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未了|秋日感懷(兩則)

青未了|秋日感懷(兩則)

人間有味是清歡

秋風起,天漸涼。送孩子上學歸來,遇見一個小集市。集市西頭上有一個賣蝦醬的攤子,擺著十來瓶已經包裝好的蝦醬,一個老者頭戴鴨舌帽悠閒地坐在一旁,刷著手機影片,等待顧客上門。

記憶中,往年秋收的這個時候,我們家已經開始吃蒸蝦醬了。在用大鐵鍋蒸饅頭的同時,也蒸上一大碗蝦醬,一天就不用炒菜了,匆匆忙忙吃完飯,忙著去地裡掰玉米棒子,拾棉花,割豆子。與賣貨的老者一交流,他帶著濃濃的沾化口音說“俺這是自家做的好蝦醬,怕颳風進塵土不衛生,所以提前裝到瓶子裡了”。我說,我不要紅的蝦醬,要紫的糟醬。他說,沒想到你這麼年輕,還挺懂行,咱這糟醬比好蝦醬還要香。

青未了|秋日感懷(兩則)

蝦醬,在魯北莊戶人家頗受歡迎。蝦醬的吃法,多種多樣,可以和饅頭一起蒸著吃;也可以打上雞蛋,放上青辣椒或者幹辣椒炒;也可以放上蔥花,和上面糊攤成鹹食。小時候,我們家經常吃蝦醬,我慢慢也就學會了蒸蝦醬。蒸蝦醬也有很多做法,不同的人家不同的愛好、口味(有的放雞蛋,有的放豆腐),我們家一般是多放蔥花,打上兩個鮮雞蛋,放上幾勺油,少放蝦醬。因為放的蝦醬多了,就容易太鹹,惹得大人、孩子咳嗽,蒸蝦醬主要是吃蝦醬這個味道。在開鍋後再蒸十來分鐘,就可以出鍋了。

小時候,家裡蓋屋打牆,有鄰居大爺、叔叔來幫忙,炒個雞蛋蝦醬就是一盤菜。我們在蒸熟的蝦醬裡如果找到幾個小螃蟹,兄妹兩個也會互相顯擺一下……想起鄉親們一句玩笑話,手電筒也是家電,蝦醬也是海鮮,忍不住落淚。掰開一個饅頭,夾上一筷子蝦醬,鄉愁湧上了心頭。

夢裡時常出現這麼一幕:昏暗的油燈下,我和爸爸、妹妹、姑姑、奶奶圍著大鍋臺吃晚飯,一淺子黃皮饅頭,一碗蒸蝦醬,一碟蘿蔔絲,一鍋玉米麵地瓜粥……

02

青未了|秋日感懷(兩則)

遇見,便是最美的事情

這幾天清晨、傍晚,總會在小區門口泡桐樹下碰到幾隻斑鳩。其中有一隻比較小,還時常飛到我的儲藏室屋脊上,待上幾分鐘再飛走。孩子好奇地問我:“爸,那是不是我們家放飛的那一隻?”我笑著答道:“應該是吧。要不怎麼天天來這裡?”

故事還得從今年春天說起。正月初十那天,我和妻子帶著孩子去鄒平好生街道李家村走親戚,在面山寺東面的小山坡上撿到一隻受傷的斑鳩。不知道什麼原因飛不起來,尾巴上的毛也基本掉沒了。我怕養不活,猶豫著要不要管。但孩子喜歡小鳥,執意要拿回家養養看。於是,我從車上拿了個書包,小心翼翼地把它拿回家。用家裡放水果的塑膠筐,給它做了個臨時鳥籠,又給準備了玉米粒、飯盒、水杯。

我和很多男孩子一樣,打小就對會飛的各種鳥類很好奇,比如燕子,冬天飛去南方過冬,春天再飛回來。它是怎麼找到我們村,怎麼找到自己原來的燕窩的?飛進屋裡的這隻燕子,到底是不是去年那隻燕子?《詩經▪商頌▪玄鳥》說:“天命玄鳥,降而生商。”相傳簡狄吞食燕卵而生下商的始祖契,所以殷人把燕子作為氏族圖騰,並且崇拜各種飛禽。認為它們長有翅膀,可以上天,也可立地,是貫通天地的使者、神的代理人,能夠帶來上天的旨意。時至今日,很多人依然相信鳥有鳥語,希望能夠聽懂它們的語言,知曉更多的秘密。

青未了|秋日感懷(兩則)

青未了|秋日感懷(兩則)

青未了|秋日感懷(兩則)

青未了|秋日感懷(兩則)

青未了|秋日感懷(兩則)

小時候,每到春天、夏天樹木葉子長得很密的時候,在村子裡就能聽到不遠處大樹上、屋頂上有“咕咕咕”的鳴叫聲,一直以為是鄰居家的鴿子在叫。深秋,也曾在野外碰到過因為吃了拌有農藥麥種而死亡的斑鳩,我問大人這是什麼,村裡人說這是“野鴿子”。

閒暇時,我喜歡近距離靜靜地觀察它,漂亮的羽毛,美麗的眼睛。給它餵食、倒水的時候,它也不害怕,瞪著一雙小眼睛歪著脖看著我。它與鴿子有許多不同,首先嘴巴尖尖的,不如鴿子的寬;其次,羽毛以灰褐色為主,不像鴿子,有白的,也有花的,五花八門。為了更好地餵它,我總是先用尖嘴鉗子把玉米粒弄碎,再丟進那個小鐵盒。我也經常利用晨練的機會,去馬路邊撿拾貨車掉落的玉米粒。大寶說,“爸爸你讓斑鳩弄得也快變成一隻大斑鳩了。”即便有一段時間吃住在單位,我也每天給孩子發微信:別忘了喂喂小斑鳩。

七月的一天,我中午一覺醒來聽到陽臺上斑鳩在鳴叫,聽聲音還不是一隻,輕輕推開門,原來小區大楊樹上有幾隻斑鳩在叫它,一唱一和。傍晚和妻子一說,決定次日清晨把它放飛。開啟窗子,看到它歡快地飛到了對面的大樹上,心裡竟有一份感動,一絲不捨。

2022年,最美好的事情,就是遇到了斑鳩,認識了斑鳩,多了一個會飛的好朋友。

作者:西王糖業 王冬良

壹點號 糖業清風

新聞線索報料通道:應用市場下載“齊魯壹點”APP,或搜尋微信小程式“齊魯壹點”,全省600位記者線上等你來報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