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運河畔菊花盛開,看陳官屯老人過重陽!

每個人都會變老,這是自然賦予的平等。

這幾天,陳官屯鎮的24個村搞起了熱熱鬧鬧的重陽節慶,老人們身披紅圍巾、穿上新衣服,與節日的欣喜撞個滿懷。他們當中,很多人連自己的生日都記不清,這是他們一生中難得的“儀式感”。

圖片

圖片

圍坐一起,老人們會談論自己年輕時的故事,還會聊起一些不在身邊的親人。問起今天的感受,人們談及最多的一個詞,就是“尊重”。

“被看到,就是一種具體到個人的尊重,這是我們辦敬老節的意義。”

人群裡,陳官屯鎮黨委書記李勝利咧嘴笑著,肩上披著和老人們一樣的紅圍巾,從一位老人,到另一位老人,挨個倒茶,點點頭,說兩句吉祥話。老人們也打趣,“你這個後生,長壽麵做的還挺好吃咧!”

不遠處,青麻葉大白菜快要收穫。李勝利從小在莊稼地長大,記得住每個節氣農時,更知道種了一輩子地的鄉親們想要什麼、期盼什麼。

陳官屯鎮在做好鄉村全面振興各項工作的同時,以“全域文明實踐”為切入點,用“敬老節”“星火接力,微光成炬”“大匠工坊”等一系列活動,去關注這個蓬勃發展的時代中每一個平凡的個體,活躍起這個古韻悠揚,又充滿活力的鄉村世界。

圖片

“鄉親們打心眼裡覺得自己被看到了、被關注了、被愛了,就會聽黨話、跟黨走,在黨的帶領下,把這種溫暖擴散傳遞給更多的人。”

在李勝利看來,每個老人都是一本厚重的書。他們起起落落,品嚐過悲傷、快樂、分離的滋味,直到人生的風浪逐漸平靜,才發覺自己已經到了花甲之年。“每個普通人,都很了不起”,李勝利想找個合適的機會,給這些老人一個肯定的回答。

於是,依託新時代文明實踐所(站),這場覆蓋陳官屯鎮所有村的“喜迎二十大、歡樂慶重陽”主題活動應運而生。最近,陳官屯鎮敬老節在各村接連舉行。人群裡,我們看到了許多生活的碎片。

100張全家福

在北長屯的敬老節現場,舒英年拿著新拍的全家福,舉得老高,仔細打量照片上的每一個人,先是沉默了一會,又開心的笑,“俺老了,醜!孩子們都長大嘍……”

村上的黨務工作者劉新澤站在旁邊,似乎能明白他的心理變化,最開始看到自己的蒼老有些難過,可當看到孩子們都長大成人,又露出了笑容。

舒英年今年86歲,從年輕就愛讀書,孩子升學、逢年過節都要寫幾句詩,堅持了幾十年。年輕時,他和治好精神內耗的‘二舅’一樣,也是個“天才少年”,21歲成為新中國第一批師範畢業生。後來,卻因各種原因輾轉他鄉,26歲那年,他回到故土,守著土地過日子。

聊起這些,舒英年沒有想象中那樣惋惜,只是淡淡的說,“人這一生有失有得,現在的幸福生活,我很滿足,沒有比這更好的選擇”。

舒英年的兒女繼承了這份平和,兄妹4人一直守在老人身邊,一家人的生活算不上富裕,卻幸福滿滿。

吃過舊時苦,享了當今福,感嘆黨帶領人民取得的偉大成就,舒英年常常含著熱淚,把自己對黨的感激寫成詩歌,一字一句念給孩子們聽。他總說,“年輕人要堅定對黨的信仰,才能幹出一番事業”。

舒英年最近一張照片是4年前去青島旅遊時照的。一個星期前,劉新澤跑到他家,說重陽節快到了,想給一家人拍張全家福。舒英年擺擺手,覺得老了,牙都掉沒了,拍出來不好看。

幾乎所有生活在農村的老人都這樣,他們像泥土和野草一樣樸實,對於拍照這樣的事,多少有些緊張。幾經勸說,舒英年才答應下來。

圖片

拍照那天,一家人換上了新衣服。背景就選在院子裡,舒英年覺得在家照才是全家福,這座老房子也得算家庭成員。

舉著手機,劉新澤反覆試了好幾次,可能是害羞,大家看鏡頭時總是表情僵硬。但在志願者幫老人整理衣領時,他們的表情慢慢柔和,“這孩子真好,又梳頭又弄衣服的,忙壞了”。

說笑聲裡,氣氛逐漸放鬆,大家的臉上也有了笑容。站在後面的孩子們跟著開玩笑,“爺爺,你還不笑,你看把哥哥都累成嘛樣了”。

舒英年這才咧嘴笑起來,他告訴劉新澤,“沒牙照相不好看,這麼照吧,我心裡笑著呢!”就這樣,一張主角表情嚴肅,全鎮家庭成員最多的全家福誕生了。

圖片

“拍照只用了不到20分鐘,但一家人會因為這件事,團聚在一起,這才是全家福的意義”,這些天,劉新澤東奔西跑,挨家挨戶照全家福。每次拍照,劉新澤都會拍十張八張,再挑一張最好看的。

活動現場,劉新澤還抓拍到很多笑臉。這些照片裡,有相守一生的老兩口、有相擁而坐的母女、也有已經同樣都是老人的父子。在他們漫長的一生裡,有幸福、有隔閡、有爭吵。最終,他們都不約而同的守候在親人身邊,一同感受著生活的平淡與喜悅。

圖片

圖片

“我們為100位老人照了全家福,因為很多老人一輩子都沒怎麼照過相。這件事,我們還會一直做下去……”李勝利說。

“我第一次收到花”

人生的苦辣酸甜,不會因為一朵花而消弭。但這微弱的香,會一直留在心底,像是一個男孩的日記本,在某個秋日的微風中翻動紙頁,沙沙作響。

在胡辛莊的敬老節現場,胡慶祥握著一束花,眼眶紅紅的。旁邊的人以為出了什麼事,問他怎麼了。胡慶祥卻笑了:“俺心裡高興著呢!”

圖片

敬老節這天,80歲的胡慶祥收到了他人生中的第一束花,“娶媳婦兒都沒摸過這個,沒想到,老了老了還收著花了”。大夥兒起鬨,讓老胡講講感受。老胡漲紅了臉,把花舉得高高的。

胡慶祥和這個村莊一樣都姓胡,是這土生土長的村民。年輕時,他和這裡的鄉親們一樣,面朝黃土背朝天,在黃土地裡刨活路。

有時候,老胡會拄著鋤頭,看天上白雲穿過,心裡想著,要是生活好一點兒、農活輕鬆點兒、賺得多一點兒——“那該多幸福啊”。

2018年,鄉村振興的春風,吹到了老胡家門口。胡辛莊開始了基礎設施改造。漸漸地,鄉村公路通到了家門口,取暖有了電熱爐,老胡也早就放下了鋤頭,每月1000多塊錢的補助、村幹部們的噓寒問暖,讓他的夢想照進了現實,生活發生了徹徹底底的改變。

活動現場,老胡摟著花,時不時的鼓鼓掌,眼圈紅了一遍又一遍,“黨對咱老百姓是真的好啊!雖然花是第一次收到,但這溫暖一直都在!”

圖片

如今,胡慶祥沒事和鄰居聊聊天,日子過得悠閒自在,有空了擺弄擺弄院子裡的蔬菜。“不一樣了,過去種地是養家餬口,現在就是為了活動活動筋骨”,看著臺上正在表演的節目,胡慶祥高興的說。

活動有一個環節,所有老人都親手在“福壽帖”上寫下自己的名字。儘管特意把牌子做的很低,但老胡還是寫著不方便,胡辛莊黨務工作者楊婉鐲扶著他,一筆一筆的把名字寫上。端詳著自己的名字,老胡撓了撓後腦勺,嘿嘿的笑起來。

陽光漫過村落,照亮了池塘、草木,灑在人們滿是笑容的臉上。在“喜迎二十大、歡樂慶重陽”的背景前,老人們和志願者搖晃著手裡的國旗和鮮花,楊婉鐲示意大夥兒看鏡頭,把相機調成定時模式後,小跑到人群裡合照,她問大夥兒:“生活甜不甜?”

“甜!”

合照裡,每個人都笑的很開心。在這個尋常秋日的上午,一群人在一起,度過了難忘的節日。

圖片

“我們的節日”

“這是老人們的節日,更是我們的節日,祖國母親的生日!”呂官屯村黨總支書記、村委會主任朱傑坦言,新時代文明實踐為村子注入了前所未有的活力。

呂官屯黨群服務中心門口,滿眼紅色,有五星紅旗的紅、志願者的紅、新衣服的紅。大爺大娘身著紅馬甲,手裡揮舞著舞扇,自發擔任現場“氣氛組”。鄉鎮走出去的娃娃們捐款捐物,共同籌辦了這次活動。

圖片

“20多場敬老節活動,所有準備工作都是村委會和志願者們一塊完成,沒有人拿一分錢,到了飯點,各回各家,吃完飯,回來繼續幹,大家從心眼兒裡覺得,這是我們的節日,我們本來就該一同慶祝。”李勝利自豪地說,這就是新時代文明實踐的魅力。

呂官屯在運河岸邊,有600多年曆史,每三位村民就有一個大學生。如今,村子已經走出600名大學生、12碩士、15名博士。“狀元村”的名號,隨著鄉村文旅的發展,聲名遠揚。

在村黨總支的帶領下,呂官屯盤活了村內1700多畝土地資源,全體村民都加入了合作社,每年保底分紅。啟動了廠房租賃、育種基地等建設專案,村集體收益就像滾雪球一樣。2021年,呂官屯村集體經濟收入超過80萬元,人均收入超過2。2萬元。

馬加雲奶奶今年88歲,坐在臺下笑的像個孩子,一直拍手叫好。她喜歡吃蛋糕,喜歡湊熱鬧,一大早就帶著老伴到了現場。她不想別人用哄孩子的語氣和她說話。“我腦袋靈光著、耳朵好使,別老拿我當個孩子看,這樣的好日子,我最少要活到100歲!”

圖片

在馬加雲的性格里,我們看到幸福和自由的具象化,坦率、直接,這種性格都能在她的前半生裡,找到答案,用她的話說,“要換個活法”。

太陽地兒裡,老人和我們講她的故事。年輕時候,喜歡玩、喜歡吃,但沒什麼錢,馬加雲就帶著乾糧,騎著大鐵驢去很遠很遠的草場玩。

回家路上,突然下起了大雨。身材小小的馬加雲,頂著風雨往家騎,車輪陷在泥裡拔不出來,她就近找了個屋簷躲雨。雨越下越大,還打起了雷。看著腳踏車被雨水打的鋥亮,她哇的一聲哭了出來,“那是我第一次覺得,自己真的很渺小,有很多事都做不到”。

後來,馬加雲一點點長大,呂官屯也越建越好,特別是近兩年,呂官屯通了自來水、有線電視、光纖網路,家家戶戶都有了水衝式廁所。打造運河風光遊,建成區級愛國主義教育基地“耕讀之家”和藝術陳列館,種植海棠、桃樹、杏樹3萬多株。

今天的呂官屯成了“全國生態文化村”“全國美麗宜居村莊”“全國文明村鎮”。入目便是“人在花叢、村在林間”的景緻。

馬加雲沒想到,自己的家鄉成了“旅遊目的地”,常常坐在門口,看著來往的遊客,心裡說不出的感動。“我連生日都沒過幾次,沒想到黨這麼對我們這麼體貼,我真的很感動!”

今年的活動,她期待了好幾天。吃著長壽麵,馬加雲奶奶的眼眶紅了,老伴為她擦了擦臉上淚珠。這一幕,感動了在場所有人。

“平凡,有萬鈞之力”

“如果這些人、這些事不被發現,就會消失在時間裡,人們就看不懂,也理解不了我們充滿活力的鄉村。所以,要去挖掘、去弘揚,用身邊人教育身邊人,用身邊事引導身邊事,鄉村的未來就能更好”。

活動剛剛結束,人們還沒有散去,李勝利靠在運河邊的圍欄上,不時有柳葉落下,在水面泛起漣漪。遊客們的必經之路上,擺著一溜兒展牌,上面是新時代文明實踐工作開展以來,各項主題活動的“上榜人”。

“星火接力,微光成火炬”活動展牌上,有“每天35000步”為呂官屯盡心盡力的第一書記;有“愛管閒事”的好哥倆兒;有“天天算賠本張”的鄉村醫生、有孝老敬老的好兒媳……

“大匠工坊”活動展牌上,有用時光雕刻古琴的“守益人”;有一輩子做好一罐冬菜的老師傅;有帶領鄉親們一塊創業致富的農民企業家……

平凡人的日常沒有被模仿、被追逐的狂熱,但由內而勝的拼搏亦成點點星光,他們是真正的“明星”,是平淡生活裡的“奇蹟鄉民”。

在這次的敬老節活動裡,“最美兒媳”承擔起了煮長壽麵的任務;第一書記參與策劃了一場又一場活動;鄉村醫生主動提出要在這天,為老人們免費看病。這是平凡人最平凡的善意,沒有一丁點修飾,單純的像是一棵剛剛冒出頭來的嫩芽。

新時代文明實踐,給了他們一次被看到的機會。

運河文化在陳官屯鎮綿延千年,有許許多多故事佳話流傳至今。新時代,這種傳統美德被賦予了更豐富的含義。幹事創業、敬老愛幼、樂於助人等等,都一點點的融入生活、融入心中。

在新時代文明實踐的推動下,老黨員老教師、鄉賢名家、種植大戶都加入基層宣講隊伍,黨的創新理論“飛入尋常百姓家”。“黨風”帶動“鄉風”淳化“民風”的方式,讓鄉親們的心被聚攏,“靜海是我家,建設靠大家”成為共識,才會心往一塊兒想、勁往一處使,最終讓這次的敬老節圓滿成功。

圖片

李勝利說,“我們正在打造‘孝親之鄉’,把優秀傳統發揚光大,透過開展‘餃子敲門’‘送醫送藥送家政’等活動,做到暖心常態化,把每一個普通人的熱情調動起來,讓我們的家鄉發展的更好。”

古運河畔菊花盛開,陳官屯的新時代文明實踐故事仍在繼續,會有更多正能量的平凡人,被人們看到。在靜海,一副“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鄉村振興畫卷正鋪展開來。

END

圖片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