市風貌,為後世留下一份信史,當時已經60多歲的劉洪寬先生,在這條“龍脈”上徒步往返過近百次。他跑遍了中軸線周邊的大街小巷、買賣商號、歷史遺蹟。他請教過無數老北京人,查過的圖書資料更是汗牛充棟。畫稿打好後,劉洪寬先生又與北京史學專家反覆研究論證、修改。就這樣,經過五年的打磨,一段北京人永遠抹不去的記憶在他的筆下呈現出來了。

著名文物專家、北京史專家朱家溍先生看到這幅畫愛不釋手,他動情地對劉洪寬說:“您這是二十世紀的《清明上河圖》啊!用文字難以表達的東西,畫裡卻都一一呈現出來了,好像又回到了那個年代。”朱家溍先生經過近兩個月的揣摩,給這幅畫取名《天衢丹闕》。時任故宮博物院副院長楊新先生為該畫作詩:“帝業經營五百秋,舊京風貌卷中收。天街市肆人煙盛,鳳闕階墀草木稠。豈為前朝傷往事,只緣故物總難留,細尋畫史誰堪匹,昔有張生(宋張擇端)今到劉。”

本版圖文由劉勁松提供

(責編:朱曉慧、陳康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