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國七雄地緣政治,秦國易守難攻,楚國兵力分散,它偏居外圍

導語:戰國七雄地緣政治,秦國易守難攻,楚國地域遼闊,兵力分散,齊國偏居外圍。

戰國時期風雲變幻、兵戈擾攘,當週天子名存實亡,諸侯並立,七雄逐鹿,戰爭此起彼伏的情況下,各國都在採取各種有效途徑與其它六國周旋,所實施的對外策略也有所不同,而此時縱橫家出現在歷史的無論,他們或縱橫捭闔,或合縱連橫,有的為了救亡圖存,有的為了兼併土地,有的為了依附強國狹縫生存,總之採取何種外交戰略,如何利用區域資源優勢,決定了戰國七雄未來的走向。

戰國七雄地緣政治,秦國易守難攻,楚國兵力分散,它偏居外圍

我們來分析一下,戰國七雄中秦國、楚國、齊國對外戰略資源中地緣政治比較:

《孫子兵法·計篇》記載,“故經之以五事,校之以計而所其情,一道,二天,三地,四將,五法,知之者勝,不知者不勝。”

地緣政治比較,也就是地理位置和地理環境優勢對國家權力的影響;孫子兵法將地理位置優勢(地緣政治)對國家權力的影響至關重要。那麼戰國七雄,地緣政治又有哪些特點呢?

秦國易守難攻,在戰國初期,秦國疆域不大,然而,其地理位置卻是山東六國中最具優勢的,秦國處於中原地區的側翼,遠在西陲,憑著山河險阻與其他六國分開,戰則能進,退則能守,特別是秦國吞併巴國和蜀國之後,國土面積增大,將關中、漢中連成一片,在地緣戰略環境上處於更為有利的態勢。此時的秦國,東南部領土突入楚國側翼,東部領土楔入韓國、魏國的結合部,從這裡可以迂迴進攻楚國,對中原大地虎視眈眈。

戰國七雄地緣政治,秦國易守難攻,楚國兵力分散,它偏居外圍

秦國佔領號稱“天府之國”的巴蜀之後,加上沃野千里的關中平原,使得秦國地域廣大,物產豐富,為統一六國奠定了物質基礎。單從防禦的角度看,秦國疆域四周都有山河險阻,南靠秦嶺,西依隴山,東北面憑黃河天險,東面有與三晉和楚國接壤的函谷關、武關等重要關隘可以防守,因此,秦國可以憑藉易守難攻的地緣政治環境,使得與其他六國戰爭中,根據時機的選擇,可攻可守。

楚國地域遼闊,在戰國七雄中,楚國的疆域是最大的,強盛時期的楚國幾乎囊括了整個長江中下游地區,西北與秦國接壤,北面與韓國、鄭國、宋國為鄰,東面是越國,南面是百越;特別是在吳起變法後,楚國國力增強,又向南擴張,把領土擴張到嶺南地區。

戰國七雄地緣政治,秦國易守難攻,楚國兵力分散,它偏居外圍

在戰國七雄中,楚國的地緣優勢僅次於秦國,佔據富庶的南方大部,擁有戰略縱深,進可以威脅中原各國,退可以憑著領土縱深和一國之力守衛疆土。在戰國初期,楚國地緣環境更為有利,四周分別有黔中巫郡,東面有夏州海陽,南有洞庭蒼梧,北有汾徑之塞;但是當楚國疆土擴大之後,邊疆線較長,接壤的國家多,致使兵力分散,再加上朝廷戰爭動員以及軍事部署不力,使的楚國常常處於被動狀態。

楚國雖然地廣人眾,但是經濟上卻積貧積弱,在秦國取得戰略要地漢中郡後,楚國的地緣戰略環境迅速惡化,使得秦國可以從漢中直接插入楚國核心地區;當秦國將領白起率兵攻入楚國重鎮後,楚國腹部受敵,加之朝廷四分五裂,兵力更為分散,使得中原各國乘機不斷蠶食楚國領土。百足之蟲死而不僵,楚國畢竟是大國,地域之廣大,人口之多,是其他國家難以匹敵,直到戰國末期,秦國不得不觸動六十萬大軍殲滅楚國。

戰國七雄地緣政治,秦國易守難攻,楚國兵力分散,它偏居外圍

齊國偏居外圍,在戰國七雄中,齊國曾與秦國並列為東西霸主,除了與齊國國力強大有關外,還得益於秦國的地理位置優勢,齊國東臨大海,北與燕國相鄰,西與趙國,衛國相鄰,南面與魯國、越國等小國為伍,齊國四周缺少強大的鄰國,因此對外擴張時毫無後顧之憂。

然而,齊國雖然偏居側翼,與強國大國接壤的領土少,並且中間還有數個小國充當快取地帶,但齊國處於華北平原地區,缺少秦國那樣的山河險阻以及關隘等防禦體系,當五國合縱伐齊時,在平原上很少遇到障礙,長驅直入,險些使齊國滅亡。

參考文獻:《戰國策》、《史記》等